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1 (1700-1725).djvu/1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綿部雜錄

《詩經秦風無衣》篇:「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純著新綿 名為「襺」,雜用舊絮名為「袍。」

《禮記·內則》:「婦事舅姑,左佩紛帨,右佩箴管,線纊施縏 袠。」

《玉藻》:「纊為繭,縕為袍。」

《老子》:「當此之時,處溫室,臨爐火,重狐貉,襲毳綿,猶不 能禦也。」

《管子侈靡》篇:「先立象而定期,則民從之,故為禱朝縷 綿。明輕財而重名。」

《家語金人銘》:「綿綿不絕,或成網羅。」

《漢書王褒傳》:「夫荷旃被毳者,難與道純綿之麗密。」 《淮南子》:「蔏苗類絮而不可為絮,黂不類布而可以為 布。」

《急就篇》:「絳緹絓紬絲絮綿。」「新者為綿,故者為絮。」 揚子《法言吾子》篇:「紵絮三千,寒如之何矣?」

《孝至篇》:「子有含菽縕絮而致滋,美其親,將以求孝也。」 《方言》:「吳越之間,脫衣相被謂之緡綿。」

《釋名》煮繭曰莫。莫,幕也。貧者著衣可以幕絮也。或謂 之「牽離」,煮熟爛牽引,使離散如綿也。

《說文》:「絓,繭滓絓頭也。一曰牽縭。」

《吳錄》:「交州永昌木綿樹,高過屋,有十餘年不換者。實 大如酒杯,中有綿如絮,色正白。破一實得數斤,可為 縕絮及毛布。」

阮籍《大人先生傳》:「蝨處褌中,逃乎深縫,匿乎壞絮,自 以為吉宅也。然炎丘火流,群蝨死于褌中而不能出。 君子之處區內,何異蝨之處褌中也。」

《羅浮山記》:「木綿正月開花,大如芙蓉,花落結子。」 《南齊書。卞彬傳》:彬作《蚤虱賦》,序曰:「一袍之縕,有生所 託,縈寢敗絮,不能自釋。」

《梁書扶桑國傳》,「其土多扶桑木,因以為名。扶桑葉似 桐而初生如筍,國人食之,實如梨而赤,績其皮為布, 以為衣,亦以為綿。」

酈善長《水經注》:房子城中出白土,細滑如膏,可用濯 綿,霜解雪曜,異于常綿。世俗言房子之纊也,抑亦類 蜀郡之錦,得江津矣。故歲貢其綿,以充御用。

《唐六典》:「潁州出綿。」

《酉陽雜俎》:「婚禮納采有綿絮,取其調柔也。」

《翻譯名義》:吉貝,即木綿也。罽賓國大者成樹,此形小, 狀如土葵,有殼,剖以出花如柳絮,可紉為布。

《宋史。胡交修傳》:昔人謂「甑有麥飯,床有故絮」,雖儀、秦 說之,不能使為盜。惟其凍餓無聊,然後忍以其身棄 之于盜賊。

釋鑑陁耶舍至姑臧,聞鳩摩羅什受秦宮女,嘆曰:「什 如好綿,可使入荊棘乎!」

《法苑珠林》:「閻浮州及大洲外,並有繒帛絲綿,皆從女 口出之,非是蠶口中出。」

石介明《禁策》:「布綿絲枲人所取用也。」

《筆記》:「夫生民晨作夜寢,早起晡食,寒絮暑絺,常忽而 不為之節。」

《雲麓漫抄》:《吳興陽羨山封禪碑》:「靈絮神蠶,彌被原野。」 侯鯖錄《文選古詩:文綵》:雙鴛鴦,裁為合歡被。著以長 相思,緣以結不解。被中著綿,謂之長相思,綿綿之 意,緣被四邊,綴以絲縷,結而不解之意。余得一古被, 四邊有緣,真此意也。

《遼史禮志》:「五月重五日午時,採艾葉和綿,著衣七事, 以奉天子,北南臣僚各賜三事。」

《輟耕錄》:「閩廣多種木綿,紡績為布,名曰『吉貝。松江府 東五十里許曰烏泥涇,田磽瘠,民食不給,遂覓種于 彼。國初有一嫗自崖州來,教以紡織之具』。」

辟寒,潘子真《詩話》:余以「霜威能折綿,風力欲冰酒」之 句問山谷所從出。山谷曰:「勁氣方凝酒,清威正折綿。」 庾肩吾詩也。余讀晉阮籍《大人先生歌》,略曰:「陽和微 弱陰氣竭,海凍不流綿絮折,呼吸不通寒冽冽。」乃知 折綿之事,始于阮籍,豈山谷偶忘之耶?

綿部外編

《神異經》:「南大荒有樹,名如何,三百歲作花,九百歲作 實。花色朱,實正黃,葉長一丈,廣二尺餘,似菅苧,色青, 厚五分,可以絮。」

《晉書藝術傳》:「佛圖澄少學道,玅通元術,腹傍有一孔, 常以絮塞之,每夜讀書,則拔絮孔中出,光照于一室。」 《陸氏異林》:「鍾繇嘗數月不朝,或問其故,云:『常有好婦 來,美麗非凡。問者曰:『必是鬼物,可殺之』。婦人後往,不 即前,止戶外。繇問何以』?曰:『公有相殺意』。繇曰:『無此』。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