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700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鹽販澤,即解縣鹽池也。」

《華陽國志》:「越巂笮夷有鹽池,積薪以池水灌而後焚 之,成鹽。」

袁山松《宜都記》:「佷山縣東有溫泉大溪,夏冬則大熱, 常有霧氣,百病久疾,入水多愈,此泉先出鹽。」

《魏書勿吉國傳》:「勿吉國水氣鹹凝,鹽生樹上,亦有鹽 池。」

《水經注》:河水逕朔方縣故城東北,《詩》所謂「城彼朔方」 也。漢元朔二年,大將軍衛青取河南地為朔方郡,使 校尉蘇建築朔方城,即此城也。王莽以為武符者也。 按《地理志》云:今連鹽澤、青鹽澤並在縣南矣。又按《魏 土地記》曰:「縣有大鹽池,其鹽大而青白,名曰青鹽,又 名戎鹽,入藥分。」漢置典官鹽池,去平城宮千二百里, 在新秦之中。

河水東注泑澤,即《經》所謂蒲昌海也。水積鄯善之東 北,龍城之西南。龍城故姜賴之靈胡之大國也。蒲海 溢,盪覆其國,城基尚存。而至元晨發西門,暮達東門, 澮其岸,岸餘溜風吹稍成龍形,皆西面向海,因名龍 城。池廣千里,皆為鹽,而剛堅也。行人所逕畜產,皆布 氈臥之。掘發其下,有大鹽,方如巨桃,以次相累,類霧 氣雲浮寡見星日少禽多鬼怪。西接鄯善,東連三沙, 為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鹽澤」之稱也。

清河又東,逕漂榆邑故城南,俗謂之角飛城。《趙記》云: 「石勒使王述煮鹽于角飛」,即城異名矣。《魏土地記》曰: 高城縣東北一百里,北盡漂榆,東臨巨海,民咸煮海 水,藉鹽為業,即此城也。清河自是入于海。

膠水北歷土山,注于海。海南土山以北悉鹽。相承 修煮不輟。北眺巨海。杳冥無極。天際兩分。白黑方別。 所謂《溟海》者也。

江水又東,逕瞿巫灘,即下瞿灘也,又謂之博望灘。左 則湯谿水注之。水源出縣北六百餘里上庸界,南流 歷之。縣翼帶鹽井一百所,巴川資以自給。粒大者方 寸,中央隆起,形如張傘,故因名之曰傘子。鹽有不成 者,形亦必方,異於常鹽矣。王隱《晉書地道記》曰:「入湯 口四十三里,有石煮以為鹽。石大者如升,小者如拳」, 煮之水竭鹽成。蓋蜀火井之倫,水火相得乃佳矣。 《酉陽雜俎》:「鼠食鹽則身輕。」

《西域記》:「西海南有青鹽、紫鹽、池鹽方寸半,食味甚美。」 《雞肋編》:「海濱傍水,民食魚面鹽,使人熱中。鹽者勝血, 其病皆為癰瘍。」

《西溪叢語》:「今俗諺云:如鹽藥,言其少而難得。」《本草》戎 鹽部中陳藏器云:「鹽藥,味鹹,無毒。療赤眼,明目。生海 西南雷諸州山。石似芒硝,入口極冷,可傅瘡腫。」又《本 草》獨自草作毒箭,唯鹽藥可解。戎鹽條中不言,恐有 脫誤。

《蠡海錄》:「或問海錯生鹹鹵,而其味每淡。及獲之,醃浸 以鹽,其味即鹹矣。其理何在?」答曰:「生氣臨之者常,死 氣臨之者變。生,生氣也;死,死氣也。故海錯在海皆澹, 及其離海鹽,醃之即鹹。生則氣血行,故味不入;死則 氣血凝,故味能入。」

《癸辛雜識》:凡折花枝,搥碎柄用鹽築令實,柄下滿足, 插花瓶中,不用水浸,自能開花作葉,不可曉也。 鉤元李白詩:「客到但知留一醉,盤中祇有水精鹽。」《金 樓子》曰:「胡中有鹽,瑩澈如水精,謂之玉華鹽。」

糟部彙考

《周禮》:

《天官》

《酒正》,「掌共后之致飲于賓客之禮。醫、酏糟」,皆使其士 奉之。

泲者曰「清」,不泲者曰「糟。」

《漿人》,「掌共夫人致飲于賓客之禮,醫酏糟而奉之。」

《禮》:「飲醴用粞」者,糟也。

《齊民要術》

《笨麴》

《穄米酎法》:「三年停之不動,一石米不過一斗,糟悉著 甕底,酒盡出時,水硬糟肥,欲似灰石酒,色似麻油。能 飲好酒一斗者,飲三升大醉。」

《本草綱目》

《糟》

《釋名》

粕。

《集解》

李時珍曰:「糯、秫、黍、麥皆可蒸釀,酒醋熬煎餳飴,化成 糟粕。酒糟須用臘月及清明、重陽造者,瀝乾入少鹽 收之。藏物不敗,揉物能軟。若榨乾者,無味矣。醋糟用 三伏造者良。」

《酒糟》

氣味

甘辛無毒。

主治

蘇恭曰:「溫中消食,除冷氣,殺腥,去草菜毒,潤皮膚,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