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8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稅。民輸茶,初以九斤為一大斤,後益至三十五斤。允 則請除三稅,茶以十三斤半為定制,民皆便之。 《后妃傳》:章獻明肅劉皇后,舊賜大臣茶,有龍鳳飾,太 后曰:「此豈人臣可得?」命有司別製入香京挺以賜之。 《夢溪筆談》:李溥為江淮發運使,每歲奏計,則以大船 載東南美貨,結納當途,莫知紀極。章獻太后垂簾時, 溥因奏事盛稱浙茶之美,云:自來進御,唯建州餅茶, 而浙茶未嘗修貢。本司以羨餘錢買到數千斤,乞進 入內,自國門挽船而入,稱進奉茶綱,有司不敢問,所 貢,餘者悉入私室。溥晚年以賄敗,竄謫海州,然自此 遂為發運司歲例。每發運使入奏,舳艫蔽川,自泗州 七日至京。予出使淮南時,見有重載入汴者,求得其 籍,言「兩浙牋紙、三暖船」他物稱是。

《宋史韓億傳》:「億判大理寺丞,三司更茶法,歲課不登, 億承詔劾之,由丞相而下皆坐失當之罰。」其不撓如 此。

《李師中傳》:師中舉進士,鄜延龐籍辟知洛川縣,民負 官茶直十萬緡,追繫甚眾,師中為脫桎梏,語之曰:「公 錢無不償之理,寬與汝期可乎?」皆感泣聽命。乃令鄉 置一匱,籍其名,許日輸所負一錢以上,輒投之書簿 而去。比終歲,逋者盡足。

《墨客揮犀》:蔡君謨善別茶,後人莫及。建安能仁院有 茶生石縫間,寺僧埰造得茶八餅,號「石喦白」,以四餅 遺君謨,以四餅密遣人走京師遺王內翰禹玉。歲餘, 君謨被召還闕,訪禹玉,禹玉命子弟於茶笥中選取 茶之精品者碾待君謨。君謨捧甌未嘗,輒曰:「此茶極 似能仁石喦白,公何從得之?」禹玉未信,索茶貼驗之, 乃服。王荊公為小學士時,嘗訪君謨。君謨聞公至,喜 甚,自取絕品茶,親滌器烹點以待公,冀公稱賞。公於 夾袋中取消風散一撮,投茶甌中併食之,君謨失色。 公徐曰:「大好茶味。」君謨大笑,且歎公之真率也。 蔡君謨議茶者,莫敢對。公發言建茶所以名重天下, 由公也。後公製小團,其品尤精於大團。一日,福唐蔡 葉丞祕校召公啜小團,坐久,復有一客至,公啜而味 之,曰:「非獨小團,必有大團雜之。」丞驚呼,童曰:「本碾造。」 二人茶。繼有一客至,造不及,乃以大團兼之。丞神服 公之明審。

《續聞見近錄》:蔡君謨始作小團茶入貢,意以仁宗嗣 未立而悅上心也。又作曾坑小團,歲貢一斤,歐陽文 忠所謂「兩府共賜一餅」者是也。元豐中,取揀芽不入 香作密雲龍茶,小於小團而厚實過之,終元豐外,臣 未始識之。宣仁垂簾,始賜二府。及裕陵宿殿,夜賜碾 成末茶。二府兩指許,二小黃袋,其白如玉,上題曰「揀 芽」,亦神宗所藏。至元祐末,福建轉運司又取北苑槍 旗,建人所作鬥茶者也,以為瑞雲龍,請進,不納。紹聖 初,方入貢,歲不過八團,其製與密雲等而差小也。 珍珠船,蔡君謨謂范文正曰:「公《採茶歌》云:『黃金碾畔 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今茶絕品,其色甚白,翠綠 乃下者耳,欲改為『玉塵飛,素濤起』,如何?」希文曰:「善。」 《宋史范鎮傳》:鎮拜端明殿學士,起提舉中太一宮,兼 侍讀,且欲以為門下侍郎。鎮雅不欲起,遂固辭,改提 舉崇福宮。祖禹謁告歸省,詔賜以龍茶,存勞甚渥。 《曲洧舊聞》:蜀公與溫公同遊嵩山,各㩦茶以行。溫公 以紙為貼,蜀公用小木合子盛之。溫公見之,驚曰:「景 仁乃有茶器也。」蜀公聞其言,留合與寺僧而去。後來 士大夫茶器精麗,極世間之工巧,而心尤未厭。晁以 道嘗以此語客,客曰:「使溫公見今日茶器,不知云如 何也。」

《清波雜志》:張芸叟曰:「申公知人,故多得於下僚。家有 茶羅子,一金飾,一棕欄。方接客索銀羅子,常客也;金 羅子,禁近也。棕欄則公輔必矣,家人常挨排於屏間 以候之。申公、溫公同時人,而待客茗飲之器,顧飾以 金銀,分等差。益知溫公儉德,世無其比。」

《湘山野錄》:尹師魯為帥,與劉滬、董士廉輩議水邏城, 事既矛盾,朝旨召尹至闕,送中書,給紙札供㭊。昭文、 呂申公因聚廳啜茶,令堂吏置一甌投尹曰:「傳語龍 圖,不欲攀請,只令送茶去。」時集相幸,師魯之議將屈, 笑謂諸公曰:「尹龍圖莫道建茶,磨去磨來,漿水亦咽 不下。」師魯之幄去政堂切近,聞之擲筆於案,厲聲曰: 「是何委巷猥語,輒入廟堂,真治世之不幸也。」集相愧 而銜之。後致身於禍,辱根於此也。

《宋史孫長卿傳》:長卿歷開封鹽鐵判官,江東、淮南、河 北轉運使,江浙荊淮發運使。時將弛茶禁而收其征, 召長卿議。長卿曰:「本祖宗榷茶,蓋將備二邊之糴,且 不出都內錢,公私以為便。今之所行,不足助邊糴什 一,國用耗矣。」乃條所不便十五事,不從。改陝西都轉 運使。

《甲申雜記》:「初貢團茶及白羊酒,惟見任兩府方賜之。 仁宗朝及前宰臣,歲賜茶一斤,酒二壺,後以為例。」 《宋史·梁適傳》:「適進中書門下評章事。京師茶賈負公 錢四十萬緡,鹽鐵判官李虞卿案之急,賈懼,與吏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