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9 (1700-1725).djvu/8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春到人間纔十日,東風先過玉川家。紫薇書寄斜封 印,黃閣香分上賜茶。秋露有聲浮《薤葉》,夜窗無夢到 梅花。」清風兩腋歸何處,直上三山看海霞。

《雪煎茶》
謝宗可

夜掃寒英煮綠塵,松風入鼎更清新。月團影落銀河 水,雲腳香融玉樹春。陸井有泉應近俗,陶江無酒未 為貧。詩脾奪盡豐年瑞,分付蓬萊頂上人。

《煮土茶歌》
洪希文

論茶自古稱壑源,品水無出中𤃩泉。莆中苦茶出土 產,鄉味自汲井水煎。器新火活清味永,且從平地休 登仙。王侯第宅鬥絕品,揣分不到山翁前。臨風一啜 心自省,此意莫與他人傳。

《土銼茶煙》
李謙亨

熒熒石火新,湛湛山泉洌。汲水煮春芽。清煙半如滅。 香浮石鼎花。淡鎖松窗月。隨風自悠揚,縹緲林梢雪。

《茶竈石》
蔡廷秀

仙人應愛《武夷茶》,旋汲新泉煮嫩芽。啜罷驂鸞歸洞 府,空餘石竈鎖煙霞。

《龍門茶屋圖》
倪瓚

龍門秋月影,茶屋白雲泉。不與世人賞,瑤草自年年。 上有天池水,松風舞淪漣。何當躡飛鳧,去采池中蓮。

《煮茗軒》
謝應芳

「聚蚊」金谷任葷羶,煮茗留人也自賢。三百小團陽羨 月,尋常新汲惠山泉。星飛白石童敲火,煙出青林鶴 上天。午夢覺來湯欲沸,松風初響竹爐邊。

《竹窗》
馬臻

竹窗西日晚來明,桂子香中鶴夢清。侍立小童閒不 動,蕭蕭石鼎煮茶聲。

《綠窗詩》
孫淑

小閣烹香茗,疏簾下玉鉤。燈光翻出鼎,釵影倒沈甌。 「婢捧消春困,親嘗散莫愁。吟詩因坐久,月轉晚妝樓。」

《采茶詞》
明·高啟

「雷過溪山碧雲暖,幽叢半吐鎗旗短。銀釵女兒相應 歌,筐中摘得誰最多。歸來清香猶在手,高品先將呈 太守。」竹爐新焙未得嘗,籠盛販與湖南商。山家不解 種禾黍,衣食年年在春雨。

《過山家》
前人

流水聲中響緯車,板橋春暗樹無花。風前何處香來 近,隔崦人家午焙茶。

《送翰林宋先生致政歸金華》
孫蕡

紅綎金帶荔枝花,三品詞林內相家。歸去山中無個 事,瓦瓶春水自煎茶。

《白雲泉煮茶》
韓奕

白雲在天不作雨,石罅出泉如五乳。追尋能自遠師 來,題詠初因白公語。山中知味有高禪,採得新芽社 雨前。欲試點茶三昧手,上山親汲雲間泉。物品由來 貴同性,骨清肉膩味方永。客來如解喫茶去,何但令 人塵夢醒。

《送茶僧》
陸容

江南風致說僧家,石上清香竹裡茶。《法藏》名僧知更 好,香煙茶暈滿袈裟。

《煎茶圖》
徐禎卿

惠山秋淨水泠泠,煎具隨身挈小瓶。欲點雲腴還按 法,古藤花底閱《茶經》。

《秋夜試茶》
前人

靜院涼生冷燭花,風吹翠竹月光華。悶來無伴傾雲 液,銅葉閒嘗紫筍茶。

《是夜酌泉試宜興吳大本所寄茶》

明文徵明

醉思雪乳不能眠,活火沙缾夜自煎。白絹旋開陽羨 月,《竹符》新調「惠山泉。」地爐殘雪貧陶穀,破屋清風病 玉川。莫道年來塵滿腹,小窗寒夢已醒然。

《和茅孝若試𡵚茶歌兼訂分茶之約》

汪道會

「昔聞神農辨茶味,功調五臟能益思。」北人重酪不重 茶,遂令齒頰饒羶氣。江東顧渚夙擅名,會稽靈荈稱 日鑄。松蘿晚歲出吾鄉,幾與虎丘爭市利。評者往往 最吳興,清虛淡穆有幽致。去年春盡客西泠,茅君遺 我𡵚一器。更寄新篇賦《𡵚歌》,蠅頭小書三百字。為言 明月峽中生,洞山廟後皆其次。終朝采擷不盈筐,阿 「顏手澤柔荑焙。急然石鼎㪺惠泉,湯響如聆松上吹。 須臾縹碧泛瓷甌,茀然鼻觀微芳注。金莖晨露差可 方,玉泉寒冰詎能配。頓浣枯腸淨掃愁,乍消塵慮醒 忘睡。因知品外貴希夷,芳馨穠郁均非至。陸羽細碎 摶紫芽,烹點雖佳失真意。常笑今人不如古,此事今 人信超詣。馮公已死周郎在,當日風」流猶未墜。君之 良友吳與臧,可能不為茲山誌。嗟予耳目日漸衰,老 失聰明慚智慧。君能歲贈葉千片,我報隃糜當十劑。 涼颸杖策尋黃山,倘過陸家茶酒會。

《贈歐道士賣茶》
施漸

靜守《黃庭》不煉丹,因貧卻得一身閒。自看火候蒸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