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97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停三五日,然後出,反覆日曬,令極乾,然後高廚上積 之。此麴一斗,殺米七斗。

《作春酒法》,治麴欲淨,剉麴欲細,曝麴欲乾。其法以正 月晦日,多收河水、井水,苦鹹,不堪淘米,下饋亦不得。 大率一斗麴,殺米七斗,用水四斗,率以此加減之。十 七石甕惟得釀十石米,多則溢出。作甕隨大小,依法 加減,浸麴七八日始發,便下釀。假令甕受十石米者, 初下以炊米兩石,為再餾黍。黍熟以淨蓆薄攤令冷, 「塊大者擘破,然後下之,沒水而已,勿更撓勞,待至明 旦,以酒杷攪之,自然解散也。」初下即搦者,酒喜厚濁, 下黍訖以蓆蓋之,已後間一日輒更酘,皆如初下法。 第二酘用米一石七斗,第三酘用米一石四斗,第四 酘用米一石一斗,第五酘用米一石,第六酘第七酘 各用米九斗。計滿九石,作三五日停嘗看之,氣味足 者乃罷。若猶少味者,更酘三四斗,數日復嘗。仍未足 者,更酘三二斗,數日復嘗。麴勢壯酒仍苦者,亦可過 十石。然必須看候,勿使米過,過則酒甜。其七酘以前, 每欲酘時,酒薄霍霍,是麴勢盛也。酘時宜加米與次 前酘等,雖勢極盛,亦不得過次前一酘斛斗也。勢弱 酒厚者,須減米三斗,勢盛不加,便為失候。勢弱不減, 剛強不削,加減之間,必須存意。若多作五甕已上者, 每炊熟,即須均分熟黍,令諸甕遍得。若遍酘一甕令 足,則餘甕比候黍熟,已失酘矣。酘當令寒食前得再 酘乃佳,過此便稍晚。若邂逅不得早釀者,春水雖臭, 仍自中用。淘米必須極淨,常洗手剔甲,勿令手有鹹 氣,則令酒動。不得過夏。

作《頤麴法》,斷理麥艾布置法,悉與《春酒麴》同,然以九 月中作之。大凡作麴,七月最良,然七月多忙,無暇及 此。然此麴九月作,亦自無嫌,若不營春酒麴者,自可 七月中作之。俗人多以七月初七日作之。

崔寔亦曰:「六月六日、七月七日可作麴,其殺米多少 與春酒麴同,但不中,為春酒喜動。以春酒麴作《頤酒》, 彌佳也。」

作頤酒法:八月、九月中作者,水定難調,適宜煎湯三 四沸,待冷,然後浸麴酒,無不佳。大率用水多少,酘米 之節,略準春酒,而須以意消息之。十月桑落時者,酒 氣味頗類春酒。

《河東頤白酒》法:「六月、七月作,用笨麴陳者彌佳。划治 細剉,麴一斗,熟水三斗,黍米七斗,麴殺多少各隨門 法。常於甕中釀。無好甕者,用先釀酒大甕,淨洗曝乾, 側甕著地作之。旦起煮甘水,至日午,令湯色白乃止。 量取三斗著盆中,日西淘米四斗,使淨,即浸。夜月炊 作再餾飯,令四更中熟。下黍飯,席上薄攤,令極冷。於 黍飯初熟時浸麴,向曉昧旦,日未出時下釀,以手搦 破塊,仰置勿蓋,日西更淘三斗米浸炊還,令四更中 稍熟,攤極冷,日未出前酘之,亦搦塊破,明日便熟,押 出之,酒氣香美,乃勝桑落時作者。」六月中唯得作一 石米酒,停得三五日。七月半後稍稍多作,於北向戶 大屋中作之第一。如無北向戶屋,於清涼處亦得。然 要須日未出前,清涼時下黍。日出已後,熱即不成。《一 石米》者,前炊五斗半,後炊四斗半。

笨麴桑落酒法:「預前淨划麴,細剉曝乾,作釀池。以槁 茹甕,不茹甕則酒甜,用穰則大熱。黍米淘須極淨。九 月九日日未出前,收水九斗,浸麴九斗,當日即炊米 九斗為饋,下饋著空甕中,以釜內炊湯及熱沃之,令 饋上者水深一寸餘便止。以盆合頭,良久水盡,饋熟 極軟,瀉著蓆上,攤之令冷。挹取麴汁於甕中,搦塊令」 破,瀉甕中,復以酒杷攪之,每酘皆然。兩重布蓋甕口。 七日一酘,每酘皆用米九斗,隨甕大小,以滿為限。假 令六酘半,前三酘皆用沃饋,半後三酘作再餾黍。其 七酘者,四炊沃饋,三炊黍飯。甕滿好熟,然後押出,香 美勢力,倍勝常酒。

《笨麴白醪酒法》:「淨削治麴,曝令燥。清麴必須累餅置 水中,以水沒餅為候。七日許,搦令破,漉出滓,炊糯米 為黍,攤令極冷,以意酘之,且飲且酘,乃至盡。秔米亦 得作。作時必須寒食前,令得一酘之也。」

蜀人作酴酒法:「十二月朝,取流水五斗,漬小麥麴二 斤,密泥封。至正月、二月凍釋,發漉去滓,但取汁三斗, 殺米三斗,炊作飯,調強軟合和,復密封,數十日便熟。」 合滓餐之,甘辛滑如甜酒味,不能醉人。人多啖,溫溫 小煖而面熱也。

粱米酒法:「凡粱米皆得用赤粱、白粱者佳,春秋冬夏 四時皆得作淨,治麴如上法。笨麴一斗,殺米六斗,神 麴彌勝。用神麴量殺多少,以意消息。春秋桑葉落時, 麴皆細剉,冬則擣末下絹簁。大率一石米用水三斗, 春秋桑落三時,冷水浸麴,麴發漉去滓。冬即蒸甕,使 熱穠茹之。以所量水煮少許梁米薄粥攤待溫溫以 浸麴一宿,麴發便炊下釀,不去滓,看釀多少,皆平分。 米作三分,一分一炊,淨淘弱炊為再餾,攤令溫溫,煖 於人體。便下以杷攪之,盆合泥封,夏一宿,春秋再宿, 冬三宿。看米好消,更炊酘之,還封泥。第三酘亦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