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88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戶口脫漏,詐註老小,奏令貌閱,一人不實「則官司解 職。」夫如是也,何必實數,何必不實數哉?

賦役, 唐以前尚已。偽閩王延鈞弓量田土,第為三 等膏腴,上等以給僧道,其次以給土著,又其次以給 流寓。其科取之法,大率倣唐兩稅而加重焉。宋太平 興國中,遣左補闕王永、大使寺丞高象先均福建田 稅,歲蠲偽閩錢五千三百二十一貫、米七萬一千七 百餘石。舊日無名之征,悉從改罷,遂以田土高下定 出產錢而第多寡五等,為人戶貧富之差。徵輸兩稅, 一以產錢為宗。又有夏秋二稅。夏稅有折變布稅,小 麥、稈草三項,秋米有糙白二米,有折變黑豆一項。凡 折變者並與除本稅。然非產錢及三等以上者不科。 此宋賦法也。分鄉吏二役,以五等為差。鄉役之法,以 里正督財賦,以戶長承符帖,以耆長察盜賊。後罷里 正募耆長。熙寧六年,行保甲法,五家為比,五比為保 有長,十大保為都,有都保正副,專紏察鄉里非常,令 其相保,餘差悉以稅戶等第出錢雇募。元祐罷之,復 行差法。紹聖以後,復行雇募,而耆戶長應募者役錢 多不時給,久之亦廢,保正副遂兼其役,屢以繁重搆 訟,雖為更法裁省而不能止。嘉泰以後,鄉民始有出 田募人入役者,謂之「義役」,由是訟者稍息。吏役之法, 其初,以衙前主官物,人吏貼司書手掌案牘,手力散 從,官給趨使,至雜職虞候之類,皆從稅戶均差。而衙 前一役,以里正兼之,多至破產。皇祐中,韓絳、蔡襄極 陳福建衙前之害,詔免里正兼役,而衙前破產如故。 熙寧行雇募法,人頗便之。後雖罷於元祐,復於紹聖, 然紹興以後,竟行雇法。差役之行也,官戶及僧寺、道 觀、女戶、單丁俱不差遣。熙寧後,以產錢高下出錢雇 役,名曰「免錢」,舊不差遣者,令出半錢。及建炎置諸縣 弓手,併官戶所免半錢皆徵矣。是後,鄉役兼責保正 副,應募役者多不給錢,而役錢移入上供,此宋役法 也。賦法行之既久,田以荒墾互異,而偽匿俵寄,壞蠹 日生,至於產錢不實,五等人戶,亦無足據。朱文公主 簿同安,深知其弊,後守臨漳,上言「經界最為民間莫 大之利,紹興已推行。虔州圖籍尚存,田稅可考,貧富 得實,訴訟不繁,公私兩便。獨漳、泉、汀州未行,細民業 去稅存,不勝其苦。而州縣坐失常賦,日朘月削,安可 底止?臣不敢先一身之勞佚,後一州之利病,切獨任 其必可行也。」請令臣得推擇官吏,委任責成,打量畝 步,算計精確,攢造圖帳,費從官給,隨產均稅,特許過 鄉,通戶均紐,庶幾百里之內,輕重齊同。本州有產田, 有官田,有職田,有學田,有常租,課田名色不一,稅租 輕重,亦各不「同。比來吏緣為姦,實佃者或申逃閣,無 田者反遭俵寄。今欲每田一畝,隨九等高下,定計產 錢幾文,而總合一州諸色稅租錢米之數,以產錢為 母,每一文納米幾何,只就一倉一庫受納。既輸之後, 卻照元額分隸為省計,為職田,為學糧,為常平,各撥 入諸邑倉庫。除二稅簿外,每二年鄉造一簿,縣造」都 簿,通載田畝產錢實數,送州印押,付縣收管。民有交 易,對行批鑿,則版圖一定,而民業有經矣。又有廢寺 閒田,為人復占計,本州召人承買,不惟田業有歸,亦 免稅賦失陷,又合韓愈氏「人其人廬其居」之遺意。但 此法之行,貧民下戶皆所深喜,然不能自達其情,豪 家猾吏實所不樂,皆善為辭說,以「惑群聽。賢士大夫 之喜安靜、厭紛擾者,又或不深察而望風沮怯,此則 不能無虞。今已仲秋,去農隙只有兩月,乞即詔監司 州郡施行。」既漳、泉二州被命相度,而泉州操兩可之 說,朝廷疑焉。至役法之變,起於王安石,其利其弊,世 論已定,而後世雇役之法竟從安石所變,此宋家賦 役始卒之大略也。皇朝洪武初,籍天下田地、山林、池 塘、海蕩之名數,分官、民二等。官田起科,每畝五升三 合五勺,民田每畝三升三合五勺。其係之官者,有職 田,有學田,有廢寺,有沒官田、有官租田。職田者,《唐制》 職官所分之田也;學田者,府縣以贍學校之田也;廢 寺田者,寺額廢而田入官者也;沒官田又有原沒、今 沒之別,皆籍沒之官者也。官租田者,籍沒之田而募 人耕種者也。其賦亦分夏秋二稅。夏稅徵鈔,秋稅徵 米。民產畝科夏稅鈔四文,秋米五升,蓋一則而已。惟 官產輕重不同,有甚重者至一石,輕者亦至一斗。宣 德五年,乃下減分之令,凡官米徵一斗至四斗者減 十分之二,四斗一升至一石以上者減十分之三。遂 為定則。官米舊時本折中半折色米,徵銀解京,本色 米存留各倉。民米舊以十分為率,七分徵本色派倉, 三分徵折解京。正德十四年,御史沈灼奏:「官米俱折 銀解京,民米俱存留各倉。官米分四等徵納:三斗以 下,每石折銀三錢六分;三斗以上,每石折銀三錢三 分;五斗則米,每石折銀」三錢七分;七斗則米折銀二 錢五分。如官米多從解京原額,則以解剩官折撥倉 與民米兼充軍糧。如官米不足解京原額,則取民米 之折價者,以足解京之數。其民米并秋租鈔米,半納 本色,半納折價,價每石折銀五錢。新增起科米并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