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78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雲南布政司,「人戶一萬五千九百五十戶,人口一十 二萬五千九百五十五口。」

貴州布政司:「人戶四萬三千三百六十七戶,人口二 十五萬八千六百九十三口。」

順天府人戶一十萬五百一十八戶。人口六十六萬 九千三十三口

永平府「人戶」二萬三千五百三十九戶,人口二十二 萬八千九百四十四口。

保定府、人戶五萬六百三十九戶。人口五十八萬二 千四百八十二口

河間府、「人戶」四萬二千五百四十八戶,人口三十七 萬八千六百五十八口。

真定府、《人戶》五萬九千四百三十九戶。人口五十九 萬七千六百七十三口

順德府、人戶二萬一千六百一十四戶。人口一十八 萬一千八百二十五口。

廣平府人戶二萬七千七百六十四戶。《人口》二十一 萬二千八百四十六口。

大名府、人戶六萬六千二百七戶。人口五十七萬四 千九百七十二口

延慶州,舊為《隆慶》人。戶一千七百八十七戶,人口二 千五百四十四口。

保安州人戶四百四十五戶,人口一千五百六十口。 應天府人戶一十四萬四千三百六十八戶,人口七 十一萬一千三口。

蘇州府人戶五十三萬五千四百九戶。人口二百四 萬八千九十七口。

松江府人戶二十萬五百二十戶,人口六十二萬七 千三百一十三口。

常州府、人戶五萬一百二十一戶。人口二十二萬八 千三百六十三口

鎮江府《人戶》六萬八千三百四十四戶。《人口》一十七 萬一千五百八口。

廬州府人戶三萬六千五百四十八戶。人口四十八 萬六千五百四十九口

鳳陽府人戶九萬五千一十戶,人口九十三萬一千 一百八口。

淮安府人戶二萬七千九百七十八戶,人口二十三 萬七千五百二十七口。

揚州府、人戶一十萬四千一百四戶。人口六十五萬 六千五百四十七口

徽州府「人戶」七千二百五十一戶,人口六萬五千八 百六十一口。

寧國府人戶六萬三百六十四戶,人口三十七萬一 千五百四十三口。

池州府人戶一萬四千九十一戶,人口六萬九千四 百七十八口。

太平府人戶二萬九千四百六十六戶。人口一十七 萬三千六百九十九口。

安慶府「人戶」四萬六千五十戶,人口六十萬六千八 十九口。

《廣德州》。「人戶四萬五千四十三戶,人口一十二萬七 千七百九十五口。」

《徐州》「人戶三萬四千八百八十六戶,人口三十五萬 四千三百一十一口。」

滁州人戶四千八百四十戶,人口四萬九千七百一 十二口。

和州「人戶七千四百五十戶,人口六萬七千一十六 口。」

又按《會典》四年奏准:先年造冊之時,有將丁口漏報, 或稅糧詭寄,戶籍那移者,許先行備開緣由自首,本 管州縣申詳,合于司府查對相同明白,改正免罪。其 官吏里書人等,如有通同作弊,照例問罪。造冊完日, 州縣各計人戶若干,填寫帖文各一紙,後開年月,并 填委官里書、人役姓名,用印鈐蓋,申達司府知會,給 發各戶親領執照。使知本戶舊管新收開除實在丁 糧各若干。憑此納糧當差。下次造冊。各戶抄謄正本。 開報州縣。以為憑據

弘治五年題准、順天府在逃富戶、每戶每年徵銀三 兩、幫貼廂長當差。又令順天府所屬人民、私自投充 陵海等戶者。其戶下人丁、照舊納糧當差

按《明會典》五年題准:順天府在逃富戶,各省不必起 解,每戶每年徵銀三兩,總類進表官順齎到部,轉發 宛、大二縣,幫貼見在廂長當差。 又按《會典》五年令 順天府所屬人民,有私自投充陵戶、海戶及勇士、校 尉、軍廚,躲避糧差者,除本役外,其戶下人丁,照舊納 糧當差。

弘治八年,添設河南布政司參政,撫治流民。

按《明會典》:「八年,添設河南布政司參政一員,于南陽 府,撫治流民。」

弘治九年、令分巡汝南道兼理撫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