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免。高祖入關,召補大丞相府司錄參軍。」

《房元齡傳》:「元齡幼警敏,貫綜墳籍,善屬文書,兼草隸。 太宗以燉煌公徇渭北,杖策上謁軍門,一見如舊,署 渭北道行軍記室參軍。公為秦王,即授府記室。」 《杜如晦傳》:「如晦少英爽,喜書,以風流自命,內負大節, 臨機輒斷。隋大業中,補滏陽尉,棄官去。高祖平京師, 秦王引為府兵曹參軍,徙陝州總管府長史。」

《張公謹傳》:「公謹為王世充洧州長史,累遷右武侯長 史,未知名。李勣、尉遲敬德數啟秦王,乃引入府。」 《岑文本傳》:「文本性沉敏,有姿儀,善文辭,多所貫綜。蕭 銑僭號,召為中書侍郎,主文記。河間王孝恭平荊州, 署文本別駕,從擊輔公祐,典檄符,進署行臺考功郎 中。」

《令狐德棻傳》:「德棻博貫文史,大業末為藥城長,屬亂 不就官。淮安王神通據太平宮起兵,立總管府,署德 棻府記室。高祖入關,引直大丞相府記室。」

《于志寧傳》:「大業末,志寧調冠氏縣長。山東盜起,棄官 歸。高祖入關,率群從迎謁長春宮,詔授渭北道行軍 元帥府記至與殷開山參謀議。薛仁杲平,識褚亮於 囚虜中,遷天策府中郎,文學館學士,引亮與同列。」 《蔡允恭傳》:「允恭美姿容,工為詩,為秦王府參軍,文學 館學士。」

《蘇味道傳》:「味道累調咸陽尉,吏部侍郎裴行儉才之。 會征突厥,引管書記。」

《牛仙客傳》:「仙客,涇州鶉觚人。初為縣小史,令傅文靜 器之。會為隴右營田使,引與計事,積功遷洮州司馬。 河西節度使王君㚟召為判官。君㚟死,仙客獨得免。 蕭嵩代節度,復委以軍政。」

《甄濟傳》:「濟少孤獨好學,以文雅稱。居青巖山十餘年, 採訪使苗晉卿表之諸府五辟,詔十至,堅臥不起。天 寶十載,以左拾遺召,未至,而安祿山入朝,求濟於元 宗,授范陽掌書記。祿山至衛,使太守鄭遵意致謁山 中。濟不得已,為起祿山下,拜鈞禮,居府中,議論正直。 久之,察祿山有反謀,不可諫,濟歸舊廬。」

《權皋傳》:「皋為臨清尉,安祿山籍其名,表為薊尉,署幕 府。皋度祿山且叛,以其猜虐不可諫,欲行,懼禍及親。 天寶十四載,使獻俘京師,還過福昌尉仲謨,謨妻,皋 妹也。密約以疾召之。謨來,皋陽喑,直視謨而瞑。謨為 盡哀,自含殮之。皋逸去,人無知者。吏以詔書還皋母, 母謂實死,慟哭感行路,故祿山不之虞,歸其母。皋潛」 候於淇門,奉侍晝夜,南奔。客臨淮,為驛亭保,以詗北 方。既度江而祿山反,天下聞其名,爭取以為屬,高適 表試大理評事。

《裴冕傳》:「冕字章甫,河中河東人。本冠族仕家,以蔭再 調渭南尉。王鉷為京畿採訪使,表署判官,歷殿中侍 御史。及鉷得罪,有詔廷辨,冕位甚下,而抗言其誣。鉷 死,李林甫方用事,僚屬懼,皆引去,獨冕為殮葬,由是 濅知名。」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辟為行軍司馬。 《呂諲傳》:「諲開元末,調寧陵尉,採訪使韋陟署為支使。 哥舒翰」節度河西,表度支判官。歷太子通事舍人。性 靜慎,勤總吏職。諸僚或出游,諲獨頹然,據案鉤視簿 最,翰益親之。

《高適傳》:「適字達夫,滄州渤海人。調封丘尉,不得志,去 客河西。河西節度使哥舒翰表為左驍衛兵曹參軍, 掌書記。」

《韋倫傳》:「倫以蔭調藍田尉,幹力勤濟,楊國忠署為鑄 錢內作使判官。」

《馬燧傳》:「燧兄炫,字弱翁,少以儒學聞,隱蘇門山,不應 辟召。至德中,李光弼鎮太原,始署掌書記,常參軍謀, 光弼器焉。」

《韓滉傳》:「滉字大沖,以蔭補左威衛騎曹參軍。至德初, 辟地山南,採訪使李承昭表為通川郡長史,改彭王 府諮議參軍。」

《杜亞傳》:「亞擢校書郎。杜鴻漸節度河西,奏署幕府。入 朝,歷吏部員外郎。鴻漸為山南劍南副元帥,亞與楊 炎並為判官。」

《陸長源傳》:長源贍於學,始辟昭義薛嵩幕府,嵩侈汰, 常從容規切,嵩曰:「非君安能為此。」歷建、信二州刺史。 韓滉兼領江淮轉運使,辟署兼御史中丞,以為副。 《張鎰傳》:鎰字季權,郭子儀表為元帥府判官,遷殿中 侍御史。坐事貶撫州司戶參軍,徙晉陵令。江西觀察 使張鎬表為判官。

《元載傳》:「載補新平尉,韋鑑監選,黔中,苗晉卿東都留 守,皆署判官,濅以名聞。」 《齊抗傳》:「抗字遐舉,少值天寶亂,奉母夫人隱會稽。壽 州刺史張鎰辟署幕府。抗吏事閑敏有文雅。從鎰鎮 江西,及以宰相領鳳翔,奏署監察御史。」

《張建封傳》:「建封少喜文章,能辯論,慷慨尚氣自許,以 功名顯。湖南觀察使韋之晉辟署參謀,授左清道兵 曹參軍,不樂職輒去。令狐彰節度滑亳,奏置幕府。彰 不朝覲,建封非之,往見轉運使劉晏,晏奏試大理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