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5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居太學,習《魯詩》,閉戶講誦,絕人間事。兄弟俱為諸儒 所稱,學士爭歸之。恭憐丕小,欲先就其名,託疾不仕。 郡數以禮請,謝不肯應,母強遣之,恭不得已而西,因 留新豐教授。建初初,丕舉方正,恭乃始為郡吏,太傅 趙熹聞而辟之。」

《尹敏傳》:「敏少為諸生,初習《歐陽尚書》,後受古文,兼善 《毛詩》《穀梁》《左氏春秋》。建武二年,上疏陳《洪範》消災之 術。時世祖方草創天下,未遑其事,命敏待詔公車,拜 郎中,辟大司空府。」

《吳良傳》:「良字大儀,齊國臨淄人也。初為郡吏,歲旦與 掾史入賀,門下掾王望舉觴上壽,諂稱太守功德。良 於下坐勃然進曰:『望佞邪之人,欺諂無狀,願勿受其 觴』。」太守斂容而止。讌罷,轉良為功曹,恥以言受進,終 不肯謁。時驃騎將軍東平王蒼聞而辟之,署為西曹, 蒼甚相敬愛。

《天中記》:「鄭敬字次卿,汝南人。都尉逼為功曹,辭病去, 於蟻陂之陽,蓬廬蓽門,琴書自娛。世祖公車徵,不行, 記纂《淵海》,幽州牧朱浮年少有俊才,欲厲風節,收士 心,辟召州中名宿,皆引置幕府。」

《後漢書董宣傳》:「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初為司徒侯 霸所辟,舉高第,累遷北海相。」

《鮑永傳》:「永字君長,上黨屯留人也。父宣,哀帝時任司 隸校尉,為王莽所殺。永少有志操,習《歐陽尚書》。初為 郡功曹,莽以宣不附己,欲滅其子孫。都尉路平承望 風旨,規欲害永。太守苟諫擁護,召以為吏,常置府中。 永因數為諫陳興復漢室剪滅篡逆之策,諫每戒永 曰:『君長幾事不密,禍倚人門』。永感其言,及諫卒,自送」 喪歸扶風平,遂收永弟升。太守趙興到,聞乃歎曰:「我 受漢茅土,不能立節,而鮑宣死之,豈可害其子也!」敕 縣出升,復署永功曹。

《周澤傳》:「澤隱居教授,門徒常數百人。建武末,辟大司 馬府,署議曹祭酒,數月,徵試博士。」

《衛颯傳》:「颯字子產,河內修武人也。建武二年,辟大司 徒鄧禹府,舉能案劇,除侍御史,襄城令,政有名跡。」 《王景傳》:「景少學《易》,遂廣闚眾書,又好天文術數之事, 沈深多伎藝,辟司空伏恭府。」

《崔駰傳》:「駰善屬文,竇憲為車騎將軍,辟駰為掾。憲府 貴重掾屬三十人,皆故刺史二千石,唯駰以處士年 少,擢在其間。」

《杜篤傳》:「篤字季雅,京兆杜陵人也。建初三年,車騎將 軍馬防擊西羌,請篤為從事中郎。」

《第五倫傳》:「倫少介然有義行。王莽末,盜賊起,宗族閭 里爭往附之。倫乃依險固,築營壁,有賊輒奮厲其眾, 引彊持滿以拒之,銅馬赤眉之屬,前後數十輩,皆不 能下。倫始以營長詣郡鮮于褒,褒見而異之,署為吏。 後褒坐事左轉高唐令。臨去,握倫臂訣曰:『恨相知晚』。 倫後為鄉嗇夫,平徭賦,理怨結,得人歡心。自以為久」 宦不達,遂將家屬客河東,變名姓,自稱王伯齊,載鹽 往來太原、上黨,所過輒為糞除而去,陌上號為「道士」, 親友故人,莫知其處。數年,鮮于褒薦之於京兆尹閻 興,興即召倫為主簿。

《何敞傳》:「敞性公正,自以趣舍不合時務,每請召,常稱 疾不應。元和中,辟太尉宋由府,由待以殊禮。」

《樂恢傳》:「恢字伯奇,京兆長陵人也。仕本郡吏,太守坐 法誅,故人莫敢往,恢獨奔喪行服,坐以抵罪。歸復為 功曹,選舉不阿,請託無所容。同郡楊政數眾毀恢,後 舉政子為孝廉,由是鄉里歸之。辟司空牟融府,會蜀 郡太守第五倫代融為司空,恢以與倫同郡,不肯留, 薦潁川杜安而退。諸公多其行,連辟之,遂皆不應。」 《張酺傳》:「酺為東郡太守,郡吏王青者,祖文翁,與前太 守翟義起兵攻王莽,及義敗,餘眾悉降,翁獨守節力 戰,莽遂燔燒之。父隆,建武初為都尉功曹。青為小吏, 與父俱從都尉行縣,道遇賊,隆以身衛全都尉,遂死 於難。青亦被矢貫咽,音聲流喝,前郡守以青身有金 夷,竟不能舉。酺見之歎息曰:豈有一門忠義,而爵賞 不及乎?」遂擢用極右曹乃上疏,薦青三世死節,宜蒙 顯異。奏下,三公由此為司空所辟。

《桓榮傳》:「榮少學長安,習《歐陽尚書》。建武十九年,年六 十餘,始辟大司徒府。」

《張興傳》:「興習《梁丘易》,以教授。建武中,舉孝廉為郎,謝 病去,復歸聚徒。後辟司徒馮勤府,勤舉為孝廉,稍遷 博士。」

《李充傳》:「充立精舍講授,太守魯平請署功曹,不就。平 怒,乃援充以捐溝中,因讁署縣都亭長,不得已,起親 職役。」

《馬融傳》:「『融為人美辭,貌有俊才。大將軍鄧騭聞融名, 召為舍人,非其好也,遂不應命,客於涼州武都漢陽 界中。會羌虜飆起,邊方擾亂,米穀踴貴,自關以西,道 殣相望。融既饑困,乃悔而歎息,謂其友人曰:古人有 言:左手據天下之圖,右手刎其喉,愚夫不為』。所以然 者,生貴於天下也。今以曲俗咫尺之羞,滅無貲之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