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60 (1700-1725).djvu/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歡樂得賢之福,論材選士,必試於職,明度量以程能, 考功實以定德,毋用比周之虛譽,毋聽濅潤之譖愬, 則抱功修職之吏,無蔽傷之憂。比周邪偽之徒,不得 即工,小人日銷,俊乂日隆。《經》曰:「三載考績,三考黜陟 幽明。」又曰:「九德咸事,俊乂在官。」未有功賞得於前,眾 賢布於官而不治者也。堯遭洪水之災,天下分絕為 十二州。制遠之道微,而無乖畔之難者,德厚恩深,無 怨於下也。秦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內崩析」者,刑罰 深,酷吏行,殘賊也。夫違天害德,為上取怨於下,莫甚 乎殘賊之吏。誠放退殘賊酷暴之吏,錮廢勿用,益選 溫良上德之士以親萬姓;平刑釋冤,以理民命;務省 繇役,毋奪民時;薄收賦稅,毋殫民財。使天下黎元咸 安家樂業,不苦踰時之役,不患苛暴之政,不疾酷烈 之吏。雖有唐堯之大災,民無離上之心。《經》曰:「懷保小 人,惠於鰥寡。」未有德厚吏良而民畔者也。臣聞災異, 皇天所以譴告人君過失,猶嚴父之明誡。畏懼敬改, 則禍銷福降;忽然簡易,則咎罰不除。《經》曰:「饗用五福, 畏用六極。」《傳》曰:「六沴作見,若不共御。」六罰既侵,六極 其下。今三年之間,災異鋒起,小大畢具。所行不享上 帝,「上帝不豫,炳然甚著。不求之身,無所改正,疏舉廣 謀,又不用其言,是循不享之跡,無謝過之實也,天責 愈深。此五者王事之綱紀,南面之急務,唯陛下留神 對奏。」天子異焉,特召見永。

按,《文獻通考》:「建始三年,上盡召直言之士詣白虎殿 對策。」

永始四年以災異詔公卿以下對策

按《漢書成帝本紀》,永始四年六月詔曰:「迺者地震,京 師,火災婁降,朕甚懼之。有司其悉心明對,厥咎朕將 親覽焉。」秋七月,有星孛於東井。詔曰:「迺者日蝕星隕, 謫見於天,大異重仍,在位默然,罕有忠言。今孛星見 於東井,朕甚懼焉。公卿大夫博士議郎其各悉心惟 思變意,明以經對,無有所諱。」

哀帝元壽元年以日食詔舉賢良方正直言對策於廷

按《漢書哀帝本紀》:「元壽元年春正月辛丑朔,日有蝕 之。詔曰:『朕獲保宗廟,不明不敏,夙夜憂勞,未皇寧息。 惟陰陽不調,元元不贍,未睹厥咎,婁敕公卿,庶幾有 望。至今有司執法,未得其中,或上暴虐,假埶獲名,溫 良寬柔,陷於亡滅。是故殘賊彌長,和睦日衰,百姓愁 怨,靡所錯躬。迺正月朔,日有蝕之,厥咎不遠,在余一 人。公卿大夫其各悉心,勉帥百僚,敦任仁人,黜遠殘 賊,期於安民,陳朕之過失,無有所諱。其與將軍、列侯、 中二千石舉賢良方正能直言者各一人』。」 按《杜鄴 傳》,鄴為涼州刺史,數年,以病免。元壽元年正月朔,上 以皇后父孔鄉侯傅晏為大司馬衛將軍,而帝舅陽 安侯丁明為大司馬驃騎將軍。臨拜日食,詔舉方正 直言,扶陽侯韋育舉鄴方正。鄴對曰:「臣聞禽息憂國, 碎首不恨;卞和獻寶,刖足願之。臣幸得奉直言之詔, 無二者之危,敢不極陳。臣聞陽尊陰卑,卑者隨尊,尊 者兼卑,天之道也。是以男雖賤,各為其家陽;女雖貴, 猶為其國陰。故禮明三從之義,雖有文母之德,必繫 於子。《春秋》不書紀侯之」母,陰義殺也。昔鄭伯隨姜氏 之欲,終有叔段篡國之禍;周襄王內迫惠后之難,而 遭居鄭之危。漢興,呂太后權私親屬,又以外孫為孝 惠后。是時繼嗣不明,凡事多晻,晝昏冬雷之變,不可 勝載。竊見陛下行不偏之政,每事約儉,非禮不動,誠 欲正身與天下更始也。然嘉瑞未應,而日食地震,民 訛言行籌傳相驚恐。按《春秋災異》,以指象為言語,故 在於得一類而達之也。日食,明陽為陰所臨,坤卦乘 離,明夷之象也。坤以法地,為土為母,以安靜為德,震 不陰之效也。占象甚明,臣敢不直言其事。昔曾子問 從令之義,孔子曰:「是何言與善?」閔子騫守禮不苟從 親,所行無非理者,故無可間也。前大司馬新都侯莽, 退伏第家,以詔策決,復遣就國。高昌侯宏,去蕃自絕, 猶受封土。制書侍中、駙馬都尉遷,不忠巧佞,免歸故 郡,閒未旬月,則有詔還。大臣奏正其罰,卒不得遣,而 反兼官奉使,顯寵過故。及陽信侯業,皆緣私君國,非 功義所止。諸外家昆弟,無賢不肖,並侍帷幄,布在列 位,或典兵衛,或將軍屯,寵意并於一家,積貴之埶,世 所希見,所希聞也。至乃並置大司馬、將軍之官,皇甫 雖盛,三桓雖隆,魯為作三軍,無以甚此。當拜之日,晻 然日食,不在前後,臨事而發者,明陛下謙遜無專,承 指非一,所言輒聽,所欲輒隨,有罪惡者不坐辜罰,無 功能者異受官爵。流漸積猥,正尤在是,欲令昭昭以 覺聖朝。昔詩人所刺,《春秋》所譏,指象如此,殆不在它。 由後視前,忿邑非之。逮身所行,不自鏡見,則以為可 計之過者。疏賤獨偏見,疑內,亦有此類。天變不空,保 右世主,如此之至,奈何不應?臣聞野雞著怪,高宗心 動;大風暴過,成王怛然。願陛下加致精誠,思承始初, 事稽諸古,以厭下心,則黎庶群生,無不說喜;上帝「百 神,收還威怒,禎祥福祿,何嫌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