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6 (1700-1725).djvu/11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閻窮巷,匹夫匹婦,與析圭儋爵之君子,同一貞節,不 為利回,不為威屈,皎然如日星之光耀,國「家仁厚之 澤」,於此可見。天理之在人心,有非強暴所可奪者。學 校有功於世道,豈小補哉?昔衛文公當春秋時,敷教 勸學,國以富強,為時賢諸侯。漢文翁守蜀郡,率民子 弟教以經術,蜀文之盛,自文翁始。元善監是郡,不期 年而政化大行,吏畏其威,民懷其德,庠序之興,明倫 育俊,化民成俗,有古君子風。事既落成,來謂曰:「願有 以記之。吾聞古者大事書之於策,小事書之於簡,作 而不記,後嗣何觀?」建學,大事也,不可以不書。郡監元 善,先世西夏拓跋氏,龍川公姪,前世顯官,由京秩出 監象州,再陞省理問官,正直廉敏,材略過人,當為時 名公卿。子春舊居省幕府,相知為甚詳,以其言信而 有徵,謹具其顛末而刻諸石。是役也,湖廣省宣使、權 平樂縣令念永、府判梁倉赤何功應、提控案牘譚紹 祖、主簿勾龍、緣保、監工千戶于德元、府吏范宗傑、直 學陳元亨、知事何計孫,皆預有勞焉。是為記。

《重修桂林府學記》
劉三吾

皇上踐祚二十有一年,嶺南廣西道憲副公以學校 王政攸先,風厲「學校是首,匪作新之,將遂隳廢。其令 教官定議。」於是桂庠諸生奉承惟謹。經始是年之十 一月,訖工明年之七月,學正蔣倬狀其事,請予文記 之。固辭弗獲。按桂林舊有學,前至元丙子王師南下, 燬於兵。世祖皇帝混一區宇,大興文治,中外咸設校 官,時則有若嶺南帥史公格,即故址而圖新之,以元 有學自史公也。嗣是之後,至元戊寅,嘗一葺治,歲久 自圮。今憲副公至,朔望視學,惕然興懷。乃稽學廩歲 入,倡以己祿,鳩工庀材,擇日興事。門櫺星,樹垣墉內 自禮殿徂于應門。版之椓之,腐橈者易;瓦之填之,罅 漏者完。戶牖闌楯,丹漆雕刻,煥然可觀;講堂齋舍,繕 修有加;奎閣尊經,塗塈如法;祠庭易向,獻幕更新。諸 所宜葺,咸以次舉。軺車時臨,是瞻是敬;衣冠絃誦,濟 濟洋洋,藹有鄒魯風。桂林學校,遂為諸道最。憲副公 作新之功,偉矣。嗟乎!學校綱常之地,臺憲綱紀之司。 故自《有親》《義、序》《別、信》以來,而大綱小紀,無或出之;倫 理之明,風紀所由以振也。昔東漢士高節義,范滂諸 賢,一時與游,皆太學名士,用克樹立,有澄清天下之 志。今憲副公居風紀之司,而首致意綱常之地。於時 諸道紛擾弗治,獨廣右巋然靈光無恙。修學之舉,聞 風而興者數十城。百司庶府,恪慎憲章,昭乎天日之 臨,而凜乎風霜之肅也。豈非公扶植綱常,一念默有 以行乎其間歟?抑是學前以史公倡之,今以憲副公 繼之,中間六七十年,豈無其人?惟是二公,皆於干戈 相尋之餘,而有尊道崇德之意,公之心,史公之心也, 則天相斯文而福廣右者,意有在矣。公唐兀氏,名也 兒吉尼,字尚文。歷御史三臺,僉憲三道,皆有廉能政 聲。由中政院判階奉議大夫,居今職。壬辰春,汝、潁寇 陷武昌、長沙等郡。公督首帥阿魯輝將兵往平之。若 清湘,若舂陵,咸賴克復。時廣右未有變者,臨桂東鄉 民謀始倡,即調兵撲遏之,人心遂以帖然。他如汰郡 縣之冗設,而奸貪以息;禁商販之越境,而鈔法以行; 節官府之浮費,而饋餉以給。民廬延燒,官為賑之。歲 饑,勸分俸以倡之。繕城郭,造陽橋,修靈渠,皆政紀之 卓然。泮宮之修,公實主之。經歷左奉議、照磨趙儒林, 則克職憲佐者也,是宜書《銘》曰:「我元龍興,奄有隅縣, 一視廣右,仁同畿甸。大府桂林,糾以憲臣。之綱之紀, 乃宣乃旬惟爾校官,實賴風厲;以篤彝倫,以新士氣。 天惠爾廣,我副公來。風霜一道,儀範百司。維時湖湘, 煙塵四起」;一柱狂瀾,以公中砥。謂茲人心,係有綱常。 舍而學校,其何克臧?載瞻桂序,歲久且圮。誰其新之, 是在我爾。爰捐己俸,爰集工人。翼欹以正,撤故以新。 櫺星峙峙,應門洞啟。金碧煇煌,宇廟之美。於燦從祀, 於樂論堂。經閣增麗,奎文有光。軺車時臨,衿佩雲委。 匪怒伊教,雅歌泮水。湘灕渢渢,道脈溶溶。文運「在廣, 如水潛通。宣城二公,矧茲過化。流風餘韻,猶有存者。 凡厥來游,宜體公心。真履實踐,毋即慆淫。昔時草昧, 史公建學。今時擾棼,我公繼作。史既有祠,公宜並之。 後有述者,視此歌詩。斯文有天,永言無替。輔我皇元, 千秋萬歲。」

《泮宮賦》
汪克寬

予幼好此《奇服》兮,希前哲而進修。曰「侯邦之有學兮, 慕泮宮而來遊。何所獨無奇覽兮,羌於此乎久留。」煥 奎壁之煌煌兮,亶屬目而夷猶。由《義闥》之軒朗兮,造 道閫之嚴邃。瞻崔嵬之層構兮,趨廣袤之敞序。登倫 堂之博大兮,偉俊髦之是處。聆絃誦之琅琅兮,侈文 物之煜煒。歷重階而拾級兮,陟聖域之穹崇。叩大成 「之鉅殿兮,闢綺疏之玲瓏。拜素王之遺像兮,儼《龍卷》 之儀容。想過化存神之妙兮,更千百年而愈隆。步前 除以徜徉兮,睹泮池之澄碧。降殺於辟雍之度兮,象 玉潢之半璧。蓄源泉而不竭兮,涵天光之昭晰。茂藻 芹之芬郁兮,春意生生而不息。繄厥初之有作兮,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