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5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普應入學,制以程課。今者見生,或年在扞格,方圓殊 趣,宜聽其去就,各從所安。」所上謬合,乞付外參議。烈 宗下詔褒納,又不施行。朝廷及草萊之人有志於學 者,莫不發憤歎息。清河人李遼又上表曰:「臣聞教者 治化之本,人倫之始,所以誘達群方,進德興仁,譬諸 土石,陶冶成器。雖復百王殊禮,質文參差,至於斯道, 其用不爽。」自中華湮沒,闕里荒毀,先王之澤寢,聖賢 之風絕。自此迄今,將及百年,造化有靈,否終以泰,河 濟夷徙,海岱清通,黎庶蒙蘇,鳧藻奮化。而典訓弗敷, 《雅》《頌》寂蔑,久凋之俗,大弊未改。非演迪斯文,緝熙宏 猷,將何以光「贊時邕,克隆盛化哉?事有如賒而實急」, 此之謂也。亡父先臣回,綏集邦邑,歸誠本朝。以太元 十年遣臣奉表,路經闕里,過覲孔廟,庭宇傾頓,軌式 頹弛,萬世宗匠,忽焉淪廢。仰瞻俯慨,不覺涕流。既達 京輦,表求興復聖祀,脩建講學。至十四年十一月十 七日,奉被明詔,采臣鄙議,敕下兗州魯郡,準舊營飾。 故尚書令謝石令臣所須列上。又出家布,薄助興立。 故鎮北將軍譙王恬版臣行北魯縣令,賜許供遣。二 臣薨徂,成規不遂。陛下體唐堯文思之美,訪宣尼善 誘之勤,矜荒餘之凋昧,愍聲教之未浹。愚謂可重符 兗州刺史,遂成舊廟,蠲復數戶,以供掃灑,并賜給《六 經》,講立庠序,延請宿學,廣集後進,使油然入道,發剖 琢之功,運仁義以征伐,敷道德以服遠,何招而不懷? 何柔而不從?所為者微,所弘甚大。臣自致身輦轂,於 今八稔,違親轉積,夙夜匪寧。振武將軍何澹之今震 扞三齊,臣當隨反,徘徊天邑,感戀罔極。乞臣表付外 參議。又不見省。按殷茂李遼陳奏章疏年月無稽附見於此以見晉季之廢學云 太元九年,增置太學生,權立行太學於中堂。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九年夏四月己卯,增置太學生 百人。 按《禮志》,孝武時以太學在水南懸遠,有司議 依升平元年,於中堂權立行太學。於時無復國子生, 有司奏「應須二學生百二十人,太學生取見人六十, 國子生權銓大臣子孫六十人,事訖罷。」奏可。

太元十年春二月,立國學。

按《晉書孝武帝本紀》云云。 按《職官志》。「太元十年。損 國子助教員為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