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即位,遷侍中、左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贈司空,諡 簡穆。著《書賦》傳於世。

按:《墨藪虎爪書》,王僧虔擬虎爪所作也。

按《書斷》:僧虔書稍乏妍華,若溪澗含冰,岡巒被雪,雖 甚清肅,而寡於風味。子曰「質勝文則野」,是之謂乎。永 明三年卒。僧虔隸、行入妙,草入能。

按《宣和書譜》:僧虔正書頗工,初法獻之,而蘊籍不逮。 嘗為飛白題尚書省壁曰:「圓行方止,物之定質。修之 不已則溢,高之不已則慄,馳之不已則躓,引之不已 則逸,是故去之宜疾。」當時嗟賞,以比座右銘。今御府 所藏二:正書御史帖、陳情帖。

王慈

按《南齊書》本傳:「王慈,字伯寶,僧虔子也。少與從弟儉 共書學,除祕書郎,轉東海太守。謝超宗嘗謂慈曰:『卿 書何當及虔公』?慈曰:『我之不得仰及,猶雞之不及鳳 也』。時人以為名答。贈太常,諡懿子。」

按《書斷》:「慈亦善隸書。」

王儉

按《南史》本傳:「王儉,字仲竇,生而僧綽遇害,為叔父僧 虔所養。幼篤學,手不釋卷,賓客或相稱美。僧虔曰:『我 不患此兒無名,政恐名太盛耳』。乃手書崔子玉座右 銘以貽之。」永明五年,開府儀同三司,贈太尉,諡文憲。 儉寡嗜慾,惟以經國為務。手筆典裁,為當時所重。 按《唐朝敘書錄》,神功元年,鳳閣侍郎王方慶進《遺蹟》 一卷,中有六代祖仲竇書。

王僧祐

按《南史》本傳:「王僧祐,字引宗,幼聰悟,雅為從兄儉所 重。工草隸,善鼓琴,不交當世。自天子至於侯伯,未嘗 與一人遊。卒於黃門郎。」

王融

按《南齊書》本傳:「王融,字元長,瑯琊臨沂人。母謝惠宣 女,教融書學。從叔儉,初有儀同之授,融贈詩及書,儉 甚奇憚之。竟陵王子良板融寧朔將軍,特相友好。」 按庾元威論書,「王融圖古今雜體,有六十四書。」 按《書斷》,「齊末王融圖《古今雜體》,有六十四書,少年崇 倣,家藏紙貴。而鳳魚蟲鳥,是七國時書。元常皆作隸 字,故貽」後來所詰。湘東王遣沮陽令韋仲定為九十 一種,次功曹謝善勛增其九法,合成百體。其中以八 卦為書,為一謂,以「太極」為兩法,徑丈一字,方寸千言。

褚淵

按《南齊書》本傳:「褚淵,字彥回,河南陽翟人。襲爵都鄉 侯,贈太宰、侍中、錄尚書事,諡文簡。」

按《述書賦》:「彥回無節,筆翰快利。」今見《草書》二紙。

褚賁

按《南齊書褚淵傳》:「淵子賁,字蔚先,世祖以為侍中左 民部尚書。」

按:《述書賦》注,「褚賁今見正《書啟》八行。」

按《書史會要》,「蔚先書法和雅。」

徐孝嗣

按《南齊書》本傳:「徐孝嗣,字始昌,小字遺奴,東海郯人, 湛之之孫也。封枝江縣公,位司空,贈太尉,諡文忠。」 按《述書賦》,始昌筆精源長。今見《正書啟》二紙。

到撝

按《南齊書》本傳:「到撝,字茂謙,彭城武原人也。襲爵建 昌公,為太子洗馬。才調流贍,善納交遊。永明中,遷五 兵尚書。」

按《述書賦》,「茂謙壯而不密。」今見《行書》兩紙。

顧寶先

按《南史顧琛傳》:「琛次子寶先,大明中為尚書水部郎。」

按《王僧虔傳》:「吳郡顧寶先,卓越多奇,自以技能,僧」

虔乃作飛白以示之。寶先曰:「下官今為飛白屈矣。」 按《述書賦》注,顧寶光,吳郡人,今見具姓名行書兩紙, 共二十行。按述書賦書品皆作顧寶光

胡諧之

按《南齊書》本傳:「胡諧之,豫章南昌人也。以器局見稱, 為扶風太守,爵關內侯。永明十年,轉度支尚書,贈右 將軍、豫州刺史,諡曰肅。」

按《述書賦》:「寶光諧之,同調合韻,骨氣胡壯,精神顧峻。」

張融

按《南史》本傳:張融,字思光,父暢,為丞相長史。融善草 書,常自美其能。帝曰:「『卿書殊有骨力,但恨無工王法』。 答曰:『非恨臣無二王法,亦恨二王無臣法』。」永明八年, 為司徒左長史。

按庾元威《論書》、草書「以張融、王僧虔為則,體用得法, 意氣有餘。」

按《九品書人論》,「張融行草品下之上。」

按《書斷》:「張融博涉經史,早標孝行。書兼諸體,於草尢 工,而時有稽古之風,寬博有餘,嚴峻不足,可謂有文 德而無武功。然齊梁之際,殆無以過。或見其有古風, 多誤寶之,以為張伯英書也。而搨本大行於世。」

蕭惠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