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2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字學典第一百一卷

書家部法書名家列傳七

唐二

惠文太子範

按《唐書》本傳:「惠文太子範,初王鄭,改封衛,俄降封巴 陵,進王岐,為太常卿,遷太子太傅。開元十四年薨,冊 書贈太子。範好學工書,愛儒士,聚書畫,皆世所珍。」

嗣江王禕

按《唐書鬱林王恪傳》:「恪子琨,琨子禕。禕少有志尚,撫 異母弟祗以友稱,當襲封,固讓祗。中宗嘉其志,特封 嗣江王。開元時,徙信安郡王。天寶初,以太子少師致 仕。」

按《衢州府志》《石橋詩刻》記:嗣江王李禕登石橋,尋王 質觀棋,作五言。後刺史韋公,王之外孫,刻其詩於橋 下,字畫精妙。詩有云:「薄煙羃遠郊,遙岑沒歸翼。」楊用 修以為仙詩,謬也。

太子瑛

按《唐書》本傳:「太子瑛,始王真定,進王郢,開元三年,立 為皇太子,二十五年,廢為庶人。」按《李適之傳》:「元宗 患穀、洛歲暴耗徭力,詔李適之以禁錢作三大防,曰 上陽、積翠、月陂。自是水不能患,刻石著功,詔永王璘 書,皇太子瑛署額。」

永王璘

按《唐書》本傳:「永王璘,聰敏好學。既封,肅宗初領荊州 大都督,俄又領山南、江西、嶺南、黔中四道節度使。」 按《集古錄》:「唐《石臺道德經》,開元二十三年,道門威儀 司馬秀等請於兩京及天下應修宮齋等州,皆立石 刊勒,其經文御書,其注皆諸王所書。群臣請立《道德 經》臺,奏答并書注,諸王列名附唐元宗諸子三十人, 字」皆一體。

壽王瑁

按《舊唐書》本傳:壽王瑁,元宗第十八子,初名清,母武 惠妃,寵傾後宮,宮中常呼「十八郎。」開元十三年,封壽 王。二十三年,改名瑁,加開府儀同三司。

按:《墨池編》:唐天章雲:「篆碑陰文,壽王清書,在蜀州青 城山。」

張說

按《唐書》本傳:「張說,字道濟,或字說之,洛陽人。永昌中, 武后策賢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書郎。睿宗即位,進 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元宗即位,召為中書令,封燕國 公,贈太師,諡曰文貞。」

按《書史會要》:「張說字師衛,夫人婉美有象。」

張九齡

按《唐書》本傳:「張九齡,字子壽,韶州曲江人。七歲知屬 文,擢進士科,策高第。元宗時,歷拜中書侍郎、同中書 門下平章事,遷中書令。諡曰文獻。」

按《書史會要》:「九齡善書,宋《紹興祕閣續法帖》內有其 蹟。」

裴耀卿

按《唐書》本傳:「裴耀卿,字煥之,數歲能屬文,擢童子舉, 遷相王府典籤。開元中,拜黃門侍郎、同中書門下平 章事。天寶初,進尚書左僕射,諡曰文獻。」

按《戲鴻堂帖目》,「唐裴耀卿真書廿一行。」

李林甫

按《舊唐書》本傳:「李林甫,長平王叔良曾孫。初為千牛 直長,開元初,遷太子中允,歷尚書左僕射,加開府儀 同三司,贈太尉。」

按韋述《集賢注記》:「開元二十三年十月制加皇子榮 王已下官爵,令宰相及朝臣工書者,就集賢院寫告 身以進。於是宰相張九齡、裴耀卿、李林甫,朝士蕭太 師嵩、李尚書暠、崔少保琳、陳黃門希烈、嚴中書挺之、 張兵部均、韋太常陟、褚諫議庭誨等十三人,各寫一 通,裝縹進內,上大悅。」

蕭嵩

按《唐書蕭瑀傳》:「瑀從子嵩,貌偉秀,開元初,擢中書舍 人,歷兵部尚書,同中書門下三品,兼中書令,封徐國 公,拜太子太師。」

按《金石錄》:「《唐后土神祠碑》,開元二十一年,明皇撰,蕭 八分書,碑陰蕭嵩正書。」

蕭華

按《舊唐書蕭嵩傳》:「嵩子華,開元二十一年為給事中, 謹重方雅,綽有家法,人士稱之。上元二年,充晉、絳等 州節度使,進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按《金石錄》:「唐《贈太保郭敬之碑》,開元中苗晉卿撰,蕭 華正書。」

李暠

按《舊唐書》本傳:「李暠,淮安王神通元孫也。開元初,授 汝州刺史,拜工部尚書。暠風儀秀整,朝廷稱其有宰 相之望,累封武都縣伯,太子少傅。」

按《集賢注記》,「李暠工書。」

崔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