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1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金石錄》,「唐高士廉《塋兆記》,許敬宗撰,趙模正書,字 畫甚工。」

按《宣和書譜》:「趙模史闕其傳,不知何許人也。喜書,工 臨倣,始習羲獻學,集成千文」,其合處不減懷仁。今御 府所藏正書《模集千文》。

韓道政

按何延之《蘭亭記》,「太宗命供奉搨書人趙模、韓道政、 馮承素、諸葛貞等四人,各搨《蘭亭》數本,以賜皇太子、 諸王、近臣。」

馮承素

按:褚遂良搨本《樂毅論記》,「貞觀十三年,內出《樂毅論》 真跡,令將仕郎直弘文館馮承素模寫,賜長孫無忌、 房元齡、高士廉、侯君集、魏徵、楊師道等六人,並筆勢 精妙,備盡楷則。」

按《黃文獻公集》唐馮承素所臨《蘭亭》,蕭散樸拙。

諸葛貞

按《徐氏法書記》,太宗敕馮承素、諸葛貞搨《樂毅論》及 雜帖數本,賜長孫無忌等六人。

湯普徹

按徐氏《法書記》,「太宗嘗令搨書人湯普徹等搨《蘭亭》」, 賜梁公房元齡已下八人。普徹竊搨以出,故在外傳 之。

上官儀

按《唐書》本傳:「上官儀,字游韶,陝州陜人。工文詞,涉貫 墳典。貞觀初,擢進士第,遷祕書郎。高宗即位,進西臺 侍郎。儀工詩,其詞綺錯婉媚,貴顯人多傚之,謂為上 官體。追贈中書令,楚國公。」

按《書斷》,「上官儀師法虞公。」

劉伯莊

按《舊唐書》本傳:「劉伯莊,徐州彭城人。貞觀中,累除弘 文館學士,與許敬宗等參修《文思博要》及文館詞林。 龍朔中,兼授崇賢館學士。」

按《書斷》,伯莊師法虞公。

張志遜

按《書斷》,「張志遜虞纂之亞。」

陸柬之

按《唐書陸元方傳》:「元方伯父柬之,善書名家,官太子 司議郎。」

按《書後品》:「陸學士柬之受於虞祕監,虞祕監受於永 禪師,皆有體法。」

按《書斷》:「陸柬之,吳郡人,虞世南之甥。少學舅氏,臨寫 所合,亦猶張翼換羲之表奏,蔡邕為平子後身,而晚 習二王,尢尚其古。中年之跡,猶有怯懦,總章已後,乃 備筋骨。隸、行入妙,章、草書入能。」

按《墨池編》:「柬之以書專家,與歐褚齊名。觀其草書,意 古筆老,信乎名不虛得也。」

按《宣和書譜》:「陸柬之少學舅氏書,多作行字,晚擅出 藍之譽,遂將咄逼羲、獻,書頭陁碑、《急就章》《龍華寺額》 《武丘東山碑》最聞於時,此所存者,特《頭陁碑》《急就章》 耳。」今御府所藏六行書《蘭若裨》《頭陁寺記》《蘭亭詩千 文》,臨王羲之《蘭亭敘》《草書急就章》。

陸彥遠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陸彥遠,柬之子贊善大夫。」 按《書史會要》,彥遠時謂小陸,傳父書法,以傳張旭。

陸景融

按《唐書陸元方傳》:「元方子景融,博學工筆札,以蔭補 千牛,累遷工部尚書,東都留守。」

按《書史會要》,「景融以博學工書,擅名一時,行、楷既實 且美。」

陸曾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陸曾,彥遠從孫。」

按《吳地記》,「唐禪房寺,吳郡陸曾書額。」

按《書史會要》:「曾楷、隸、行、草、分、篆、飛白臨諸家帖,無不 逼真。」

陸峴

按《唐書宰相世系表》:「陸峴,景融曾孫,潤州司戶參軍。」 按《書史會要》:「峴能精書學,著名當時。」

馬業

按《史書會要》,「馬業師陸柬之。」

高正臣

按《書斷》:「高正臣,廣平人,官至衛尉少卿。習右軍之法, 脂肉頗多,骨氣微少,修容整服,尚有風流,可謂堂堂 乎張也。元宗甚愛其書,自任潤州、湖州,筋骨漸備,比 見蓄者,多謂為褚後。任申、卲等州,體法又變,幾合於 古矣。正臣隸、行、草入能。」

按《東觀餘論》,「金陵有高正臣書,字畫殊有歐虞法。」 按《書史會要》,「正臣善正行草書。」

張紹先

按《法書要錄》,「張紹先,范陽方城人。」瓌瓘之父與高正臣有 舊,朝士就高乞書,憑紹先書之。高曾與人書十五紙, 紹先戲換五紙以示高,不辨。客曰:「有人換公書。」高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