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50 (1700-1725).djvu/10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廬陵王伯仁

按《陳書》本傳:「廬陵王伯仁,字壽之,文帝第八子,領太 子中庶子。」

按《述書賦》:「伯仁軟慢,尺牘近鄙。」

永陽王伯智

按《陳書本傳》:「永陽王伯智,字策之,世祖第十二子。至 德二年,為翊左將軍,加特進。」

按《宣和書譜》:陳伯智少有器局,博涉經史。大建中立 為永陽王。雅意翰墨,無狗馬之玩,作字勁舉,而行草 尤工。師其成心,而自為家學,故名重于時。蓋傳習之 陋,論者以謂屋下架屋,不免有奴書之誚。此伯智獨 能擺脫,而世有「策馬馳逐,葦航汎浮」,比其落筆之妙 者,非虛語也。今御府所藏草書一:《習讀帖》。

桂陽王伯謀

按《陳書》本傳:「桂陽王伯謀,字深之,文帝第十三子,位 散騎常侍。」

按《述書賦》,「伯謀高疏壯浪。」

新蔡王叔齊

按《陳書》本傳:「新蔡王叔齊,字子肅,高宗第十一子。風 采明瞻,博涉經史,善屬文。禎明元年除國子祭酒。」 按《書史會要》,「叔齊書體鬱然。」

長沙王叔懷

按:《淳化閣帖》,「長沙王叔懷書《梅發帖》。」

按《宣和書譜》,陳叔懷不載於史,作行書,筆畫圓整。其 論《梅發》一帖,字雖嫵媚,而中藏勁氣,如幽香孤豔,凌 轢冰霜者,其清致自應如此。大抵昔人為文肆筆莫 不因其感發,既得於心,遂應於手,亦自不知其所以 然也。至如王羲之《來禽青李帖》最為知名,《梅帖》宜其 為世所傳也。陳都江左,而梅本江淮物,因知叔懷其 必江左人也。今御府所藏行書一《梅發帖》。按淳化帖云長沙王

叔懷書《梅發帖》,而《宣和書譜》又云:「陳叔懷不載於史」 ,即《陳史》有長沙王叔堅,而無叔懷,豈閣帖之誤與?存之以俟參考。

蔡景歷

按《陳書》本傳:「蔡景歷,字茂世,濟陽考城人也。少俊爽, 善尺牘,工草隸。高祖素聞其名,以書要之,景歷對使 答書,筆不停輟。高祖得書,甚加欽賞。天嘉三年,進爵 為侯,復為度支尚書。禎明二年,重贈侍中、中撫將軍, 諡忠敬。」

按《宣和書譜》:「景歷工草隸,任樸適俗,而不復拘窘。其 為文辭,不尚雕靡,而長於敘事,應機敏速。於字法亦 如之。有文集三十卷行於時,亦可知其所得,宜其立 朝有足觀者。」今御府所藏草書一:《寂然帖》。

徐陵

按《陳書本傳》:「徐陵,字孝穆,東海剡人也。封建昌縣侯。 後主即位,遷左光祿大夫、太子少傅,贈特進,諡曰章。」 按書小史,孝穆善正書。

周弘讓

按《南史本傳》:「周弘讓,汝南安成人也。性簡素,博學多 通。陳天嘉初,以白衣領太常卿光祿大夫。」按《周文 育傳》:「文育兄子弘讓,善隸書,寫蔡邕《勸學篇》及古詩 以遺文育。」

趙知禮

按《陳書》本傳:「趙知禮,字齊旦,天水隴西人也。涉獵文 史,善隸書,高祖引為書記。知禮為文贍速,每占授軍 書,下筆便就。封始平伯,領前軍將軍,贈侍中,諡曰忠。」

侯安都

按《陳書》本傳:「侯安都,字成師,始興曲江人也。工隸書, 能鼓琴,涉獵書傳。為五言詩,兼善騎射。天嘉四年,除 征南大將軍、江州刺史。」

顧野王

按《陳書》本傳:「顧野王,字希馮,吳郡吳人也。幼好學,長 而遍觀經史,蟲篆苛字,無所不通。為黃門侍郎、光祿 卿,贈祕書監、右軍將軍,撰《玉篇》三十卷。」

按《歷代名畫記》:「野王能書畫。」

謝嘏

按《陳書》本傳:「謝嘏,字含茂,陳郡陽夏人也。風神清雅, 頗善屬文。光大元年,遷中書令,贈侍中,諡光子。」 按《書小史》,嘏工行草書。

庾持

按《陳書》本傳:「庾持,字允德,潁川鄢陵人。篤志好學,尤 善書記,以才藝聞。世祖為吳興太守,持掌書翰。光大 中,領步兵校尉,贈光祿大夫。持善字書屬辭,好為奇 字。」

張正見

按《陳書》本傳:「張正見,字見頤,清河東武城人也。幼好 學,有清才。年十三獻頌,簡文深贊賞之。高祖受禪,累 遷通直散騎侍郎。」

按《書小史》:「張正見善行草書。」

張克見

按《書史會要》:「張克見善行草。」

蕭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