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47 (1700-1725).djvu/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棺。

《翰墨志》:「衛夫人正書入妙,王逸少師之。」

張懷瓘《書斷》:王獻之五六歲時學書,右軍潛於後掣 其筆不脫,歎曰:「此兒當有大名。」遂書《樂毅論》與之學, 竟能極小真書。

《南史梁武帝諸子傳》:「邵陵攜王綸長子堅,堅弟確,有 文才,尢工楷隸,公家碑碣皆使書之。」

《王僧孺傳》:「僧孺幼聰慧,家貧,常傭書以養母,寫畢諷 誦亦了。工屬文,善楷隸。」

《殷鈞傳》:「鈞好學有思理,善隸書,為當時楷法。」

《鼎錄》:梁武帝大通元年於蔣山埋一鼎,文曰「大通真 書。」

陳宣帝於太極殿中鑄一鼎,文曰:「忠烈常侍。丁初」,正 書。

《魏書竇瑾傳》:「瑾少子遵,善楷篆,北京諸碑及臺殿、樓 觀、宮門題署,多遵書。」

《劉仁之傳》:「仁之粗涉書史,真草書跡,頗號工便,除兗 州刺史。性好文字,吏書失體,便加鞭撻。」

《魏書釋老志》:「牧土上師李譜,文老君之元孫,以漢武 之世得道,為牧土宮主,領治三十六土人鬼之政,《天 中三真太文錄》,凡六十餘卷,號曰《錄圖真經》。又銷鍊 金丹雲英八石玉漿之法,皆有訣要。上師李君手筆 有數篇,其餘皆正真書。」

《山西通志》:「元魏李肯堂,性強記,有巧思,兼善文學及 楷書諸篆。號西溪,有《西溪法帖》傳世。」

《唐書藝文志》:「太宗出御府金帛,購天下古本,乃命魏 徵、虞世南、褚遂良定真偽。凡得羲之真行二百九十 紙,為八十卷。又得獻之、張芝等書,以『貞觀』字為印章 跡,命遂良楷書小字以影之。」

干祿《字書序》:「顏元孫,貞觀中,刊正經籍,因錄字體數 紙以示讎校楷書,時號顏氏字樣。」

張懷瓘《書斷》:「王紹宗中年小真書,體象尢異,行草及 章草次於真。曾謂所親曰:『自恨不能專有功。褚雖已 過,陸猶未及』。」

《宣和書譜》:「楊庭為時經生,作字得楷法之妙。長壽間, 一時為流輩推許。」

《金石錄》:「唐修《封禪記》,賈膺福撰,并正書」,字為小楷,尢 工妙可喜。

《金石表》:「唐《比丘尼法琬碑》景龍三年,僧承遠撰,劉欽 旦楷書。」

《唐書韋陟傳》:「陟風格方整,善文辭,有楷法,一時知名 士皆與游。」

《金石表》:「唐《姜遐斷碑》,姪郕公晞撰并楷書,在醴泉縣。」 《書史會要》:「萬簡小楷圓實,李邕見而奇之。」

《顏魯公集》:「李含光,神龍初以清行度為道士,居茅山。 天寶四載,命中官齎璽書徵之,延入禁中,請傳道法, 辭疾而退。元宗詔山人王旼強請楷書《上經》一十三 紙,以補楊、許之闕。」

《珊瑚網》:《文思博要》:「唐類書也。天寶十載十二月楷書, 臣胡山甫書,字極遒麗。至大中年間,方自館中雜書 檢出,是時止存一卷,後有『史館山甫印』。」

《舊唐書張廷珪傳》:「廷珪以文學知名,素與李邕親善。 邕所撰碑碣之文,必請廷珪書之。廷珪既善楷隸,甚 為時人所重。」

《宣和書譜》:景審工作詩,留心翰墨。長慶中,以泥金正 書《廣庭經》一軸,追慕王羲之法,字體獨秀潤而有典 則。又作詩題卷末云:「金粉為書重莫過,黃庭舊許右 軍多。請看今日酬仁德,何似當時為愛鵝。」

《實賓錄》:唐盧詹尚書為吏部押官,誥楷署其名字,時 人謂之「真書盧家。」

《唐書裴休傳》:「休能文章,書楷遒媚,有體法。」

《柳公綽傳》:「公綽子仲郢,嘗手鈔六經馬遷、班固、范曄 《史》皆一鈔魏晉及南北朝史,再又類所鈔他書,凡三 十篇,號《柳氏自備》。旁錄仙佛書甚眾,皆楷小精真,無 行字。」

《宣和書譜》:「吳彩鸞自言西山吳真君之女。太和中,進 士文蕭客鍾陵,中秋夜彩鸞在歌場中,蕭心悅之,遂 偕往。蕭拙於為生,彩鸞小楷書《唐韻》一部,市五千錢 為糊口計,不出一日間,了十數萬字,非人力可為也。」 囊澀,復一日,書之所市不過前數。歷十年,蕭與彩鸞 各乘一虎仙去。

《甫里先生集》:「丁隱君名飛舉,字翰之,濟陽人。讀《老子》、 莊周書,善養生,能鼓琴。居錢塘龍泓洞之左右,綸巾 布裘,貌古而意澹。好古文,樂聞歌詩,時時書細字,作 文紀事,皆有楷法。」

《輿地碑目》:「王修己書,《尊勝經》,正書小字,咸通十五年, 在禹跡寺。」

《宣和書譜》:鄭賨天復中挈家自華至陳,遷徙無常,未 嘗廢詞翰。以楷法題經藏詩云:「萬蘊千牌次碧牙,縹 箋金字間明霞。」筆法清古,有羲、獻典則。

王觀《國學林新編》:「太原府交城縣《石壁寺鐵彌勒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