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三十七卷目錄

 詔命部彙考

  周禮天官大宰 春官大祝 內史 外史 御史

  史記秦始皇本紀

  劉熙釋名釋典藝

  蔡邕獨斷詔書

  隋書禮儀志 百官志

  唐會要黃麻寫詔

  李肇翰林志詔書紙色

  葉夢得石林燕語詔紙詔意

 詔命部總論

  易經姤卦 巽卦 渙卦

  書經舜典

  禮記緇衣

  劉勰文心雕龍詔策

  王通中說問易篇

  王應麟玉海漢詔令總敘

  徐師曾文體明辯昭 命 諭告 璽書 赦文

文學典第一百三十七卷

詔命部彙考

《周禮》

《天官》

《大宰》「作大事,則戒于百官,贊王命。」

訂義王東巖曰:「國家之舉事,凡其大者不可不戒飭百官,故戒百官則有命,命即訓戒之言也。大宰贊助王者之出教令,若《書》之《多士》《多方》所以誥《多士》,庶邦,皆言『王若曰』是也。」

《春官》

大祝作六辭以通上下、親疏、遠近。二曰《命》。

內史掌書王命遂貳之

鄭康成曰:「副寫藏之。」 項氏曰:「凡有王命,既書以出,遂藏其貳,皆史所當載也。」

外史掌書外令

項氏曰:「王言惟作命,不言臣下罔攸稟令,則上出之為命,下稟之為令。故內史書內謂之命,外史書外謂之令。」 王氏曰:「命,後世所謂制也,故內史書之。令,後世所謂詔也,故外史書之。外令,國令也,外史掌書之,而內史執其貳,謂之外令,以別于女史之內令。」 王昭禹曰:「一定而不可易者,命也;因事而告者,令也。」

若以書使于四方,則書其令。

王昭禹曰:「以書使于四方,外史書其令,則掌外令故也。」 黃氏曰:「令,猶今言制、敕也,書猶今言制、書、敕、書也。」

御史掌贊書

鄭註王有命,當以書致之,則贊為辭,若今《尚書》作詔文。

《史記》

《秦始皇本紀》

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丞相綰、御史大夫劫、廷尉斯 等議,命為制,令為詔,天子自稱曰朕。制曰:「可。」

《劉熙釋名》

《釋典藝》

《詔書》,詔,昭也。人暗不見事宜,則有所犯,以此示之,使 昭然知所有由也。

《蔡邕獨斷》

《詔書》

天子命令有四,三曰詔書。詔書者,詔誥也。有三品,其 文曰告某官官如故事,是為詔書。群臣有所奏請,尚 書令奏之,下有制曰,天子答之曰可;若下某官云云, 亦曰詔書。群臣有所奏請,無尚書令奏制之字,則答 曰已奏,如書,本官下所當至,亦曰詔。

天子命令之別名。一曰「命。」出君下臣名曰命二曰「令。」而行之名曰 令三曰「政。」著之竹帛名曰政

《隋書》

《禮儀志》

後齊正日,侍中宣詔慰勞州郡國使,詔牘長一尺三 寸,廣一尺,雌黃塗飾,上寫詔書。三計會日,侍中依儀 勞郡國計吏,問刺史太守安不,及穀價、麥苗善惡,人 間疾苦。又班五條詔書於諸州郡國,使人寫以詔牘 一枚,長二尺五寸,廣一尺三寸,亦以雌黃塗飾,上寫 詔書。正會日,依儀宣示,使人歸以告刺史、二千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