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3 (1700-1725).djvu/7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成,不應規倣前人之語,其間意到處,不無與古人暗 合,非有意用其語也。儻如《漫錄》所言,則「風飄飄而吹 衣」出於曹孟德,「泉涓涓而始流」出於潘安仁,此類不 一,何獨用嵇康之語哉?

「包彈」,對杜撰為甚的。包拯為臺官,嚴毅不恕,朝列有 過,必須彈擊,故言事無瑕疵者曰沒包彈。杜默為詩, 多不合律,故言事不合格者為杜撰。是言杜撰,包彈 本此。然又觀俗有杜田杜園之說,杜之云者,猶言假 耳,如言自釀薄酒,則曰杜酒。子美詩有「杜二偏勞勸」 之句,子美之意,蓋指杜康,意與事適相符合,有如此 者。此正與杜撰之說同。《湘山野錄》載盛文肅撰文節 神道碑石,參政中立急問曰:「誰撰?」盛卒曰:「度撰。」滿堂 大笑。文肅在杜默之前。又知杜撰之說,其來久矣。 林文節作啟謝諸公於蘇子由有一聯云:「父子以文 章冠世,邁淵雲司馬之才;兄弟以方正決科,冠晁董; 公孫之對語淵雲司馬皆蜀人。」及紹聖中行子由《謪 詞》云:「父子兄弟挾機權,變詐驚愚惑眾。」子由捧之泣 曰:「某兄弟固無足言,先人何罪邪?」紹聖初在外制行 元祐諸公謫詞,是非去取,固時相風旨,然而命詞似 西漢詔令,有王言體,於蘇子瞻一詞尤不草草。蘇見 之曰:「林大亦能作文章邪?」其詞有云:「若譏朕過失,亦 何所不容,乃代予言詆」誣聖考,乖父子之恩,害君臣 之義。在於行路,猶不戴天。顧視士民,復何面目?又曰: 「雖汝軾文足以惑眾,辯足以飾非,然而自絕君親,又 將誰懟?」

《容齋隨筆》曰李陵詩:「獨有盈尊酒,與子結綢繆。」「盈」字 正惠帝諱,漢法觸諱者有罪,不應敢用此語。僕觀《古 文苑》所載枚乘《柳賦》曰「盈玉縹之清酒」,《玉臺新詠》載 枚乘《新詩》曰「盈盈一水間。」梁普通間,孫文韜所書《茅 君碑》,謂太元真君諱盈,漢景帝中元間人。觀此二事, 知惠帝之諱,在當時蓋有不諱者。然又怪之當時文 字間或用此字出適,然猶為有說。至於廟諱為名,甚 不可曉。

後人議論往往多與前人暗合。近時《容齋隨筆》出入 書史,考據甚新,然觀以前雜說,不約而同者十居二 三。如謂真宗摘孟蜀王箴中語「爾俸爾祿」數言為戒 石銘,此說已見《野人閒話》。謂《廣韻》杬字注,杬木汁可 漬鴨子,謂之鹹杬,此說已見《唐書音訓》。謂山谷詩「月 出虎夔藩」,出於老杜《代人詩序》,此說已見《藝苑雌黃》。 謂「詩願言則嚏,人說我則嚏」,此說見《觀風編》。此類甚 多。如論牡丹玉蕊之屬,亦前人論過,容齋其未知邪? 前二事亦見《續釋》、常談鹹杬事見《玉篇齊民要術》。 韓退之《上于襄陽書》曰:「士之能享大名顯當世者,莫 不有先達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之;前士之能垂休 光照後世者,亦莫不有後進之士,負天下之望者為 之後。莫為之前,雖美而不彰;莫為之後,雖盛而不傳。」 是二人者,未始不相須也。然而千百載乃一遇焉,豈 上之人無可援,下之人無可推與?何其相須之殷而 相遇之疏也?是故在下之人負其能,不肯諂其上;上 之人負其位,不肯顧其下。故高才多戚戚之窮,盛位 無赫赫之光。是二人者「之所為皆過也。未嘗干之,不 可謂上無其人;未嘗求之,不可謂下無其人。愈之誦 此言久矣,未嘗敢聞于人,側聞閤下抱不世出之才」 云云。皇甫湜《上江西李大夫書》曰:「居蓬衣白之士,所 以勤心苦身,矻矻遑遑,出其家,辭其親,甘窮饑而樂 離別者,豈有貳事哉?篤守道而求知也。有位之人,所 以休聲」茂功,鑠光保大,不絕勳而窮名者,亦無異術 焉。樂育材而得人也。人無所知,雖賢如仲尼,窮死而 道屯,況其下者乎?未得其人,雖聖如唐堯,水不抑而 凶未去,況其下者乎?故上之於人,下之求知,相須若 此之急,而相得若此之難者,何也?蓋以在位者居高 而聽深,在下者行卑而跡賤,其事勢不同,出處相懸 故也。況乎上之人負其位不肯求,下之人負其才不 肯屈,此其所以相須若此之急,相得若此之難也。湜 自學聖人之道,誦之於口,銘之於心,徒恨今之人待 士之分以虛華,而今之士望人之分以毫末。上下相 鼓,波流相翻,是以役役栖栖,獨鬱鬱而無語。竊以閤 下「以《周》《召》之才」云云,二書皆用此意。

韋蘇州詩曰「西施且一笑,眾女安得妍」,而白樂天詩 曰「迴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杜子美詩曰 「須臾九重真龍出,一洗萬古凡馬空」,而東坡頌曰「奮 鬣長鳴,萬馬皆瘖」,等一意耳。其後用之益精明。余嘗 用是語為一聯云:「六宮無色迴眸笑,萬馬皆瘖奮鬣 鳴。」吳曾《漫錄》謂樂天「迴眸一笑百媚生」,蓋祖李白《清 平詞》「一笑皆生百媚」之語,李白之語又有所自。觀江 總「迴身轉佩百媚生,插花照鏡千嬌出」意,又出此。 《續筆》曰:作文受謝,自晉宋以來有之,至唐始盛。李邕 尤長碑碣,天下多賫金帛求其文。余謂作文受謝,非 起於晉宋,乞米受金,為人作傳,不足道也。觀陳皇后 失寵於漢武帝,別在長門宮,聞司馬相如天下工為 文,奉黃金百斤為文君取酒,相如因為文以悟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