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4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七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九十五

  明十七

  王世貞世懋 士騏汪道昆道貫 道會

  胡應麟       瞿景淳汝稷 汝說

  茅坤     歸有光子慕

  何良俊徐獻忠 董宜陽 張之象

  陳第        許穀

  金大車       金大輿

  金鑾        盛時泰敏耕

  陳芹        惲紹芳

文學典第一百七卷

文學名家列傳九十五

明十七

王世貞世懋 士騏

按《明外史》本傳:「世貞字元美,太倉人。兵部侍郎倬孫, 右都御史忬子也。生有異稟,書過目,終身弗忘。十五, 詠寶刀老宿皆賞異。舉嘉靖二十六年進士。年方十 九,好為詩古文。及官刑部主事,入王宗沐、李先芳、吳 維岳等詩社,諸人多外遷。又與李攀龍、宗臣、梁有譽、 徐中行、吳國倫輩紹述何、李,排擊王、唐,名日益甚。屢」 遷員外郎、郎中。奸人閻姓者犯法,錦衣都督陸炳匿 諸家,世貞搜得之。炳介嚴嵩以請,不許。楊繼盛下吏, 時進湯藥。其妻訟夫冤,為代草。既死,復棺殮之,嵩大 恨。吏部兩擬提學,皆不用,用為青州兵備副使。父忬, 以濼河失事,嵩惡世貞,搆忬于帝,論死繫獄。世貞解 官奔赴,與弟世懋、日蒲伏嵩門,涕泣求貸。嵩陰持忬 獄,而時為謾語以寬之。兩人又日囚服跪道旁,遮諸 貴人輿,搏顙乞救。諸貴人畏嵩不敢言,忬竟死西市。 兄弟哀號欲絕,持喪歸,皆蔬食三年,不入內寢。既除 服,猶卻冠帶,苴履葛巾,不赴宴會。隆慶元年八月,兄 弟伏闕訟父冤,言「為嵩所害。」大學士徐階左右之,復 忬官。世貞意不欲出,會詔求直言,疏陳「法祖宗、正殿 名、廣恩義、寬禁例、修典章、推德意、昭爵賞、練兵實」八 事以應詔。無何,吏部用言官薦,令以副使涖大名,猶 不欲出。攀龍等以大義曉之,乃就官。遷浙江右參政、 山西按察使。母憂歸。服除,補湖廣,旋改廣西右布政 使,入為太僕卿。萬曆二年九月以右副都御史撫治 鄖陽。數條奏屯田、戍守、兵食事宜,咸切大計。有奸僧 偽稱樂平王次子,奉高皇帝御容金牒,行游天下。世 貞曰:「宗籓不得出城,而譸張如此,必偽也。」捕訊之,果 偽,遂服辜。張居正枋國,以世貞同年生,有意引之。世 貞不甚親附。所部荊州地震,引《京房占》,謂「臣道太盛, 坤維不寧」,用以諷居正。居正婦弟辱江陵令,世貞論 奏不少貸。居正積不能堪。會遷南京大理卿,為給事 中楊節所劾,即取旨罷之。後起應天府尹,復被劾罷。 居正歿,起南京刑部右侍郎,辭疾不赴。久之,所善王 錫爵秉政,起南京兵部右侍郎。先是,世貞為副都御 史及大理卿、應天尹與侍郎,品皆正三。世貞通理前 俸,得考滿蔭子。比擢南京刑部尚書。御史黃仁榮言 「世貞先被劾,不當計俸」,據故事力爭。世貞乃三疏移 疾歸。二十一年卒于家。世貞始與李攀龍狎主文柄, 攀龍歿,獨操其柄。二十年,才最高,地望最顯,聲華意 氣,籠蓋海內。舉天下士大夫以及山人、詞客、衲子、羽 流,莫不奔走門下。片言褒賞,聲價驟起。自古文人享 隆名,主風雅,領袖人倫,未有若世貞之盛者也。其持 論,文必西漢,詩必盛唐。大曆以後,書勿讀而藻飾太 甚。晚年攻者漸起,世貞顧漸造平淡。病亟時,劉鳳往 視,見其手《蘇子瞻集》,諷翫不置也。世貞自號鳳洲,又 號弇州山人。其所與遊者,大抵見其集中。前五子篇, 則攀龍、中行、有譽、國倫臣也;後五子篇,則南昌余曰 德、蒲圻魏裳、歙汪道昆、銅梁張佳引、新蔡張九一也; 《廣五子》篇,則崑山俞允文、濬盧柟、濮州李先芳、孝豐 吳維岳、順德歐大任也;《續五子》篇,則陽曲王道行、東 明石星、從化黎民表、南昌朱多煃、常熟趙用賢也。末 五子篇,則京山李維楨、鄞屠隆、南樂魏允中、蘭溪胡 應麟也。而用賢復與焉。又作《八哀篇》,紀同郡中老輩。 陸治彭、年文嘉、陳鎏、陸師道、黃姬水、顧聖之、錢穀作 四十詠,紀遠近交游。皇甫汸、莫如忠、許邦才、周天球、 沈明臣、王祖嫡、劉鳳、張鳳翼、朱多𤏳、顧孟林、殷都、穆 文熙、劉黃裳、張獻翼、王稚登、王叔承、周弘禴、沈思孝、 魏允貞、喻均、鄒迪光、余翔、張元凱、張鳴鳳、邢侗、鄒觀 光、曹昌先、徐益孫、瞿汝稷、顧紹芳、朱器封、黃廷綬、徐 桂、王伯稠、王衡、汪道貫、華善繼、張九一、梅鼎祚、吳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