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4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廣,秦晉諸王爭延致大河南北,皆稱謝榛先生。趙康 王卒,榛乃歸。萬曆元年冬,復游彰德,王曾孫穆王亦 賓禮之。酒闌樂止,命所愛賈姬獨奏琵琶,則榛所製 《竹枝詞》也。榛方傾聽,王命姬出拜,光華射人,藉地而 坐,竟十章。榛曰:「此山人里言,安足污佳人玉齒。請更 製以備房中之奏。」詰朝,上新詞十四闋,姬悉按而譜 之。明年元旦,便殿奏伎,酒止送客,即盛禮而歸姬于 榛,榛載以游趙燕,間至大名,客請賦壽詩百章,成八 十餘首,投筆而逝。當七子結社之始,尚論有唐諸家, 茫無所從。榛曰:「取李、杜十四家最勝者,熟讀之以會 神氣,歌詠之以求聲調,玩味之以裒精華。得此三要, 則浩乎渾淪,不必塑謫仙而畫少陵也。」諸人心師其 言,厥後雖合力擯榛,其稱詩指要,實自榛發也。 按《列朝詩集》,新安潘之恆亙《史記》曰:趙王雅愛茂秦 詩,從王客鄭若庸得《竹枝詞》十章,命所幸琵琶妓賈 扣度而歌之。萬曆癸酉冬,茂秦從關中還,過鄴,偕若 庸見王。王宴之便殿,酒行樂作,王曰:「止。」命緪瑟以琵 琶佐之,聲繁屏後。王復止眾妓,獨奏《琵琶方》一闋,茂 秦傾聽,未敢發言。王曰:「此先生所製《竹枝詞》也。譜其 聲,不識其人,可乎?」命諸妓擁賈姬出拜,光華射人,藉 地而竟《竹枝》十章。茂秦謝曰:「此山人鄙俚之辭,安足 污王宮玉齒。請更製《竹枝詞》,以備房中之奏。」王曰:「幸 甚。」茂秦老不勝酒,醉臥山亭下。王命姬以衽代薦,承 之以肱。明日,上《新竹枝》十四闋,姬按而譜之,不失毫 髮。元夕,便殿奏技,酒闌送客,即盛禮而歸,賈於邸舍, 茂秦載以游燕趙間。逾二年,至大名,客請賦壽詩百 章,至八十餘,投筆而逝。乙亥之冬月也,姬率二子奉 柩停大寺之旁,每夜操琵琶一曲,歌茂秦《竹枝詞》,必 慟絕而罷。已乃以千金裝付二子,令歸葬。自破樂器 歸老於闤闠間。後三十餘年,客訪舊宿寺中,寺僧猶 能道其遺事。

鄭若庸

按《列朝詩集》:「若庸字中伯,崑山人。早歲以詩名吳下。 趙康王聞其名,走幣聘入鄴,客王父子間。王父子親 逢迎接席,與交賓主之禮。於是海內游士爭擔簦而 之趙,以中伯與謝榛故也。中伯在鄴,王為庀供張予 宮女及女樂數輩。中伯乃為著書,採掇古文奇字累 千卷,名曰《類雋》。康王薨,去趙居清源,年八十餘始卒。」 詩名《蛣蜣集》。又善度曲,有《玉玦傳奇》行世。或曰「滎陽 生」,其自寓也。

按《蘇州府志》:「鄭若庸,字仲伯,吳縣人。年十六,三試皆 首。尋食餼,連入棘圍不售,隱支硎山殫,精古文詞。趙 康王聞其賢,三聘乃起,禮以上賓。鄴人士徵屬文者 無虛日。程學士敏政輩以纁帛迎至都下。嵩蕃聞其 至,計請見不往,又以鏹幣招,幡然辭行,仍如鄴。編集 《類雋》若干卷。生平所著記志傳序,下至樂府,雜至稗 官小說」,「蟲魚傳奇」等書甚多,止刊布其一,名《蛣蜣集》。

李奎

按《列朝詩集》:「奎字伯文,錢塘人。起家刀筆,由布政司 吏再考從事錦衣。雅善詩,跌宕自豪。從齊人謝榛游, 傾動諸公卿。陸太保炳掌錦衣,不敢以從事史遇之, 引為上客。而錦衣經歷沈鍊,文章忠義士也,兩人深 相結納調護。一時諫臣論劾執政,先後下詔獄者,人 皆歸功於炳,而不知伯文與鍊陰為之地也。鍊具疏」 將劾相,嵩父子舉酒屬伯文以後事。伯文口雖不言, 心已許之。已而下獄,嵩父子力購寘之死。伯文傾身 庇之,得末減田塞上。世蕃詗知之,欲中以奇禍,乃脫 身歸里中,與方太守九敘、沈山人仕,結社湖山之間。 年八十餘卒,葬西湖之上。歸安茅坤伐石而表之曰: 「詩人李珠山之墓。」

呂時臣

按《列朝詩集》:呂山人時臣,字仲父,鄞縣人。早歲稱詩, 先於沈嘉則,避仇遠遊,歷齊、梁、燕、趙間。十年,客食諸 王門下,旅寓章丘,與李伯華論詩詞,伯華曰:「詩必唐, 詞必元。」在章、歷三時,詩詞大變。至青州,客衡藩,衡莊 王愛其詩,為刻《甬東野人槁》。晚客瀋藩,瀋宣王禮之, 亞於謝榛。年七十,客死河南涉縣,魯王孫中立序其 詩曰:「山人鶴骨,癯癯若出衣表。貞介廉潔,不妄交,不 苟取,故為諸王侯所重。」

顧聖少

按《列朝詩集》:聖少字季狂,吳郡南宮里人。少無鄉曲 之譽,陷於縲絏,徉狂去鄉里。年四十始稱詩。游燕、趙、 齊、魯間,客諸王邸中,死於閩。王元美贈詩云:「季狂為 諸生,避讎中夜走。自詫傖頰雄,不操吳音久。頗鮮鱗 甲腹,僅餘雌黃口。」

裴邦奇

按《山西通志》:「邦奇,號巢雲,聞喜人。學問博綜,不事舉 子業,以詩名。與汾陽孔探花、天孕、謝山人榛唱和。有 《巢雲詩集》四卷。」

盧柟

按《明外史》本傳:「柟字少楩,濬縣人。家素封,輸貲為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