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慨也。自王元美《藝苑卮言》記《吳中盛事》,謂「太原兄弟,

並擅菁華,汝南父子,嗣振騷雅,至今海內流為美談。 而中表因依,研席應求,文章問學,風氣密移,非深思 論世,置身於百年以前,未能或知也。」余故詳著之以 表微焉。

按《列朝詩集》,「汸字子循,順慶之第三子。嘉靖己丑進 士,歷工部虞衡司郎中,謫黃州推官,召入為南京吏 部稽勳郎中,又謫開州同知,量移處州府同知,陞雲 南按察司僉事。以大計免官,年八十乃卒。子循七歲 能詩,順慶課之,輒得奇句。舉進士,名動公卿。分宜、南 海諸公皆引與酬和,冠蓋歙集,其門成市。子循頗沾 沾自喜」,竟用是左官。丁憂里居,御史王言按吳,頗專 橫,民間為之謠,疑其出子循也,捕繫,欲殺之,亡命得 解,罷官。後復為陳御史所窘,破其家。其為人和易,不 修邊幅,近聲色,好狎遊,而不能通知戶外事,以故數 困。然信心而行,不為深中,多數以文章游讌自娛,行 游湖山之間,擷芳采和,以老壽終其天年,近代文士 所罕見也。子循少與伯仲氏及中表二黃稱詩,掉鞅 詞苑五十餘年。其在燕中,則有高叔嗣、王慎中、唐順 之、陳束。在留署,則有蔡汝楠、許穀、王廷幹、施峻、侯一 元、中山徐京。再赴闕下,則有謝榛、李攀龍、王世貞。而 謫楚則交王廷陳,遷滇則交楊慎咸,相與上下其議 論,疏通其聲律。其《自敘》以為本之二京,參之列國,江 左、關洛、燕、齊、楚、蜀之音,無所不備,變亦盡矣,心良苦 矣。司直、司勳,「甫氏競爽,學問源流,約略相似。始而宗 師少陵,懲折洗之弊,則思追溯魏、晉;既而含咀六朝, 若雕繢之窮,則又旁搜李唐。當弘、正之後,畼迪功之 流風,矯北地之結習,二甫之於吾吳,可謂傑然者矣。 司直」早世,司勳窮老,皆不能與弇州爭名。子循自評 其詩,以謂「吾與我周旋久,自成一家,尚不肯學步少 陵,而不能不假靈於王、李。」元美之評子循,謂其「今體 風調,頗似錢、劉,文學六朝,時時失步。」子循著《解頤新 語》,於時賢都無評騭,未知其評元美何如也。

按《列朝詩集》:「濂字子約,一字道隆,嘉靖甲辰進士,工 部都水主事,監新廠。賈人子納女於司空,依倚為姦 利,子約按其罪,不少貰,司空心銜之。榷關荊州,已得 代,按前事內計,謫河南布政司理問,稍遷興化府同 知。丙辰入覲,投劾不赴。里居數年,閒居散齋,不通賓 客。少學琴於雲間張氏,晚更精詣,撰述之暇,鼓琴一」 二行,謂足翫世遺榮也。皈心釋氏,嘗棲息精廬,從名 僧檢經說難,飜《大乘法華內典》,持誦《維摩詰品》,作妙 伽它讚。習吐納延化術,得黃帝房中祕方,謂可登真 度世。以交接致病,遽卒。有《水部集》二十卷。黃德水曰: 「水部詩意,元詞雅律細調清。長於造景,務在幽絕,山 藏水閟,披露良多。」孫七政曰:「水部詩清敻罕儷,其志 意亦復元曠,故其文乃爾。《悼子》兩篇,令人拊心痛絕。」 按《蘇州府志》:「皇甫錄,字世庸,長洲人。弘治丙辰進士。 在儀部,會逆瑾用事,錄動舉成法制之。迨守順慶,賊 眾蹂踐諸郡縣,而順慶獨完。子曰沖、曰涍、曰汸、曰濂, 為四傑。沖字子浚,嘉靖戊子,與弟涍同鄉薦,顧獨艱 一第,為詩立就,多作元嘉以來語,文亦類齊、梁間。」涍 字子安,嘉靖壬辰進士,授工部主事,改禮部。以文學 吏事為當道所知。會選宮僚,遂用為春坊司直。而忌 者媒糵之,左遷廣平府通判。逾年,陞南京刑部主事, 進員外郎,陞浙江僉事,分巡紹、台諸郡。竟坐南察罷 歸,待次里中,鬱鬱而卒。涍於兄弟中能飭廉隅,而自 矜重,負氣不肯下人,故官屢躓。嘗慕元晏先生,自號 「少元子。」汸字子循,《己丑》進士,授國子博士。出知曲州, 尋擢工部主事。為武定侯《郭勛》所訴,下獄。尋得免,謫 黃州府推官,遷南京工部主事,改為吏部稽勳司。會 大計,考功郎將中涍、汸庭辯,為言官所糾,並被謫。尋 以內艱歸,為王御史所訐,疏辯下京兆。鞫久之始白。 補開州判官,遷處州同知,再遷雲南僉事。被論歸,復 為郡守所窘,破其家。汸性和易,為詩文沾沾自喜,終 日編詠,不復知戶外事,亦不能檢柙臧獲,以故數困。 然信心而行,以文自娛,於諸兄弟中獨壽考,年八十 乃卒。其詩五言律最工,七言次之,有《錢劉風調》《文法》 《六朝有緒論》諸書。濂字子約,嘉靖甲辰進士。授工部 主事,榷木荊州,與前視榷者訐,坐謫河南布政理問。 遷興化同知,代入覲,即投劾不赴。家居好養生家言 省撰述,惟詩不廢。間臨晉、唐人帖,圖花竹木石,皆臻 佳境。卒年五十七。

邵寶

按《列朝詩集》:「寶字國賢,無錫人。成化二十年進士,知 許州,入戶部,歷郎中,出為副使,以副都御史總漕江 北,再起巡撫貴州,陞戶部侍郎,請養母歸,陞南禮部 尚書,再請終養。母喪闋,請致仕,不允,卒諡文莊。公舉 南畿,受知於西涯,及為戶部郎,始受業西涯之門,西 涯以衣缽門生期之。越三十年,以侍郎予告,西涯作」 《信難》一篇以貽之。以歐公之知子瞻及子瞻之服歐 公者為比,蓋西涯之絕筆也。西涯既沒,李、何之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