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1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一百十四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一百二

  明二十四

  李維楨            王惟儉李日華

  虞淳熙            伍定相

  林堯俞            南師仲

  姚元凱            張次仲

  鄭賡居            李長敷

  楊惟休            饒伸

  馬之駿            徐即登

  王應斗            盛鳴世

  岳可             韓上桂

  林孕昌            但宗皋

  陳夢梅            陳運

  陶致煒            楊恩

  唐時升婁堅 李流芳 程嘉燧董其昌莫如忠 是龍邢侗 米萬鍾

  陳繼儒            唐獻可

  黃輝             郝敬

文學典第一百十四卷

文學名家列傳一百二

明二十四

李維楨

按《明外史》本傳:「維楨,字本寧,京山人。父裕,福建布政 使。維楨舉隆慶二年進士,由庶吉士授編修。萬曆時, 《穆宗實錄》成,進修撰,出為陝西右參議,遷提學副使, 浮湛外僚幾三十年。天啟初,以布政使家居,年七十 餘矣。會朝議登用耆舊,召為南京太僕卿,旋改太常, 未赴,聞諫官有言,力辭不就。時方修《神宗實錄》,僉以」 維楨擅史才,且通籍五十餘年,熟諳先朝政事,宜領 史局。給事中薛大中特疏薦之,未及用。四年四月,太 常卿董其昌復薦之,乃召為禮部右侍郎,甫三月,進 尚書,並在南京。維楨緣史事起用,乃館中諸臣憚其 以前輩壓己,不令入館,但超遷其官。維楨亦以年衰, 明年正月力乞骸骨去。又明年卒於家,年八十。崇禎 時,贈太子太保。維楨弱冠登朝,博聞強記,與同館許 國齊名。館中為之語曰:「記不得,問老許;做不得,問小 李。」維楨性不能飲,讀書之外,泊然無所嗜。為人樂易 闊達,賓客雜進,有背負者,窮而來歸,遇之益厚。其文 章,弘肆有才氣,海內請求者無虛日,能屈曲以副其 所望。碑版之文,照耀四裔,門下士招富人大賈,受取 金錢,代為請乞,亦應之無倦。負重名垂四十年,然文 多率意應酬,品格不能高也。

王惟儉李日華

按《明外史》本傳:「惟儉,字損仲,祥符人。萬曆二十三年 進士。授濰縣知縣,遷兵部職方主事。三十年春,遼東 總兵官馬林以忤稅使高淮被逮,兵部尚書田樂等 救之。帝怒,責職方不推代者空司而逐惟儉亦削籍 歸,家居二十年。光宗立,起光祿丞,三遷大理少卿。天 啟三年八月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山東。值徐鴻儒之」 亂,民多逃亡。遼人避難來者,亦多失所。惟儉加意綏 輯。五年三月擢南京兵部右侍郎,未赴,入為工部右 侍郎。魏忠賢黨,御史田景新劾之,落職閒住。惟儉資 敏嗜學。初被廢,肆力經史百家。苦《宋史》繁蕪,手加刪 定,自為一書。好書畫古玩,典衣舉息務求必得。萬曆、 天啟間,世所推博物君子,惟儉與董其昌並,而嘉興 李日華亞之。日華,字君實,嘉興人。萬曆二十年進士, 官至太僕少卿。恬淡和易,與物無忤。惟儉則口多微 詞,好抨擊道學,人不能堪。嘗與時輩讌集徵《漢書》一 事,具悉本末,指其腹笑曰:「名下寧有虛士乎?」其自喜 如此。

按《列朝詩集》,「惟儉字損仲,祥符人。萬曆乙未進士。除 濰縣知縣,陞兵部主事,削籍為民。光宗即位,起光祿 寺丞。天啟初,三遷為大理少卿,以僉都御史出撫山 東,入為工部右侍郎,罷歸卒。損仲敏而好學,通籍六 載,御批罷官。終神宗之世,二十年不起,以其間盡讀 經史百家之書,修辭汲古,於斯世泊如也。好古書畫」 器物,不惜典衣舉息。家藏饕餮周鼎、夔龍夏彝,皆一 時名寶。客至,焚香瀹茗,商略經史,賞翫古物,竟日獻 酬,無一凡俗語。為人疏通軒豁,口多微詞。評騭藝文, 排擊道學,機鋒側出,人不能堪,亦坐是為仕路側目。 與之游易,直無他腸,久而不替也。與余定交長安,過 從甚數。一日時賢畢集,徵《漢書》某事,具悉本末,指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