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30 (1700-1725).djvu/8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手琵琶張祿,授以《南北曲》,閒自度,新詞被之,醉後倚 歌,絲肉交奮。同時陳大聲、徐子仁皆羨歎,以為弗如 也。時時出游,不問所往。邳州湯指揮慕癡名,過訪。方 盛暑,散髮披襟,笑語甚適,徑攜手登舟游下邳,家人 不知也。女笄當嫁婿,家貧不能具禮,詭詞攜之觀燈, 與其婦送之婿家,大噱而去。嘗訪沈石田於吳門,沈 他出,堂中有素絹潑墨,成山水巨幅,不通名姓而出。 石田日:「必金陵史癡也。」要之歸,留三月而別。石田來 金陵,亦館臥癡樓,為作《癡翁詩》日:「我顛與公癡,癡顛 相比肩。約為老兄弟,逍遙覓彭籛。」又贊其像日:「眼角 低垂,鼻孔仰露,旁若無」人,高歌闊步,玩世滑稽,風顛 月癡,灑筆淋漓,水走山飛。癡每自詫日:「石翁為我寫 真也。」年八十餘,精強如少年。自知死期,預命發,命 親朋歌《虞殯》,相攜出聚寶門,謂之生殯。至期無疾而 逝。

雷鯉

按《列朝詩集》:「鯉號半窸山人,建安人。以詩畫名,與沈 石翁同時,江以西重之,比於江左之石翁。題畫諸詩, 亦有石田之風。」

熊卓

按《列朝詩集》:「卓字士選,豐城人。弘治丙辰進士。知平 湖縣,拜監察御史。值雷震養鷹坊,疏陳時事,上嘉納 之。又劾奏神英下獄,論如法。劉瑾之亂,大臣科逆,同 日勒令致仕四十八人,以其名榜示天下,士選與焉。 正德己巳,卒於家。再踰年,瑾誅,李獻吉過豐城,哭其 墓,刻其詩可傳者六十篇。」余所錄出《俞氏百家選》中, 皆獻吉所汰去者。

吳學

按《江西通志》:學,字原思,玉山人。有志濂、洛、關、閩之學, 補邑庠生,受知於督學李崆峒。嘗日:「吳生、程、朱之流, 一不可量也。」所著有《正義解》并《田圖》《擬古》《樂府》諸稿。

吳儼

按《列朝詩集》:「儼字克溫,宜與人。成化丁未進士,選庶 吉士,除編修,歷官侍講學士。逆瑾中傷,罷歸。瑾誅召 用,終南京禮部尚書。諡文肅。性方嚴清慎,文章莊重, 詩詞清麗可諷。」

周佩

按《江南通志》:「佩字鳴玉,華亭人。弘治庚戌進士,歷官 刑部郎中。武宗時,逆瑾擅政,每謂人日:『刑部周秀才, 吾不識為何如人』。佩叩疏歸。晚喜讀《易》,詩文典雅,翰 墨皆有法。而天性孝友,致甘露瑞芝之祥,竭力以卹 族人,始終不倦。」

安孝忠

按《貴州通志》:「孝忠,思南人。弱冠領弘治辛酉鄉薦,性 穎敏好學,工詩文。初授寧國府通判,操守清介,遇事 迎刃而解。值武廟駕幸南京,孝忠攝府篆,無不咄嗟 立辦,民亦安之。尋乞歸,杜門著書,有文集。」

惲巍

按《武進縣志》:「巍字功甫,號東麓。弘治乙卯舉人,壬戌 進士,由戶部主事改刑部具外郎,歷湖廣副使。在武 昌有治績,又計擒叛魁趙燧,中丞毛伯溫薦以自代, 閹瑾索賂不得,遂罷歸。時羅紀、李夢陽、何景明、邊貢 輩俱重其才,往來贈答最多,所著有《黃山集》。」

王錡

按《蘇州府志》:「錡字兀禹,長洲人。家世力農,吳人因其 地稱『荻扁王氏。錡六歲喪父,其母守節,孝養四十年 未嘗去左右。善談辯,平生有所見聞,即筆之為《寓圃 雜記》。晚亦韜晦不出,至隱終身』。」

顧綸

按《松江府志》:「綸字惟誠,華亭人。成化甲午鄉薦,授大 理司務,尋改禮部,陞南京刑部郎。方逆瑾用事,獄以 賄成,綸按律周審,多所平反。知馬湖府,條教士司,人 莫敢犯,境內肅然。有御史按蜀遺人求沙板,拒之以 私,劾奏雖寢,格不行,綸亦請老,卜築白龍潭之南涯 年七十九。所著有《寅清稿》《紀行稿》《碧潭稿》。」

洪貫

按《寧波府志》:「貫字唯卿,隱士性子。性素博學,有文章, 擅詩賦,為一時名公卿推重。貫少受性《易》學,舉成化 十三年鄉試,除教節州,肆力為古文祠。詩偪唐人賦, 有楚漢風格。陞知從化,已復妀政和。政和多紫陽西 山遺跡,貫因表章發揮,以經學風勵多士。然仕竟不 達,得下考以歸,因擬《杜秋與》八首以見志。傳至京師」, 李東陽大加賞異,因別為《春典》八首以續杜,蓋慕擬 之也。晚結廬東野,更號稼翁,日哦其間,取唐人詩和 之殆篇,好事者多傳至吳會間,其士人莫不願拜下 風,或乞銘志譜牒以為珍。海寧、新城、江陰、靖江四邑, 志皆出共手筆。前在鄧著《易訓詁》以授諸生,檄主江 西省試,所取士如汪俊輩,人以為得人云。年九十卒。

丁奉

按《江南通志》:「奉字獻之,常熟人。正德戊辰進士,歷官 吏部郎。以養母歸,築室尚湖之濱,絕意仕進,著書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