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6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小太白。趙孟頫薦為東宮伴讀,入海都,郯王待以上 賓。後王被誣誅,尚元力陳王忠孝數事。既白,南歸不 復仕。揭傒斯為傳其事。」

曹慶孫

按《江南通志》:「慶孫,字繼善,號安雅。以薦授吳縣教諭, 徙淳安。年甫四旬,慶孫竟息意進取,杜門讀書,摛文 以自樂。因浙西水,作《水利論說》數卷,有司奉為法。又 著有《南山高蹈集》行世。」

方鳳

按《浙江通志》:「鳳一名景山,字韶父,浦江人。有異材,常 出遊杭郡,盡交海內知名士。將作監丞方洪奇其文, 舉禮部不中,後以特恩授容州文學。未幾宋亡,鳳自 是無仕志,益肆為汗漫遊,北出金陵京口,南過東甌 海上。悼天塹不守,顧盼徘徊,老淚如霰。鳳善詩,晚遂 一發於詠歌,音調凄涼,深於古今之感。臨沒猶屬其」 子樗題旌曰「容州」,示不忘也。性不喜佛,讀唐《傅奕傳》, 壯其為人。鳳所著詩三千餘篇,曰《存雅堂稿》。樗字壽 父,亦精於詩云。

李直方

按《浙江通志》:「直方,字德方,東陽人。為人沉毅方介。少 以世業治《尚書》,舉進士不第,退治河洛之學。德祐初, 會求直言,抗疏闕下,不報。歸。益潛心六籍百氏之書, 議論風生,聲實兼著。宋亡,遂隱居授徒。晚歲家益貧, 躬耕自給,人以龐德公擬之,以高壽終,學者稱復庵 先生。」

葉宗英

按《江西通志》:「宗英,臨川人。天性玅悟,文詞爾雅。黃鐘 九尺之管無定論,隨所置律而上下損益,以為聲均 存而律不可辨矣。英自製曲譜,均間合節。趙子昂、虞 邵庵亟稱之,欲引入禁林議樂律,而英已卒,取所著 《曲譜》及《樂律遺書》上之。」

吳可孫

按《江西通志》:「可孫,字聖可,金谿人。文辭字畫,溫雅有 法。咸淳甲戌進士,授新昌尉。後用程鉅夫薦,任建昌 路教授,秩滿歸,餘粟千石有奇,悉封識以待來者。兄 德鴻、德溥,宋登仕郎,俱以行義稱。」

周昂霄周陽鳳

按《江西通志》:「昂霄,字羽之,崇仁人。至元間,充濂溪書 院山長。工於聲律。吳草廬嘉其行檢端嚴,為作《棲筠 集》序。時同邑有周陽鳳,字伯清,博學能文,士多從遊 者,有《山堂文集》。」

張淳

按《畿輔通志》:「淳字子素,南樂人。志趣高遠,學識宏博, 以著述為業。至元中,徵辟不就。有《四書拾遺》及文集 行於世。」

梁陟

按《畿輔通志》:「陟,良鄉人,金進士。入元以名儒徵,領燕 京編修所事,卒諡通獻先生。」

苟正甫

按《畿輔通志》:「正甫,清苑人。弱冠從郝經使宋,被留儀 真,經授以學,遂以儒名家。仕至國子監祭酒。詩文書 畫有晉唐風致。」

盧摯

按《畿輔通志》:「摯,涿州人。仕至翰林學士,博學有文思。 元初稱能詩者必以劉因、盧摯為首,所著有《疏齋集》。」

李京

按《畿輔通志》:「京,河間人,為烏撒烏蒙道宣慰副使。會 郡蠻不靖,按行調發,盡心鎮撫。周履雲南,嘗為《雲南 誌》及《鳩巢集》,學士虞集、元明善為序。」

雷光霆

按《江西通志》:「光霆,字友光,寧州人。家居教授,學士程 鉅夫、詹天遊皆其徒也。著《九經輯義》五十卷、《史子辯 義》三十卷、《詩義指南》十七卷。至元間,遣使徵,未至,卒。 劉辰翁以詩挽之曰:『諸生已房魏,舊業但河汾』。」學者 稱為龍光先生。

程以臨

按《江西通志》:「以臨字至可,寧州人。至元間,除將仕郎, 辭不就。天資超悟,凡經史百家天文、地理諸書,靡不 通貫,尤長於詩。構別墅閉戶讀書,老而彌篤,選編漢 魏唐宋諸詩,名曰《刪後正音》。所著有《瓢丸小集》。」

熊師賢

按南昌郡乘師賢,字君佐,豐城人。元廢科舉,師賢絕 意仕進,誦讀自娛,扁其堂曰「寓樂」,琴書圖畫羅列左 右。尤嗜古器玩。嘗學琴,後不復操,曰:「但識琴中趣耳。」 生平惟專力於詩,有「草木生天香,花盡春容瘦」之句, 為時所稱。吳文正謂賢詩沖淡瀟散,不事雕琢而近 自然,酷與其人相似。

張著思敬

按《山西通志》:著,襄陵人。至元初,舉詞賦,既而歎曰:「士 當以遠大自期,雕蟲篆刻,壯夫不為也。」遂習沉潛伊 洛之學。調潞城簿。未幾,以親老西歸,累辟不就。至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