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3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唱名,乃文天祥也。遷主管三省、樞密院架閣文字,遷 國子錄,進武學博士。疏言:「陛下閱理多,願治久。當事 勢之艱,輿圖蹙於外患,人才乏而民力殫。宜強為善, 增修德,無自沮怠,恢弘士氣,下情畢達。操綱紀而明 委任,謹左右而防壅蔽,求哲人以輔後嗣。」既對,帝問 其父名,曰:「爾父以陳善為忠,可謂繼美。丁大全欲致 應麟,不可得。」遷太常寺主簿。面對,言:「淮戍方警,蜀道 孔艱,海表上流,皆有藩籬唇齒之憂。軍功未集而吝 賞,民力既困而重斂,非修攘計也。陛下勿以宴安自 逸,勿以容悅之言自寬。」帝愀然曰:「邊事甚可憂。」應麟 言:「無事深憂,臨事不懼。願汲汲預防,毋為壅蔽所欺。」 時大全諱言邊事,於是應麟罷。未幾,大全敗,起應麟 通判台州。召為太常博士,擢祕書郎,俄兼沂靖惠王 府教授。彗星見,應詔極論執政、臺諫、侍從之罪,積私 財、行公田之害。又言:「應天變莫先回人心,回人心莫 先受直言,箝天下之口,沮直臣之氣,如應天何?」時直 言者多忤權臣意,故應麟及之。遷著作佐郎。度宗即 位,攝禮部郎官,草《百官表》。舊制,請聽政,四表已上。一 夕入臨,宰臣諭旨增撰三表,應麟操筆立就。丞相總 護,還辭位表三道,使者立以俟,應麟從容授之,丞相 驚服,即授兼禮部郎官,兼直學士院。馬廷鸞知貢舉, 詔應麟兼權直,俄兼崇政殿說書,遷著作郎,守軍器 少監。經筵值人日雪,帝問有何故事,應麟以唐李嶠、 李乂等應制詩對。因奏:「春雪過多,民生饑寒,方寸仁 愛,宜謹感召。」遷將作監。帝視朝,謂應麟曰:「為學要灼 見古人之心。」應麟對曰:「嚴恭寅畏,不敢怠皇,克勤克 儉,無自縱逸,強以馭下,制事以斷,此古人之心。然操 舍易忽於眇綿,兢業每忘於游衍。」帝嘉納之。既而轉 對,言人君防未萌之欲,存不已之誠。擢兼侍立修注 官,陞權直學士院,遷祕書少監兼侍講。上疏論市舶, 不報。會賈似道拜平章事,葉夢鼎、江萬里各求去,似 道亦求去。應麟奏:「孝宗朝闕相者亦逾年。」帝亟取以 諭之。似道聞應麟言,大惡之,語包恢曰:「我去朝士若 王伯厚者多矣。但此人素著文學名,不欲使天下謂 我棄士,彼盍思少自貶?」恢以告,應麟笑曰:「忤相之患 小,負君之罪大。」遷起居舍人,兼權中書舍人。冬,雷,應 麟言:「十月之雷,惟東漢數見,命令不專,姦衺並進,卑 踰尊,外陵內之象。當清天君,謹天命,體天德以回天 心,守成必法祖宗,御治必總威福。」似道聞之,斥逐之 意決矣。應麟牒閤門直前奏對,謂用人莫先察君子 小人。方袖疏待班,臺臣亟疏駁之,由是二史直前之 制遂廢。以祕閣修撰主管崇禧觀。久之,起知徽州。其 父撝嘗守是郡,父老皆曰:「此清白太守子也。摧豪右, 省租賦。」民大悅。召為祕書監、中書舍人,力辭,不許。兼 國史編修、實錄檢討兼侍講,遷起居郎兼權吏部侍 郎,指陳成敗逆順之說,且曰:「國家所恃者大江,襄、樊 其喉舌,議不容緩。朝廷方從容如常時,事幾一失,豈 能自安?」朝臣無以邊事言者,帝不懌。似道復謀斥逐, 適應麟以母憂去,及似道潰師江上,授中書舍人兼 直學士院。即引疏陳十事:急征討,明政刑,厲廉恥,通 下情,求將材,練軍實,備糧餉,舉實材,擇牧守,防海道, 其目也。且言:「圖大患者必略細故,求實效者必去虛 文。」因請「集諸路勤王之師,有能率先而至者,宜厚賞 以作勇敢之氣,并力進戰,惟能戰斯可守。」進兼同修 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侍讀,遷禮部侍郎兼中書舍 人。日食,應詔論答天戒五事,陳備禦十策,皆不及用。 尋轉尚書兼給事中。左丞相留夢炎用徐囊為御史, 擢江西制置使黃萬石等。應麟繳奏曰:「囊與夢炎同 鄉,有私人之嫌。萬石麤戾無學,南昌失守,誤國罪大。 今方欲引以自助,善類為所搏噬者,必攜持而去。吳 浚貪墨輕躁,豈宜用之?況夢炎舛令慢諫,讜言弗敢 告。今之賣降者,多其任用之士。」疏再上,不報,出關俟 命。再奏曰:「因危急而紊紀綱,以偏見而咈公議。臣封 駁不行,與大臣異論,勢不當留。」疏入,又不報。遂東歸。 詔中使譚純德以翰林學士召,識者以為奪其要路, 寵以清秩,非所以待賢者。應麟亦力辭。後二十年卒。 所著有《深寧集》一百卷,《玉堂類槁》二十三卷,《掖垣類 槁》二十二卷,《詩攷》五卷,《詩地理攷》五卷,《漢藝文志攷 證》十卷,《通鑑地理攷》一百卷,《通鑑地理通釋》十六卷, 《通鑑答問》四卷,《困學紀聞》二十卷,《蒙訓》七十卷,《集解 踐阼篇》《補注急就篇》六卷,《補注王會篇》《小學紺珠》十 卷,《玉海》二百卷,《詞學指南》四卷,《詞學題苑》「四十卷,《筆 海》四十卷,《姓氏急就篇》六卷,《漢制攷》四卷,《六經天文 編》六卷,《小學諷詠》」四卷

李晦

按《無錫縣志》:「晦初名燧卿,字顯翁,其先晉陵人,徙居 無錫。晦咸淳二年鄉薦,幼嘗為外家尢,後尢抄書之 富,與文簡埒。文簡書盡於火,而此猶獨全,故晦得遍 讀,自經史子集、醫卜陰陽、算數、射覆、真草隸篆,下至 稗官小說、釋典道教,無不畢覽。家無宿舂,而好延賓 客,忘勢利,齊物我。兼善書法,自號慧泉散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