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9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建書院以受生徒,自號澹然居士,名聞京師。淳祐間, 詔起知吉陽軍,有惠政,作大小二《洞天記》及詩數篇。」

劉迂

按《江西通志》:「迂字漫翁,宜黃人,號巢松。文章敏贍,自 成一家,百氏釋老之書無不精究。朱陸諸儒會鵝湖, 嘗以詩請益。所居號『雲月高齋。年八十餘,無疾而卒。 有《漫塘文集》』。」

周寅龍

按《江西通志》:「寅龍,字澤之,吉水人。紹定間,擢博學宏 詞,以言忤時宰,引疾不起。經書根極要領,文章華贍, 一時傳誦取法焉。」

吳湜

按《江西通志》:「湜字持正,崇仁人。端平二年進士。累遷 太常丞,持節湖南北,以清白為吏師,受知理宗。擢廣 東庾使,召為都官郎中。為文清淡典雅,學者稱自有 先生。」

江與權

按《福建通志》:「與權,惠安人。與黃以翼從學蔡和及陳 淳,為文古雅,兩預鄉貢。」

劉伯諶伯証

按《江南通志》:「伯諶,字諶甫,歙人。居父喪,遵古制,師慈 湖楊簡友融堂錢時,著《理學正傳》《四書講說》。弟伯証, 以文謁魏了翁,真德秀讀其文稱善,為之序,有《唐史 撮要》《左氏本末》《三傳制度》等書。真、魏二人相繼論薦, 而伯証力辭不仕。」

黃蛻

按《江西通志》:「蛻字新之,淳安人,號警齋,淳祐進士第 二,方逢辰題綵對以迎之云:『狀頭留後舉,榜眼探先 鋒』。蛻答之云:『吾與狀元留地位,先須榜眼破天荒』。次 科逢辰果中狀元。蛻見博而正,著作不留稿,人得其 片紙,必珍藏之。自建昌軍僉判遷大理卿,所至以文 學知名,學者祠之於石峽書院。」

何永曹無忌

按《四川總志》:「永,閬中人。以宋德隆記疏略,乃裒次三 十卷,號《閬苑記》。其後同縣曹無忌又增二十六卷,俱 閬中人。」

嚴大猷

按《四川總志》:「大猷,蒼溪人。吳曦僭蜀,大猷詩云:『笏未 到時難擊泚,兵如入手易擒吳』。後以特奏名授隆慶 府司理參軍。著《補闕》《蜀都賦》《方山集》四卷。」

鮮于天

按《四川總志》:「鮮于天,普城人,登嘉定鄉薦。幼日誦數 千言,通天文,曆數地里方技。其學甚博,人物粹然,制 行和雅,一時名儒,每事印證,其文章皆足名世。」

王顯世

按《福建通志》:顯世以廕補興化錄事參軍,有從官起 家守泉州,與鄉民爭田,顯世奪以與民,一郡稱快。嘗 受輸,卻斛面不敢同列,為寄倉將更,吏以數上,顯世 不願紿云:「歸當取之。」吏白:一去便不可得。笑曰:「吾不 可得,子孫不可得耶?」真德秀目為德行之士。顯世博 學有詩名,大篇尤婉麗奇古,有《容安摘槁》十卷。

丘富國陳旦 劉淮 吳雅

按《福建通志》:「富國,字行可,建安人。嘗受學於朱熹,淳 祐進士,為端州僉判。後隱居不仕,著《周易輯解》《經世 補遺》《易學記》。時建陽陳旦字明仲,登進士第;劉淮字 叔通,博學有詩名;吳雅字和中,嘗作《感秋賦》,為時所 稱。俱從朱熹遊。」

黃淼

按《福建通志》:「黃淼,甌寧人,通經史。景定間,與鄉薦。後 隱天湖山,築室數椽,每媿不能如孤竹二子者,著《正 一齋集》。」

劉銓

按《福建通志》:「銓,字子平,建陽人。博通詩禮,以朱熹為 宗。登開慶進士,授臨川尉,有治聲,尤工吟詠。」

翁甫

按《福建通志》:「甫字景山,崇安人。寶慶進士,召監登聞 鼓院,陛對稱旨,屢遷太府少卿兼知臨安府,尋以太 常卿兼編修實錄院檢討。時方有集慶太乙之役,甫 上封事,極言其害。又言『皇嗣入宮,凡獻果實玩器者, 乞加禁絕』。」出為江西漕使。著有《蜀漢書》《浩堂類稿》。

彭彝

按《福建通志》:「彝字武山,崇安人。以薦試紫微閣,上喜, 賜詔褒之,授將仕郎,試祕書省校書郎,終大理寺丞。 著有詩百餘篇。」

劉懋

按《福建通志》:「懋,建陽人。博通經史,文辭奇偉,嘗從劉 子翬、胡寅學。以特奏名授迪功郎,任會昌西尉。秩滿 奉祠,杜門卻軌,一以聖賢為師,學者稱恆鄉先生。」

鄭芝秀

按《江西通志》:「芝秀,號月山,貴溪人。舉進士第二名及 第,同列贈以詩『杏苑已輸前去馬,芒州留讖後來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