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9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欽定古今圖書集成理學彙編文學典

 第七十九卷目錄

 文學名家列傳六十七

  宋十七

  林勳       鄭樵林霆

  趙逵       陳與義

  汪藻       葉夢得

  程俱       張嵲

  韓駒       朱敦儒

  葛勝仲      喻汝礪

  僧規       詹叉

  唐執權      王蘋誼 楙 德文 敄

  王師揚      趙子晝

  吳元美      傅崧卿

  張讀       朱翌

  張徵       謝起宗

  唐允恭      王昂

  謝洪    曾紆

  王洋

文學典第七十九卷

文學名家列傳六十七

宋十七

林勳

按《宋史》本傳:勳,賀州人。政和五年進士,為廣州教授。 建炎三年八月,獻《本政書》十三篇,言:「國家兵農之政, 率因唐末之故。今農貧而多失職,兵驕而不可用,是 以饑民竄卒類為盜賊。宜倣古井田之制,使民一夫 占田五十畝,其有羨田之家,毋得市田,其無田與游 惰末作者,皆驅之使為隸農以耕田之羨者,而雜紐 錢穀以為十一之稅。宋二稅之數,視唐增至七倍。今 《本政》之制,每十六夫為一井,提封百里為三千四百 井,率稅米五萬一千斛,錢萬二千緡。每井賦二兵馬 一匹,率為兵六千四百人,馬三千四百匹,歲取五之 一,以為上番之額,以給征役。無事則又分為四番,以 直官衛,以給守衛。是民凡三十五年而役使一遍也。 悉上,則歲食米萬九千餘斛,錢三千六百餘緡,無事 則減四分之三,皆以一同之租稅供之。匹婦之貢,絹 三尺、綿一兩;百里之縣,歲收絹四千餘疋、綿三千四 百斤;非蠶鄉則布六尺、麻二兩,所收視絹綿率倍之。 行之十年,則民之口筭、官之酒酤與凡茶鹽香礬之 榷,皆可弛以予民。」其說甚備。書奏,以勳為桂州節度 掌書記。其後勳又獻《比校書》二篇,大略謂:「桂州地,東 西六百里,南北五百里,以古尺計之,為方百里之國 四十,當墾田二百二十五萬二千八百頃,有田夫二 百四萬八千,出米二十四萬八千斛,祿卿大夫以下 四千人,祿兵三十萬人。今桂州墾田約萬四十二頃, 丁二」十一萬六千六百一十五,稅錢萬五千餘緡,苗 米五萬二百斛有奇,州縣官不滿百員,官兵五千一 百人。蓋土地荒蕪,而遊手末作之人眾,是以地利多 遺,財用不足,皆本政不修之故。朱熹甚愛其書。東陽 陳亮曰:「勳為此書,考古驗今,思慮周密,可謂勤矣。世 之為井地之學者,孰有加於勳者乎?要必」有英雄特 起之君,用於一變之後,成順致利,則民不駭,而可以 善其後矣。

鄭樵林霆

按《宋史》本傳:「樵字漁仲,興化軍莆田人。好著書,不為 文章,自負不下劉向、揚雄。居夾漈山,謝絕人事。久之, 乃游名山大川,搜奇訪古,遇藏書家必借留,讀盡乃 去。趙鼎、張浚而下皆器之。初為經旨、禮樂、文字、天文、 地理、蟲魚、草木、方書之學,皆有論辨。紹興十九年上 之,詔藏祕府。樵歸,益勵所學,從者二百餘人。以侍講」 王綸、賀允中薦,得召對,因言班固以來歷代為史之 非。帝曰:「聞卿名久矣,敷陳古學,自成一家,何相見之 晚耶?」授右迪功郎、禮兵部架閣。以御史葉義問劾之, 改監潭州南嶽廟,給札歸抄所著《通志》。書成,入為樞 密院編修官,尋兼攝檢詳諸房文字。請修金正隆官 制,比附中國秩序,因求入祕書省繙閱書籍,未幾又 坐,言者寢其事。金人之犯邊也,樵言:「歲星分在宋,金 主將自斃。」後果然。高宗幸建康,命以《通志》進,會病卒, 年五十九。學者稱夾漈先生。樵好為考證倫類之學, 成書雖多,大抵博學而寡要。平生甘枯淡,樂施與,獨 切切於仕進,識者以是少之。同郡林霆,字時隱,擢政 和進士第。博學深象數,與樵為金石交,林光朝嘗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