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92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詞雄偉,有古作者風。」

李怤

按《紫薇詩話》:李怤去言,公擇尚書猶子,少能文詞,年 十七八時作詩云:「去國城春桃李花,楓林葉病尚天 涯。今年九日風前帽,北客李舟雨後沙。」忘下四句,汪 信民甚稱之,以為有過其姪商老處。然商老詩文富 贍宏博,非後生容易可到。方臘之亂,去言有詩:「蒼黃 避地小兒女,漂泊連床老弟兄。」亦佳句也。

丁時習

按《貧士傳》:「時習字行可,邵武人也。父廷彥,為太學錄, 以忤蔡攸歸卒。時習遂棄青紫業,僦舍掩籬,玩讀經 史,晏如也。鄉朝貴有以書薦於有司,終不往謁。妻危 氏同甘苦,未嘗以貧窮見辭色。子百之、千之,夙興供 洒掃,具蔬食畢,即受業,恭謹終日。杜來為之立傳。」

趙嗣良

按《貴耳集》:嗣良,絳人也。以能文為裕陵眷遇。曾兼史 局,修《通鑑長編》。重和元年十二月,推修《四朝會要》、帝 系、后妃、吉禮三類,賞嗣良以參詳轉秩。後竄回北,上 京破,有詩曰:「建國舊碑胡月暗,興王故地野風乾。回 頭笑向王公子,騎馬隨軍上五鑾。」此殿曰五鑾,乃保 機之故巢也。

楊匯

按《聞見後錄》:蜀靖恭先生楊匯源澈資介潔,生遠方, 於朝廷故實,學士大夫譜牒,皆能通貫。其於中國之 士,范端明景仁,內翰純夫、尚書蘇子瞻、門下侍郎子 由外,不論也。杜門委巷之下,著書賦詩,人無知者。獨 予先君嘗薦于朝曰:「成都府布衣楊匯,學行甚高,志 節甚苦,於本朝典禮,故家氏族,奇字異書,無所不知, 杜門陋巷,若將終身。當崇尚廉恥、招徠逸遺之日,如 匯者委棄遠方,誠為可惜,伏望朝廷特加聘召。」亦不 報,竟死于委巷之下,藏書萬籤,古今石刻本過六一 堂中《集古錄》所有者。予校中祕書,間為信安郡王孟 仲仁言之。王一日侍上燕,語及靖恭先生事,上為之 一嘆,將詔予許其家以書與金石刻本來上。會予謝 病去後,先生之子知狀,乃盡以其書及金石刻本投 一部。刺史曰:「上久欲得此,為我易一官如何?」部刺史 知其不肖,紿曰:「諾。」盡私有之,遺以酒漿數壺耳。

張景修

按:宋葉少蘊《石林詩話》:「景修,字敏叔,常州人,余大父 客也。少刻苦作詩,至老不衰,典雅平易,時多佳句。元 豐末,為饒州浮梁令,邑子朱天錫以神童應詔,景修 作詩送之。天錫到闕,會忘取本州公據,為禮部所卻, 因擊登聞鼓院繳景修所送詩為證。神宗一見,大稱 賞之。翌日,以語宰相王禹玉,恨四方有遺材,即令召」 對。禹玉言不欲以一詩召人,恐長浮競,不若俟其秩 滿,

赴部,命之,遂止令中書籍記姓名。比景修罷官任, 神宗已升遐,亦云命矣。大觀中,始與余同為祠曹郎 中,年已幾七十,有詩數千篇。大父元祐間自湖南憲 請宮祠歸,景修嘗以詩寄曰:「聞說年來請洞霄,江湖 奉使久勤勞。有神仙處閑方得用,老成時退更高。借 宅但須新種竹,尋仙想見舊栽桃。浮梁居士塵埃甚, 鬚髮,而今也二毛。」其詩大抵類此,流落無聞,亦可惜 也。

李黻

按《岳州府志》:「黻字元明,桃源主簿李沖虛曾孫。幼而 嗜學,淹貫經籍。熙寧間,朝廷始以經術取士,黻深索 理致,究聖賢指歸。郡試遘疾,慨然有山林之志,葺所 居為養浩園。性好吟詠,慕元、白體。所著有《兌齋編》。當 時名流如李康年等皆與之唱酬,鄉里就學者幾百 人。宣和三年卒。邑令雷抗為墓誌銘。」

林放

按《浙江通志》:「放,仙居人。元祐中,將上禮部,以親死廬 墓不果。後遂築草堂於東山隱焉。其《高臥》詩有『脫巾 坦腹臥其下,此身直與淵明儔』」之句。大觀中,詔求八 行郡縣,以放應,復去之。左譽銘其墓。

張仲容

按《山西通志》:「仲容,上黨人。徽宗時登科,仕屯田員外 郎,以好士名天下。後致仕,以詩名。」

梁材

按《吉安府志》:「梁材,字景節,龍泉人。甫冠,有文名。大觀 間,應詔上書規切時政,用事者惡其語,罷歸。尤工樂 府,與胡忠簡、王庭珪友善。」

王當

按《四川總志》:「王當,字子思,眉州人。博覽古今,著《春秋 列國名臣傳》五十卷。元祐中,蘇軾以賢良方正薦,廷 對慷慨,不避權貴,調龍游尉。蔡京知成都,舉為學官, 不赴。後京入相,遂不復仕。富於經學,尤邃《易》與《春秋》, 皆為之傳,得聖人之意。」

石𢘅

按《太平府志》:「𢘅,字敏若。曾祖待問,卜居蕪湖,至𢘅弱 不好弄,書過目輒成誦。長為文,有老氣。禹勤嘗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