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其志莫奪。惟仲淹弼,一夔一契。天實賚予,予其敢忽。 並來弼予,民無瘥札。曰衍汝來,汝予黃髮。事予二紀, 毛禿齒豁。心如一兮,率履弗越。遂長樞府,兵政無蹶。 予早識琦,琦有奇骨。其器魁落,豈視居楔。其人渾樸, 不施剞劂。可屬大事,敦厚「如勃,琦、汝副衍。知人予哲, 惟修惟靖,立朝䡾䡾。言論磥砢,忠誠特達。祿微身賤, 其志不怯。嘗詆大臣,亟遭貶黜。萬里歸來,剛氣不折。 屢進直言,以補予闕。素相之後,含忠履潔。昔為御史, 幾叩予榻。襄雖小官,多聞予徹。亦嘗獻言,箴予之失。 剛守粹慤,與修儔匹。並為諫官,正色在列。予過汝言, 毋鉗汝舌。」皇帝聖明,忠邪辨別。舉擢畯良,掃除妖魃。 眾賢之進,如茅斯拔;大姦之去,如距斯脫。上倚輔弼, 司予調燮;下賴諫諍,維予紀法。左右正人,無有邪孽。 予望太平,日不逾浹。皇帝嗣位二十二年,神武不殺, 其默如淵;聖人不測,其動如天。賞罰在予,不失其權。 恭己南面,退姦進賢。知賢不易,非明弗得。去邪「惟艱, 惟斷乃克。明則不貳,斷則不惑。既明且斷,惟皇帝之 德。群臣踧踖,重足屏息,交相教語,曰:惟正直,毋作側 僻。」皇帝汝殛,諸侯危慄,墮玉失舄,交相告語。「皇帝神 明,四時朝覲,謹修臣職。四夷走馬,墜鐙失策,交相告 語:皇帝英武,解兵修貢,永為屬國。皇帝一舉,群臣懾 焉,諸侯畏焉,四彝服焉。臣願皇帝壽萬千年。」詩所稱 多一時名臣,其言大姦,蓋斥竦也。《詩》且出,孫復曰:「子 禍始於此矣。」介不畜馬,借馬而乘,出入大臣之門,頗 招賓客,預政事,人多指目。不自安。求出,通判濮州,未 赴卒。會徐狂人孔直溫謀反,搜其家,得介書。夏竦銜 介甚,且欲中傷杜衍等,因言介詐死,北走契丹,請發 棺以驗。詔下京東訪其存亡。衍時在兗州,以驗介事 語官屬,眾不敢答。掌書記龔鼎臣願以闔族保介必 死,衍探懷出《奏槁》示之曰:「老夫已保介矣,君年少,見 義必為,豈可量哉!」提點刑獄呂居簡亦曰:「發棺空,介 果走北,孥戮非酷。不然,是國家無故剖人冢墓,何以 示後世?且介死,必有親族、門生會葬及棺殮之人,苟 召問無異,即令具軍令狀保之,亦足應詔。」於是眾數 百,保介已死,乃免斲棺,子弟羈管他州,久之得還。介 家故貧,妻子幾凍餒,富弼、韓琦共分奉買田以贍養 之。有《徂徠集》行於世。

按《墨客揮犀》:石守道學士為舉子時,寓學於南都,其 固窮苦學,世無比者。王侍郎獨聞其勤約,因會客,以 盤餐遺之。石謝曰:「甘脆者,亦某之願也,但日享之則 可,若止修一餐,則明日何以繼乎?朝享膏粱,暮厭粗 糲,人之常情也,某所以不敢當賜。」使以食還,王益重 之。

按《湘山野錄》:石守道介康定中主盟上庠,酷憤時文 之弊,力振古道。時庠序號為全盛之際,仁宗孟夏,鑾 輿有玉津鏺麥之幸,道由上庠,守道前數日於首善 堂出題曰:「諸生請皇帝幸國學,賦糊名定優劣。」中有 一賦云:「今國家始建十親之宅,新封八大之王。」蓋是 年造十王宮,封八大王元儼為荊王之事也。守道晨 興,鳴鼓於堂,集諸生,謂之曰:「此輩鼓篋游上庠,提筆 場屋,稍或出落,尚騰謗有司,悲哉!吾道之衰也如此! 是物,宜遽去,不爾,則鼓其姓名,撻以懲其謬。」時引退 者數十人。

石延年

按《宋史文苑傳》:「延年字曼卿,先世幽州人。晉以幽州 遺契丹,其祖舉族南走,家於宋城。延年為人跌宕任 氣節,讀書通大略,為文勁健,於詩最工而善書,累舉 進士不中。真宗錄二舉進士,以為三班奉職,延年恥 不就,張知白素奇之,謂曰:『母老乃擇祿耶』?延年不得 已就命。後以右班殿直改太常寺太祝,知金鄉縣,有」 治名。用薦者通判乾寧軍,徙永靜軍,為大理評事、館 閣校勘,歷光祿、大理寺丞。上書章獻太后,請還政天 子。太后崩,范諷欲引延年,延年力止之。後諷敗,延年 坐與諷善,落職,通判海州。久之,為祕閣校理,遷太子 中允、同判登聞鼓院。嘗上言:「天下不識戰三十餘年, 請為二邊之備。」不報。及元昊反,始思其言,召見,稍用 其說,命往河東籍鄉兵,凡得十數萬。時邊將遂欲以 捍賊,延年笑曰:「此得吾粗也。夫不教之兵,勇怯相雜, 若怯者見敵而動,則勇者亦牽而潰矣。今既不暇教, 宜募其敢行者,則人人皆勝兵也。」又嘗請募人使唃 廝囉及回鶻舉兵攻元昊,帝嘉納之。延年喜劇飲,嘗 與劉潛造王氏酒樓,「對飲,終日不交一言。王氏怪其 飲多,以為非常人,益奉美酒餚果,二人飲啖自若,至 夕無酒色,相揖而去。明日,都下傳王氏酒樓有二仙 來飲,已乃知劉石也。延年雖酣放,若不可攖以世務, 然與人論天下事,是非無不當。初與天章閣待制吳 遵路同使河東,及卒,遵路言於朝廷,特官其一子。」 按《澠水燕談錄》:「康定中,河西用兵,石曼卿與安道奉 使河東。既行,安道晝訪夕思,所至郡縣,考圖籍,見守 令,按視民兵芻粟,山川道路,莫不究盡利害,尚慮未 足以副朝廷眷使之意,而曼卿吟詩飲酒,若不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