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2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之。或問:「為政寬簡而事不弛廢,何也?」曰:「以縱為寬,以 略為簡,則政事弛廢而民受其弊。吾所謂寬者,不為 苛刻;簡者,不為繁碎耳。」修幼失父母,嘗謂曰:「汝父為 吏,常夜燭治官書,屢廢而嘆。吾問之,則曰:『死獄也,我 求其生不得爾』。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 死者與我皆無恨』。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 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修聞 而服之。終身為文,天才自然,豐約中度。其言簡而明, 信而通,引物連類,折之「於至理,以服人心,超然獨騖, 眾莫能及,故天下翕然師尊之。」獎引後進,如恐不及, 賞識之下,率為聞人。曾鞏、王安石、蘇洵。洵子軾、轍,布 衣屏處,未為人知。修即游其聲譽,謂必顯於世。篤於 朋友,生則振掖之,死則調護其家。好古嗜學,凡周、漢 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研稽異同,立說 於左,的的可表證,謂之集古錄。奉詔修《唐書》、紀、志、表, 自撰《五代史記》,法嚴詞約,多取《春秋》遺旨。蘇軾敘其 文曰:「論大道似韓愈,論事似陸贄,記事似司馬遷,詩 賦似李白。」識者以為知言。

按《墨莊漫錄》:「歐陽文忠公,本朝第一等人也。其前言 往行,見於國史墓碑及文集諸書中詳矣。予復得四 事於公之曾孫,當世望之云,嘗載於《瀧岡阡表》。」瀧岡 阡,蓋歐陽氏松楸壟名也,今不傳於世,惜其遺沒,因 識於此。

一云:公於為政仁恕,多活人性命,曰:「此吾先公之志 也。」嘗曰:「漢法惟殺人者死,後世死刑多矣。」故凡於死 非己殺人者多活之。其為河北轉運使,所活二千餘 人。先是,保州屯兵閉城叛命,田況、李昭亮等討之不 克,卒招降之。既開城,況等推究反者二千餘人,投於 八井。又其次二千餘人不殺,分隸河北諸州。事已完, 而富相出為宣撫使,懼其復為患,謀欲密委諸州守 將,同日悉誅之。計議已定,方作文書,會公奉朝旨權 知鎮府,與富公相遇於內黃,夜半屏人以其事告公。 公大以為不可,曰:「禍莫大於殺降。昨保州叛卒,朝廷 已降敕榜,許以不死而招之,八井之戮,已不勝其冤。 此二千人者,本以脅從,故得不死,柰何一旦無辜就 戮!」爭之不能止,因曰:「今無朝旨,而公以便宜處置,若 諸郡有不達事幾者,以公擅殺不肯從命者。事既參 差,則必生事。是欲除害於未萌,而反趣其為亂也。且 某至鎮,必不從命。」富公不得已,遂止。是時小人譖言 已入,富范勢力難安。既而富公大閱河北之兵,將卒 有所升黜。譖者獻言「富某擅命專權,自作威福,已收 卻河北軍情,北兵不復知有朝廷矣。於是京師禁軍 亟因大閱,多所升擢,而富公歸至國門不得入,遂罷 樞密,知鄆州。向若擅殺二千人,其禍何可測也。」然則 公之一言,不獨活二千人命,亦免富公於大禍也。 二云,公於修《唐書》最後至局,專修紀志而已。《列傳》則 宋尚書祁所修也。朝廷以一書出於兩手,體不能一, 遂詔公看詳《列傳》,令刪修為一體。公雖受命,退而嘆 曰:「宋公於我為前輩,且人所見多不同,豈可悉如己 意?」於是一無所易。及書成,奏御史白:「舊例修書只列 書局中官高者一人姓名,云某等奉敕撰,而公官高 當書。」公曰:「宋公於《列傳》亦功深者,為日且久,豈可掩 其名而奪其功乎?於是紀志書公姓名,列傳書宋姓 名,此例皆前未有,自公為始也。宋公聞而喜曰:『自古 文人不相讓而好相陵掩,此事前所未聞也』。」 三云:范公自言學道三十年,所得者平生無怨惡爾。 公初以范希文事得罪於呂相,坐黨人遠貶三峽,流 落累年。比呂公罷相,公始被進擢。及後為范公作神 道碑言西事。呂公擢用希文,盛稱二人之賢能,釋私 憾而共力於國家。希文子純仁大以為不然,刻石時 輒削去此一節,云:「我父至死未嘗解讎。」公亦歎曰:「我 亦得罪於呂丞相者,惟其言公所以信於後世也。吾 嘗聞范公自言,平生無怨惡於一人,兼其《與呂公解 讎書》見在《范集》中,豈有父自言無怨惡於一人,而其 子不使解讎於地下?」父子之性相遠如此。公知潁州 時,呂公著為通判,為人有賢行,而深自晦默,時人未 甚知。公後還朝,力薦之,由是漸見進用。

四云:「陳恭公執中,素不喜公,其知陳州時,公自潁移 南京,過陳,拒而不見。後公還朝作學士,陳為首相,公 遂不造其門。已而陳出知亳州,尋罷使相。換觀文公 當草制,自謂必不得好詞,及制出,詞甚美,至云:『杜門 卻掃,善避權勢而免嫌;處事執心,不為毀譽而更守』。 陳大驚喜曰:『使與我相知深者,不能道此』。此得我之」 實也。手錄一本寄門下客李師中曰:「吾恨不早識此 人。」

按《東坡志林》:歐陽公嘗言:少時有僧相我:「『耳白于面, 名滿天下;脣不著齒,無事得謗』。其言頗驗。 耳白于面, 則眾所共見,脣不著齒,余亦不敢問公,不知其何如 也。」

按《東軒筆錄》:歐陽文忠公年十七,隨州取解,以落官 韻而不收。天聖已後,文章多尚四六。是時隨州試《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