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8 (1700-1725).djvu/10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閣待制,提舉洞霄宮。紹興中寓鹽,善屬文,邑中碑記 多出其手,而《修學記》尢工。後其子直養,紹熙中即令 茲邑云。」

鄧虎

按《臨川縣志》:「虎字子虎,輈子。為文辨博,以氣勝。嘗曰: 『吾文祖左氏,宗遷、史,出入百家,馳騁韓柳,以餘勇賈 之,何有乎』?作《聖宋雅頌》獻于朝。越數年,纂《治國要語》 上之。紹興三十一年,金兵侵淮,又畫策以獻,皆不報。 築室曰清軒。所著詩文甚富。」

蕭德藻

按《福建通志》:「德藻,字東夫,閩清人。紹興進士。嘗令烏 程,後遂家焉。所居屏山,千巖競秀,自號千巖老人。」楊 萬里稱云:「近世詩人,若范石湖之清新,尤梁溪之平 淡,陸放翁之敷腴,蕭千巖之工緻,皆余所畏也。著有 《千巖擇稿》。」

程驤

按《四川總志》:「驤,富順人,紹興進士,知監事,政平訟理。 有詩云:『吏散庭空無一事,雲來雨過只催詩』。」

滕岑

按《浙江通志》:「岑字元秀,桐廬人。紹興進士。平生苦吟, 與陳塤相倡和,其佳處自謂高視大曆十才子。所作 詩凡三千首。趙汝愚知郡日,借其集失去,故傳者甚 少,然大抵皆江西體也。其《詠秋晚》云:『林葉疏逾響,山 雲薄易銷』。」《拄杖送僧》云:「『斷橋測水露半影,野渡擉泥 留亂痕』。皆其警句也。」後宋景濂序睦州詩派,岑實與 焉。

歐陽祐

按《廣東通志》:「祐字力忠,連州人。父震,元豐中進士,歷 朝請郎,知興慶府。祐不受父世澤,紹興二年登第,即 引疾歸,吟詠自適,士林多其高致。尤工書翰,為世所 珍,有集藏於家。」

高常顧逢 陳瀧

按《蘇州府志》:「常字履常,性嗜吟詠,清癯灑落,晚以竹 鶴自號。無子,捐宅為妙智院。同時學詩於周弼者,有 顧逢、陳瀧。逢字君濟,舉進士不第,弼稱為『顧五言,自 署其居為『五字田家。嘗隱臨安,號梅山樵叟。有詩十 卷,傳於日本僧。後辟吳縣學官。所著《船窗夜話》《負暄 雜錄》。瀧字伯雨,紹興初,自汴徙居於吳,博涉經史百』』」 氏,最深於《春秋》,鄉薦、漕試皆不第。放浪山水,倜儻有 晉人風致,晚號「碧澗翁」,有《澹泊集》。子鐸,字子振;錡,字 子敬,能世其學。

陳知柔

按《福建通志》:「知柔,永春人。紹興進士,授台州判官。郡 獲海盜,有被誣者,獄久弗決,知柔辨釋四十餘人。授 教建州,兩奉祠。起知循州,徙賀州。知柔與秦檜子同 榜,檜當時軸前列十餘人,俱以攀援致通顯,知柔獨 不阿附,以故齟齬。雅好山水,自天台至會稽,耽其巖 壑,留二年,罷賀州,復留惠陽三年。所著有《易本旨》《易 大傳》《易圖》《春秋義例》《古學圖》《詩聲譜》《論語後傳》《詩話》 《梅青傳》《古賦》《雜著》。」

張扶

按《江南通志》:「扶,字少持,丹徒人。博學有文,累官國子 監祭酒。弟瑾,字少瑜,與兄同登進士,調信州司理,不 赴,歸日抱書一卷。秦熹與之同年,數求見,執不肯往。」

石安民安行 安持

按《廣西通志》:「安民字惠叔,臨桂人。少穎銳不凡,登紹 興十五年第,為象州判官,累決冤獄,以明恕稱。分教 廉、藤二州,士知嚮慕,有興起者。喜為詩,同輩評其奇 麗雄深云。已復歸之平淡,有文集。晚知吉陽,未赴而 卒。安民早從路允迪、沈晦、胡寅遊,尤受知于張浚及 汪應辰。其後張孝祥帥桂,禮遇更異,署榜其堂曰『瑞 文』。」二弟安行、安持,皆能文,人號曰「三石。」

吳晦之

按《寧國縣志》:「晦之,字元用,少習舉業,不第,謝去,攻為 詩,浪跡江湖,周覽名勝。晚乃隱道山中,築生香亭、雲 梯隱居,悠然自適,為世推重。著有《嚼蠟集》。鄭魏挺、徐 誼、吳柔勝、樓鑰諸名家為序跋。其五言句云:『萍開魚 浪細,花落燕泥香』。殊為婉麗。又有宣城韓沆、石岩,皆 晦之友。韓歿,晦之寄石詩云:『憶昔從遊杖履中,有山 亭上醉春風。主人已作騎鯨客,誰識當年兩病翁』。」見 《嚼蠟集》。

李宏李蟠 韓沆 石岩

按《宣城縣志》:「宏博學好修,文詞贍藻。建炎中,呂好問 知宣州,得士四人:詹友端、周紫芝、王相如及宏,每讌 集必與俱焉。宏詩多逸,《題天休觀》云:『一派銀河懸落 水,數峰石壁鎖飛煙』。後有李蟠亦能詩,《辰光門》云:『夜 深燈火明沙路,秋冷笙歌擁畫輪』。並見《宛陵群英集》。 嘉定中,韓沆字仲和,仕提舉,石岩字魯瞻,仕教授,並」 與寧川吳晦之善。沆尤工書法,嘗手書晦之十絕,自 為《跋》。臨安羅相謂:「吳之詩,韓之字,可謂詞翰俱美矣。」

周紫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