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6 (1700-1725).djvu/7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撰《敬宗實錄》。仕終祕書省監。賈島、李賀各贈以詩。」

張惟儉

按《江南通志》:「張惟儉,當塗人。與陳商同舉進士,官和 州刺史。與侍御柳鎮善,鎮子宗元作《先友記》。記父交 皆天下士,列惟儉於姜公輔、杜黃裳、李益、韓愈間,儉 有《賦得西域獻白玉環》詩。」

劉商

按《江南通志》:「劉商,字子夏,彭城人。第進士,歷尚書虞 部郎中,以病免。所著有《劉虞部集》十卷。」

劉軻

按《廣東通志》:「劉軻,字希仁,其先本沛上,天寶之亂,祖 效挈家入湘,至曲江家焉。父綺方,客於郴,而軻生因 夢《孟子》相遇,遂以軻名。童年嗜學,群書靡不閱覽。貞 元間,扶風馬植見其文,嘆曰:『韓愈流亞也』。時壽春楊 生寓羅浮,講受《春秋》,軻從遊數載。元和初,出羅浮,隱 於匡廬山,躬耕自給。嘗夢一書生訴殯僧舍,旅魂不 安,乞為遷葬。」軻訪得其櫬,窆之。及還武溪,夢書生來 謝,持三雞子俾食之,自後文學日進。韓愈南遷,過韶, 聞軻言,欲記其事,不果。軻所為文精邃,追蹤古人,閉 戶著書,有《三傳指要》十五卷,《漢書古史》十卷,《黃中通 理》三卷,《翼孟》三卷,《隋鑑》一卷,《三禪五革》一卷。後以韶 籍登進士第,歷官史館。嘗以《春秋條》貫,取歷代史刪 冗補闕,成一家言。馬植薦於朝,稱其「文章與韓、柳齊 名。」累遷侍御史。

李文孺

按《廣東通志》:「李文孺,字文質,南海人。少以詞翰知名, 為番禺從事。元和中,應湖南徵辟,道樂昌,遊泐溪石 室,眾推作記,揮毫立成,情景畢萃,見者咸服。轉觀察 推官,罹憂東還帥府孔戣甚重之,延為記室,每事周 咨。會韓愈謫潮州刺史,文孺以愈名儒,州小俸薄,宜 加優禮。戣從之,月給錢五十千,愈遜謝不受,時論兩」 稱其賢。後在湖南,以侍御史充節度判官,剛方嚴重, 不少阿徇,竟以舉刺忤帥罷歸,家徒壁立,惟玩圖書 而已。曾孫休,亦博雅有祖風致。

盧宗回

按《廣東通志》:「盧宗回,字望淵,南海人。善學不倦。同舍 生見其所作,嫉之,假以他事毆宗回,宗回遜謝,恬不 與校,由是為鄉黨所重。舉元和十年進士,官終集賢 校理。久之,聞父有疾,浩然乞予告歸卒。宗回常寓長 安,有《題慈恩寺塔》詩,時人玩誦愛之,刻牓以傳。」

王適

按《河南通志》:「王適,幽州人。善為詩,尤好讀書。懷奇負 氣,時以四科募士,適笑曰:『此非吾時耶』?即攜所作書, 緣道歌詠,趨直言試。既至,對語驚人,下第益困。久之, 聞金吾將軍李惟簡年少喜士,見之與語合,遂薦為 衛參軍。居歲餘,若有不樂。一旦載妻子入閿鄉南山, 中書舍人王涯、獨孤及、吏部郎中張惟素、比部郎中」 韓愈日發書訊,固辭不起。

區冊區弘

按《廣東通志》:「區冊,南海人,系出區冶子之後。喜讀書, 操持雅飭,家徒四壁,縹緗盈其間,校卷呻吟,無少倦 時。下筆為詞章千百言,滾滾不休。自郡守以下,皆重 其文采。貞元十九年,監察御史韓愈以直言貶陽山 令。冊以道喪絕學,無所依歸,遂冒險往陽山師愈,愈 極加稱許。及冊歸省親為文送之。」其見重於愈如此。 愈文章為一代鉅工,冊因是知名。時又有區弘者,亦 遊愈門,愈友張籍有《送弘南歸詩》,蓋愈遷去時,弘送 至荊門。及愈入為博士,弘復遠隨之云。

趙德

按《廣東通志》:「趙德,海陽人,進士。沉雅專靜,通經能文 章。其論說排異端,宗孔氏。元和間,韓愈刺潮州,置鄉 校,牒請德攝海陽尉,為衙推官,專領學事。潮士自此 興焉。後愈移袁州,邀不往,別以詩云:『婆娑海水南,簸 弄明月珠』。因出所為文授德序之,世號天水先生,配 祀韓廟。」

孟琯

按《湖廣通志》:「孟琯,郴州人。元和進士。少為韓愈所重, 著《嶺南異物志》。愈送琯有序。」

劉言史

按:《全唐詩話》皮日休《劉棗強碑文》云:「歌詩之風,蕩來 久矣,大抵喪於南朝,壞於陳叔寶。然今之業是者,苟 不能求古於建安,即江左矣;苟不能求麗於江左,即 南朝矣。或過為艷傷麗病者,即南朝之罪人也。吾唐 來有是業者,言出天地外,思出鬼神表,讀之則神馳 八極,測之則心懷四溟,磊磊落落,真非世間語也。自 李太白百歲,有是業者,雕金篆玉,牢奇籠怪,百鍛為 字,千鍊成句,雖不追躅太白,亦後來之佳作也。」其與 李賀同時,有劉棗強焉,先生姓劉氏,名《言史》不詳其 鄉里,有所歌詩千首,其美麗恢贍,自賀外世莫得比。 王武俊之節制鎮冀也,先生造之。武俊雄健,頗好詞 藝,一見先生,遂加異敬,將置之賓位,先生辭免。武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