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1 (1700-1725).djvu/7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五柳」之類是也。

《古人句法》

《禮記曲禮》:問國君之富,數地以對;問大夫之富,曰有 宰食力。問士之富,以車數對;問庶人之富,數畜以對; 其間,數車以對。獨轉其語,曰以車數對。此古人錯綜 文體。《左傳》曰:「我之不共魯,故之以」,曰「是昆吾稔之日 也。」移「故之以」,倒用文勢,如此下語,此與《匈奴傳》「必我 也為漢患者」同一句法。

《用論語文法》

班固作《文帝敘贊》曰「我德如風,民應如草。」用《論語》「君 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意也。潘岳作《晉世祖誄》曰「我 德如風,民應如蘭。」傅元《四廂樂歌》曰「上教如風,下應 如卉。」

《東坡論文》

東坡云:「意盡而言止者,天下之至言也。然而言止而 意不盡,猶為極致,如《禮記》《左傳》可見。」

《相承疊用數語》

詩人相承疊用數語,如于鵠「蓬頭十二三」,則韓退之 「年至十二三」;劉禹錫「花面丫頭十三四」,則梁簡文「可 憐年幾十三四」;杜子美「往昔十四五」,則阮籍「昔年十 四五」;權德輿「年至十五六」,則紀少瑜「女兒年幾十五 六」,杜子美「即今才年十六七」,則司馬宣王「年幾十六 七」;杜子美「虯髯十八九」,則焦仲卿「年始十八九。」或謂 「十八九」字見《丙吉傳》,不知入詩中用,自焦仲卿始也。 史傳間有折計數目之語,如「七八五十六」見馬融,「三 七二十一」見蘇秦,「九九八十一」見顏率,「五七三十五」 見《通典》,「六六三十六」見《魚經》,「三九二十七」,「七九六十 三」,「三八二十四」,「四八三十二」見《齊書》,「七九六十三」,「八 九七十二」見《考異》。郵又考之,「三三九」,「九九八十一」,「八 九七十二」,「七九六十三」,「六九五十四」,「五九四十五」,「四 九三十六」,「三九二十七,二九一十八。」並見子夏之語, 似此甚多。又如「一年三百六十日」,見施肩吾詩。「十年 三千六百日」,見《北齊謠言》。「百年三萬六千日」,見李白 詩。肩吾語又出《東漢·周澤傳》注。

《漢人下語》

鄒陽曰:「高皇帝收敝民之倦。」谷永曰:「陛下當盛壯之 隆。」《太史公年表》,楊惲皆曰:「當盛漢之隆。」班固曰:「高帝 行寬仁之厚。」杜延年曰:「晉獻被納謗之讒,申生蒙無 罪之辜。」枚乘曰:「馬方駭鼓而驚。」東方朔曰:「賜清燕之 閒。」漢人文章有如此下語者,似覺意疊,要不害於理。 近時有直學士院制誥中,用「龍光之寵」之語,而上不 喜,以謂意重,惜當時無以此言奏之。客有言上語者, 躊躇久之,謂「寵」字難改。余謂求便於時,作「龍光」之渥 為穩帖也。又考「龍光」二字,《六經》中別無出處,惟《詩》有 之。據詩為「龍」,乃「寵」字,借寵為「龍」耳。然漢人碑刻以「龍 光」對言「鶴鳴」,是又以為「龍鳳」之龍矣。

《王勃語》

王勃云「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當時以 為工。僕觀《駱賓王集》亦曰「斷雲將野鶴俱飛,竹響共 雨聲相亂」,曰「金飆將玉露俱清,柳黛與荷緗漸歇」,曰 「淄衣將素履同歸,廊廟與江湖齊致」,此類不一,則知 當時文人皆為此等語。且勃此語不獨見于《滕王閣 序》,如《山亭記》亦曰「長江與斜漢爭流,白雲將紅塵並 落。」歐公《集古錄》載《德州長壽寺碑》,與《西清詩話》如此 等語不一。僕因觀《文選》及晉、宋間集,如劉孝標、王仲 寶、陸士衡、任彥升、沈休文、江文通之流,往往多有此 語,信知唐人句格皆有自也。李商隱曰「青天與白水 環流,紅日共長安俱遠」,陳子昂曰「殘霞將落日交暉, 遠樹與孤煙共色」,曰「新交與舊識俱」懽,林壑共煙霞 對賞。

《古人作文必有祖》

客或譏原涉曰:「子本吏二千石之世,結髮自修,以行 喪推財禮讓為名,正復讎取仇,猶不失仁義,何故遂 自放縱,為輕俠之徒乎?」涉應曰:「子獨不見家人寡婦 邪?始自約敕之時,意乃慕宋伯姬及陳孝婦,不幸一 為盜賊所污,遂行淫佚,知其非禮,然不能自還。吾猶 此矣。」此柳子厚《河間傳》之意也。《史記呂不韋傳》述太 后云云,《河間傳》又用其語。古人作文,要必有祖,雖穢 雜之語,不可無所自也。

楊伯嵒臆乘

《蘭亭序用字有本》

絲竹管絃,舊傳王羲之《蘭亭修褉》,引用「絲竹管絃」字, 故不入《文選》。殊不知西漢《張禹傳》嘗用是四字矣,羲 之用祖此。而劉原父注亦云「絲竹管絃,物二等爾」,於 文為駢。

吳氏林下偶談

《詞科習氣》

東坡言:「妄論利害,攙說得失,為制科習氣。」余謂近世 詞科,亦有一般習氣,意主于諂,詞主于誇,虎頭鼠尾, 外肥中枵,此詞科習氣也。東萊早年文章,在詞科中 最號傑然者,然藻繢排比之態,要亦消磨未盡,中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