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21 (1700-1725).djvu/35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這便是他看道理不破處。」頃之,黃直卿至,復問:「若說 『誠之』,則說一亦不妨否?」曰:「不用恁地說。蓋誠則自能 一。」問:「大凡作這般文字,不知還有布置否?」曰:「看他也 只是據他一直恁地說將去,初無布置如此等文字, 方其說起頭時,自未知後面說甚麼在。」以手指中間 曰:「到這裏自說盡無可說了,卻忽然說起來。如退之 《南豐》之文,卻是布置。某舊看二家之文,復看東坡文, 覺得一段中欠了句,一句中欠了字。」又曰:「向嘗聞東 坡作《韓文公廟碑》,一日思得頗久,忽得兩句云:『匹夫 而為百世師,一言而為天下法』。」遂掃將去。道夫問:「看 老蘇文似勝坡公,黃門之文又不及?」東坡曰:「黃門之 文,衰遠不及也,只有《黃樓賦》一篇爾。」道夫因言歐陽 公平淡。曰:「雖平淡,其中卻自美麗,有好處,有不可及 處,卻不是闒茸無意思。」又曰:「歐文如賓主相見,平心 定氣說好話相似。坡公文如『說不辦後對人鬧』相似, 都無恁地安詳。」童蜚卿問范太史文。曰:「他只是據見 定說將去,也無甚做作。如《唐鑑》雖是好文字,然多照 管,不及評論,總意不盡。只是文字本體好,然無精神, 所以有照管不到處,無氣力,到後面多脫了。」道夫因 問《黃門古史》一書。曰:「此書儘有好處。」道夫曰:「如他論 西門豹投巫事,以為他本循良之吏,馬遷列之於滑 稽不當。似此議論,甚合人情。」曰:「然。古史中多有好處, 如論《莊子》三四篇譏議夫子處,以為決非《莊子》之書, 乃是後人截斷《莊子》本文攙入此,其攷據甚精密。由 今觀之,《莊子》此數篇,亦甚鄙俚。」 問:「蘇子由之文比 東坡稍近理否?」曰:「亦有甚道理。但其說利害處,東」坡 文字較明白,子由文字不甚分曉,要之學術只一般。

看子由《古史序》說:「聖人其為善也,如水之必寒火。」

「『之必熱,其不為不善也』,如『騶虞之不殺,竊脂之不榖』。 此等議論極好。程張以後文人無有及之者。」 因說 《灤城集》曰:「舊時看他議論亦好,近日看他文字煞有 害處。如劉原父高才傲物,子由與他書,勸之謙遜下 人,此意甚好。其間卻云:『天下以吾辯而以辯乘我,以 吾巧而以巧困我,不如以拙養巧,以訥養辯。如此,則 是怕人來困我,故卑以下之。此大段害事。如東坡作 《刑賞忠厚之至論》,卻說『懼刑賞不足以勝天下之善 惡,故舉而歸之仁。如此,則仁只是個鶻突無理會底 物事,故又謂『仁可過,義不可過』。大抵今人讀書不子 細,此兩句卻緣『疑』字上面生許多道理。若是無疑,罪 須是罰,功須是賞,何須更如此』』!」或曰:「此病原起於老 蘇。」曰:「看老蘇《六經論》,則是聖人全是以術欺天下也。 子由晚年作《待月軒記》,想他大段自說見得道理高, 而今看得甚可笑。如說軒是人身,月是人性,則是先 生下一個人身,卻外面尋個性來合湊。 范淳夫文 字純粹,下一個字,便是合當下一個字,東坡所以服 他。東坡輕文字,不將為事,若做文字時,只是胡亂寫 去,如後面恰似,少後添。 劉原父才思極多,湧將出 來,每作文多法古,絕相似。有幾件文字學《禮記》,《春秋》 說學《公》《榖》,文勝貢父,貢父文字工於摹倣。」 問:「南豐 文如何?」曰:「南豐文卻近質。他初亦只是學為文,卻因 學文漸見些子道理,故文字依傍道理做,不為空言。 只是關鍵緊要」處,也說得寬緩不分明,緣他見處不 徹,本無根本工夫,所以如此。但比之東坡,則較質而 近理,東坡則華豔處多。 曾所以不及歐處,是紆徐 曲折處。曾喜模擬人文字,擬《峴臺記》是倣《醉翁亭記》, 不甚似 南豐擬制。內有數篇,雖雜之三代誥命中, 亦無愧 南豐。作《筠州宜黃二學記》,好說得古人教 學意。出 「南豐。《列女傳序》,說二南處好。 南豐《范貫 之奏議序》,氣脈渾厚,說得仁宗好。東坡《趙清獻神道 碑》說仁宗處,其文氣象不好。」「『第一流人』等句,南豐不 說。子由挽南豐詩,甚服之。」 問:「嘗聞南豐令後山一 年看《伯夷傳》,後悟文法如何?」曰:「只是令他看一年,則 自然有自得處。 江西歐陽永叔王介甫曾子固,文 章」如此好,至黃魯直一向求巧,反累正氣。 陳後山 之文有法度。如《黃樓銘》,當時諸公都斂衽。因論當時 人物,有以文章記問為能,而好點檢他人不自點檢 者,曰:「所以聖人說益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 樂多賢友。」 李清臣文比東坡較實。 論胡文定公 文字字皆實,但奏議每件引《春秋》,亦有無其事而遷 就之者。大抵朝廷文字,且要論事情利害是非令分 曉。今人多先引故事,如論《青苖》,只是東坡兄弟說得 有精神,他人皆說從別處去。 張子韶文字沛然猶 有氣,開口見心,索性說出,使人皆知。近來文字開了 又闔,闔了又開,開闔七八番,到結末處又不說,只恁 地休了。 諸公文章馳騁好異,止緣好異,所以見異 端新奇之說,從而好之。這也只是見不分曉,所以如 此。看仁宗時,制詔之文極樸,固是不好看,只是他意 思氣象自恁地深厚久長。固是拙,只是他所見皆實, 看他「下」字都不甚恰好,有合當下底字卻不下。也不 是他識了不下,只是他當初自思量不到,然氣象儘 好,非如後來之文一味纖巧不實。且如進卷,方是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