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6 (1700-1725).djvu/4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暾元,至正進士,應奉翰林同知制誥兼國史編修。

李琮子秉

按《南昌郡乘》:李琮,字世京,豐城人。從之子,趣尚高雅, 開館延師,諸來學者皆餼廩之。邑東有長堤,歲苦江 流湍齧,琮輸資于官,易之以石,遂為一方永利。子秉 任高安酒正,前官敗酒六百斛,秉以問,琮曰:「隱而不 言,非忠也;發而有罪,非仁也;力可及而弗為,非義也。」 秉從之,遂捐千緡鬻酒以償代者,始得去。以秉累封 工部侍郎。

朱軾

按《建昌府志》:「朱軾,字器之,南豐人,房州司戶。從曾鞏 學,性寬平,輕財急義,悉以祖業讓弟。軾獨取故居曰: 『此先人廬,不可失也』。」鄉民熊禧、饒華負官逋,軾傾囊 濟之,得不死。人名其樹為「陰騭樹。」

陳策

按《建昌府志》:陳策,南城人,進士。嘗買騾,得不可被鞍 者,他日,其子與猾駔計,售之行人。策聞自追及告以 故,行者始謝還焉。有人從策買銀器若羅紈者,策不 與羅紈,而盡投銀器于火中,謂其人曰:「此皆質劑物 也,歲月既久,絲力已靡,脆不任用,故不與器。吾虞其 偽也,故為公驗之而後與之。」

鄒澹

按《吉安府志》:「鄒澹,字次清,廬陵人。蚤孤,奉母孝謹,修 長者之行,發給賑荒。鄉里有警,裒下以相保,造橋甓 途,以利行旅。視義而動,無所顧愛。嘗作亭曰『月近』,鄉 里稱賢之,咸曰『鄒月近云』。」

韓洙

按《廣信府志》:「韓洙,字宗魯,鉛山人,即《夷堅志》『還金秀 才也。居仁義鄉之大琛山,嘗有海南黎安祚試春官, 宿其家,既去,遺囊金數十金,洙謹識之。未幾黎生復 至,乃詰其實,悉以歸之。黎感願輸其半,洙一無所受。 州以事聞,詔賜束帛。又善事父母,能竭其力,鄉人稱 為孝廉』。」

祝祐

按《廣信府志》:「祝祐,字彥將,鉛山人。少雋邁,思自奮,而 宦途齟齬,皆不得其志。初尉吉水,會歲祲盜起,白郡 守賑給之。調福清簿,未幾謝歸。祐性輕利樂施,湍川 為梁,如己思濟,病者與藥,如己獲瘳。瀕沒所以垂訓 者,類皆厚德之言。」

祝可久弟可大

按《廣信府志》:「祝可久,字德父,鉛山人。初從劉子羽立 功西陲,官貴州刺史。父沒不仕,從容里中,樂於為義。 與弟可大設鄉校,招明師以訓學者,有《馬永卿六齋 銘》。又為義莊,族之貧者,計日給粟,衣其寒,藥其病,殮 其死,皆親視之。從兄仕高安,夫婦繼亡,男女俱幼,可 久單車馳護以歸,悉令得其所。」

陳漢文

按《長沙府志》:「陳漢文,茶陵人。好義而善施。居蒲中,民 苦于旱。不雨之歲,桔槔踵病也。漢文乃疏東江而渚 之為陂,可溉田百畝,一方之人利焉。無遠近皆稱之 曰『長者。教人興孝悌之行,有不率于鄉者,往往愧憚, 毋使陳長者知也。子斐,刺史。孫隱,閬州通判。曾孫崇, 崖山令。人以為食報之徵云』。」

鄧珙

按《長沙府志》:鄧珙,咸之姪也。為豐城縣主簿。族有會 集,夜歸至興化寺前,聞庫丁曹從家聚哭,呼而問曰: 「『汝哭之哀何也』?從曰:『庫中失錢三百餘鬻,子無售,計 必死囹圄。然孰若死於家,故與妻子訣耳』。」珙遂拉與 歸,翼日代輸之。從以二女獻,不納。後聞其嫁,仍以五 萬錢助之。

陳宗說

按《長沙府志》:「陳宗說,茶陵人。嘗建汲古堂,藏書萬卷。 民有繫於桎梏者幾死,宗說見而問之,繫者曰:『逋負 三百畝,無以為償,而官督之也』。宗說遂代償焉,盡以 其稅收之己戶。湘中吳臘赴試,道茶,貧不能往,宗說 計所費贐之,臘果登第。姪子不肖,以其業盡鬻之人。 宗說訴於部,而贖之以入衡州、茶陵二學。」

董助教

按《黃州府志》:「董助教,性仁慈,篤于信義,見貧乏輒捐 貲賑恤。大觀間,歲大旱,嘗為飯飼饑,又設餈食給小 兒,多所全活,以壽終。」

唐徹

按《零陵縣志》:「唐徹,字子卓,號愚菴,唐績之族也。家貧 苦讀,謁劉靜春先生,授以《近思錄》,學益進。居官能廉。 丙午大疫,有周姓者闔門僵臥,鄰里莫敢過,徹獨往 經紀之,病者瘳,死者葬,踰月乃復。」

蔣湋

按《零陵縣志》:「蔣湋,居進賢,少辭家入太學,既不遇,棄 而歸隱。黃庭堅在宜州病革,湋往見焉。庭堅以身後 事屬湋,及卒,為棺斂,具舟送歸。鄒浩謫永州,湋從之 遊。浩有昭州之行,湋又為經紀其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