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5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子員,呫嗶孜孜,如有所不及,乃神瘁貌日以癯。其父

憐之,謂吾:「雷氏世約,今宗祧有承足矣。富貴顯榮非 所期,兒毋以學自苦,徒使吾心惻焉。」於是稍置鉛槧, 不復言,進取菽水供歡,竭力養志,以終其身。余聞公 貌溫恭樸木,性依乎仁,而動以禮自持裒衣矩步,出 言有章,與人交恂恂善下人,未睹其怨怒之色。處不 足之地,而坦然恆若有餘,蓋古所云隱君子也。其父 大耋遘疾,公禱於天,願身代刲股以療,延九齡乃沒。 哀毀骨立,葬祭誠信,廬於墓者三年。有司上其事,得 旌表,故今稱「雷孝子。」配孺人徐氏,閫範嚴靜,有少君 裙布之義,先公卒,卒時公年五十矣,終身居不復娶, 今合葬云。孟津陳子曰:「余察孝子行誼最高,竊慨焉 慕之,獨以未得親炙」為憾。然噓和述其王父之德,不 誣也。及觀諸所為傳,若誌亦既章章矣,而噓和尤拳 拳屬余表其墓。夫雷氏孝謹之風,其日興乎!因撮其 大概,使鑱之麗牲之石。

《修董孝子墓記》
黃鞏

孝感縣舊為漢安陸地,後置縣,以孝子董永而命名。 按《圖志》及雜記小說,皆云,「孝子千乘人,喪母,值漢季 世,奉父避兵來居,家貧,傭耕為養。父亡,以身貸錢始 克葬。天降織女,為織以償所貸,既畢,騰空去。」今縣之 董家湖有董父墓,蓋即孝子貸身所營者。右稍南為 孝子墓,與小說合,其殆信然也。鞏少,蓋習聞異其事, 今來德安,適以事行縣。躬訪求之,使一老兵前導。自 東門出,迤邐六七里,丘阜隆起,林木蔽翳。老兵指曰: 「是也。」雙塚壘壘,鞠為蓁莽,狐兔走其上。斷碑殘刻,苔 蝕雨剝,殆不可讀。俯仰躊躇者久之。遂節縮官錢,命 義官劉福緣重修,覆以抔土,增為馬鬣,樹石表題志 其上。中為饗堂,四週為垣,前為甬道。「復使近傍居民 湯氏守之。」嗚呼!孝子之於親,生而傭工為養,死而貸 身為葬,可謂孝矣,區區織女之有無不與焉。至於其 父之行,雖不概見,然居貧能使其子安於耕稼,身死 之日至於無所謀窀穸,將不可為固窮守義之君子 者歟?鞏故俱表其墓,使邑之人有所考,且有所勸也。 君子曰:「永事《漢史》失」載,豈偶遺耶?抑以織女事涉渺 茫弗錄耶?以永之孝,曾不得列於史,則夫山林寂寞 之士,德成而名不聞者,亦多矣,豈獨永哉?然永幸而 托小說,至今以有傳,遂大顯於世,則稗官野史之作, 又豈可少哉?

《望雲思親圖記》
何喬新

旴南黎君伯中,克孝於親者也。伯中垂髫時,喪厥考 母孺人饒氏,以長以教,式克底於成。常念考弗逮養, 乃像而祠之。歲時祀事,必恭以誠。其事母尤謹。鱻薨, 蔬蓏醯醢之屬,必躬烹瀹而後進。怡怡左右,恆慮少 拂其意。鄉之言善事親者,必以伯中為稱首焉。既而 以母命服賈四方,將以營所以祭與養者。然伯中憫 親之老,不忍久違膝下,春出賈,秋必歸省焉,歲以為 常。當其挾貲遠遊,或泊舟江皋,或棲遲寓舍,翹首南 望,睠焉思親。見雲出沒於空曠之閒者,矗如樓臺,矯 如虯龍,翔如鸞鶴,或搖曳如翠旍,或連蜷如芝蓋,輒 悵然遐思,恨不得乘雲以飛,而置其身於親之側也。 於是曳杖而歌曰:「朝雲兮依依,望親舍兮盱水之湄。 歲月其邁兮胡不歸?安得乘雲兮從吾親以嬉。」又歌 曰:「暮雲兮悠悠,望先塋兮姑山之陬。我將旋歸兮駕 扁舟,薙宿草兮薦腒。」歌竟泫然,情不自已。乃屬善 繪者圖之,出入與俱,時一展玩,則有不勝其慨然者。 閒持以過余,求為之記。嗟夫,伯中可謂孝也矣。昔者 狄文惠公赴井州掾,登太行山,迴瞻河陽,見白雲孤 飛,曰:「吾親舍於其下。」久之不能去。史臣書之,其聲光 照耀,簡策至今,赫赫然伯中之心,其一文惠公之心 與!余觀世之人,親在弗克致養者有之矣,況能致思 於既沒之後乎?處膝下弗克承歡者亦有之矣,況能 繾綣慕戀於數千里之外乎?而伯中能之,真可謂克 孝者也。其視文惠公,雖隱顯殊跡,而其思親之心奚 擇哉?嗚呼!世之生弗能養、死弗能思者,聞伯中之風 亦可以惕然矣。余故詳記其事,以為斯世勸。

《孝順詩序》
王褘

宋之季年,滁陽有篤行君子曰范,諱西新,字孟申,文 正公後裔也。學者因其別有號,而稱之曰「青山先生。」 仕嘗贊閫幕教郡,其純德懿行,當世皆尊慕之。其設 教於鄉閭也,患後生小子凌虛厲空,而不省乎孝弟 之實,乃為詩三十篇以垂訓。極言父母孕育、鞠養教 誨之劬勞,與人子之所以孝順乎親者,情切而理明, 「義正而實備,質而不失於俚,詳而不流於繁,讀之使 人孝弟之心油然而生,誠可謂有補於世教者也。」《三 百篇》之詩,其言人之大倫至矣。自當世閭閻婦女皆 能習而知其義,而後世雖老學宿儒猶不能通焉者, 則以去古逾遠,勿達其辭故也。先生此三十篇,其於 此可謂達矣。廣而傳之,有勿習而通之者乎?昔朱子 之為《小學》書也,蓋嘗欲取近代之詩有關於世教者 類而列之,然勿果也。嗚呼!先生之詩,殆成朱子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