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3 (1700-1725).djvu/8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嘗入臥。隆冬甚寒,思無以供膳,遂躬捕湖濱,果獲鮮 以供。父有怒,則必跪問未釋,不敢遽起。有時呼妻同 跪,必得父之歡顏而後已。

張沖

按《長洲縣志》:張沖,字應和,大父昶,父準。沖母李氏疾, 焚香籲天,割左臂一臠,置湯藥以進,因以愈。後嘗代 兄服賈燕京,歸途聞父病,乃倍道行,遇盜斫傷其肱, 盡劫所賈金,然故人所附金未失也。故人子弟來視, 創甚,不敢問金,沖云:「盜去吾金,君家金固在也。」遂悉 還千金,無吝色,人以為難。從兄汴、同母兄滂皆孝謹。

顧淳

按《長洲縣志》:「顧淳大雲,坊巷人。父名言嘗患頭瘋,後 勢益熾,醫百方弗效,乃呼淳永訣,欲自裁。淳時年僅 十一,駭愕,密禱於天,剪其髮際之肉,投藥以進,不令 其父知也。既而病立愈,後不復發。鄉閭驚異,以為孝 感,而繪其事以傳於後。」

杜遵 陸鍷

按《長洲縣志》:杜遵,少苦食貧,任力致養。親相繼歿,手 自穿竁,負土成墳。陸鍷十歲喪父,哀毀踰禮。及長,奉 母以孝聞。兩被盜,負母而出,哀呼「勿驚吾母。」盜卒感 悟而去。

江大浙

按《長洲縣志》:「江大浙,字之白。浙與妻王氏生稟至性, 竭力事親。浙抱弱病,恐廑父母憂,每侍親側,輒故為 健態,遇甘鮮不惜厚市以娛其親。父母不先食,雖御 席不食也。父固長厚,不善生計,積負盈千,責索無措。 浙為百方那償,氏為罄簪珥以佐之。父疾危,浙為刺 血禱於天,得起。母病瀕危,氏刲股肉調湯,亦立起。」

曹六二子

按《吳縣志》:曹六者,與其二子皆被倭獲,縶手以行。長 纔十六,少數歲,啼呼乞歸,倭以白刃恐之,長者跪曰: 「願舍父,我隨所往,不敢違。」賊憐釋父,擄其兄弟而去。

許綸

按《吳縣志》:「許綸,家練虛村,自號練溪,事父曲盡孝道。 父年九十而終,含斂畢,仍依柩側,如是者三年。有事 出告,反面如生時。」

支琮

按《吳縣志》:支琮,縣學生,貧甚。遇寒,母衾單不能寐,盡 解衣覆母,己危坐至旦。客候之久不出,呼琮急,乃短 衣見云:「方以所服覆母睡,恐覺之,故遲耳。」客歎憫之。 巡撫賜以粟帛,薦為某府幕官。

李茂

按《吳縣志》:「李茂,字植之。四歲而孤,賴伯順撫育長成。 後,順病且死,茂於密室刳心取肉如指,以灰傅其創, 煮肉進,順甘之,遂甦。茂亦旋愈,體則羸損焉。」

吳憲

按《吳縣志》:「吳憲,性至孝,母喪過哀,事庶母尤謹,以所 居讓諸弟,僦屋自處。杜瓊稱其孝友,可比薛包,後薦 授高郵州訓導。」

伍浤

按《吳縣志》:「伍浤,字九疇,嘗為親刲股。年八十餘尚康 強,精醫術,能濟人。劉鳳錄其行。」

施仁

按《吳縣志》:「施仁,早孤,奉節母篤孝。祖遺田畝半輸官 助役,以半歸弟。」

丘文學

按《吳縣志》:「丘文學,字游夏。少喪母,事父能得其歡。父 好游飲,伺所之,豫儲具以待,夕必跪進觴。父沒,哀過 失,明醫者勸服羊肝,文學以非禮不從。久之,目漸明 如故。居身極清苦,獨勤治生以贍親族,知府延為鄉 賓。年五十九卒,諡曰康孝,巡撫建祠祀之。」

杜瓊

按《吳縣志》:「杜瓊,字用嘉,生一月而孤,母顧育而教之。 長從陳繼學,博綜古今,為文和平醇實,詩尢沈雅有 古致,閒寫山水,潤秀可觀。性至孝,痛父早亡,從母問 其容儀,往往形諸夢寐,遂肖貌之。以父名玉,終身諱 之。奉母力治甘旨,姊老,事之甚敬。母疾,刲股以療,母 愛二至花栽堂下,易名如意,遂以名堂。有司將上其」 孝,瓊曰:「此豈得已耶?惟念母節未白耳。」正統四年,知 府況鍾疏旌其母。後有司薦瓊孝廉,辭不就。年七十 九卒。學者私諡孝淵先生。

枚應發

按《吳縣志》:「枚應發居閶門市,母病,醫藥弗療,刲股和 羹以進母啖,疾已。他日母復病危甚,應發露立北面 稽首,以香然頂灼臂,叩天願減己年益母。是夕陰瞑, 俄頃雲開,北斗星見,惟一星尚沒。及還,見母擁衾坐, 言有白衣者六人以水灌灑,遂霍然起,年八十餘卒。」

范彌章

按《吳縣志》:「范彌章,字闇鄉,文正公裔也。年十七,母病 革,刲股以進。母卒,毀幾滅性。服闋,補縣學生,游王敬 臣門,餐其理學,事父可權,孺慕終身,待幼弟教育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