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3 (1700-1725).djvu/7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吳埕

按《上元縣志》:「吳埕,字元玉,幼聰穎不凡,天性至孝,親 病,躬進湯藥。及卒,居喪哀毀踰禮。墓側產芝,人謂孝 感所致。」

楊佐

按《上元縣志》:「楊佐,年十五,母病劇,持刀割腹取肝,雜 粥藥進,後三日死,母病果愈。家居近辟雍,時程松溪 為祭酒,聞之駭異,殯之日,令太學生數百人皆往送 之。」

周思皋

按《江浦縣志》:「周思皋,係貢士,年十五,刲股愈。母後舉 鄉飲賓。」

趙國璧

按《江浦縣志》:「趙國璧,事母以孝聞。崇禎十七年,撫按 旌獎,特賜冠帶。」

楊鳳

按《江浦縣志》:「楊鳳,割股救母,壽享一百一歲,子孫繁 衍,書香接踵。」

許良春

按《江浦縣志》:「許良春,割股救父,孝聞於鄉。」

王海

按《江浦縣志》:「王海,事親孝養,父歿,廬墓哭奠者三年。」

張應沛

按《浦江縣志》:「張應沛,字汝霖,父國子生元京俊才早 逝,沛僅九齡,居喪哀毀,動循禮度,觀者器焉。痛父齎 志,終身抱憾,逢忌辰輒流涕竟日,奉孀母,備極承懽, 二弟潞澤襁褓中撫之成立,合爨四十年。比析,自處 其瘠。妻鄭同心克讓,初有粧奩嫁小姑。析時,姑命算 取可數百金,辭不受。沛以貢授太湖簿,郡守廉重之」, 委署潛、宿兩邑符,咸有循聲。陞費丞,數月,聞仲弟故, 恐傷老母,急告歸,哀慟成疾,卒於途。喪歸,遠近畢赴。 楊太史守勤為表其墓曰「孺孝。」

傅寬 孫文理

按《浦江縣志》:「傅寬,字孟宏,感德人。少負膽智,甫冠,父 遭仇,家中以重辟,寬請代行,父憐其少,不許。寬曰:『緹 縈幼女,能詣闕上書矧男子乎』?遂往訊,榜掠無完膚, 猶伏地咄咄訴辨,卒白其冤。後御史廉狀,壯之,為綽 楔以旌其孝。居恆奉二兄甚恭,嘗以己貲卜塋兆,悉 與兄共。其克讓多類此。有孫文理者,早喪父,一弟繼」 逝,故窘,理生殖致饒。撫孤姪如子產,均授之,無所私。 以入粟授粵衛參軍。聞母病,掛冠歸,刲股療之。母愈, 遂終養不出焉。

樓孟憲

按《浦江縣志》:「樓孟憲,字惟章,少倜儻好學,居家以孝 聞。弱冠補弟子員,督學方山薛公稱曰:『楓山大業在 是矣』。」赴省試,聞父疾革,重繭,抵家哀籲,無所不至,遂 棄去舉子業。日以兒時戲事娛其母,且勤課其幼弟, 冀其成立以慰其母也。母老,病床褥者歲餘,衣不解 帶,居喪骨立,有古棘人風。萬曆壬寅,領鄉薦,弗上公 車,與其子姪講明楓山氏之學,人謂「薛公有《早鑒》」云。

趙枋

按《浦江縣志》:「趙枋,母病,三年,衣不解帶。既卒,括寇入 境,人皆逃匿,枋獨扶柩哭,寇亦哀之,不敢犯。」

方學禮

按《浦江縣志》:「方學禮,十七都人。少孤,母多病,甘旨湯 藥靡不曲致。為掾吏給繇,當赴京,戀晨昏不往,當道 獎異之。母終,瘞黃源山,結廬墓左,荒莽幽阻,豺狼出 沒,終不罹害,人謂至孝所感。」

項思諭

按《浦江縣志》:「項思諭,家十都,傭樵為活。養寡母膳羞 竭力曲致,凡遇山澤珍鮮,必市歸供母。母患瘋疾三 十年,歲歉難給,賣妻以終養。迨歿,廬墓終身衰麻云。」

楊天龍 陳應相

按《浦江縣志》:「楊天龍,鐵工為業。母病,聞割股可瘳,即 引刀割以少許,復口銜鐵勾,摘割方寸,和糜以進母 食愈。後三年病如初,復割復愈。有村豎陳應相,聞其 風,母病藥不效,亦割股療之愈。」

傅文釗

按《浦江縣志》:「傅文釗,字國遠,縣之感德人。早孤,事母 極孝,母病五月扶抱,湯藥,頃刻不離。洎沒,居廬三年, 不入私室。伯兄早逝,撫孤幼如己子,均延師課之,有 成。倜儻好施,族屬之貧者,歲終量給錢米,釗家亦不 甚裕,人益多焉。其仲兄文鉞與之同心孝友,鄉評兩 重之。」

張應標

按《浦江縣志》:「張應標,字汝準。四歲失母,即知哀茹素。 及就傅,每言及,涕洟不已。師吳彥邦奇之,妻以女。後 父病,侍湯藥,朝夕未嘗離側,籲天願以代,割左臂肉, 鼎臑以進,父病得痊。」

施伯引

按《浦江縣志》:施伯引,字長孺,幼穎異,善屬文,邑令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