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3 (1700-1725).djvu/69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閒為太醫院御醫。母王氏偶疾於家,用聞信趨歸,母 已氣微七日,自傷未得生,見號天悲痛,及視母,心頭 微熱,遂焚香刲股,強口進羹,親族或笑其愚,豈意羹 進即甦,復延一十九年,奉旨建坊,以獎其孝。」

黃梓齡

按《新安縣志》:「黃梓齡,基昌子,年十五。崇禎壬午寇亂, 齡失母所在,不避兵刃。尋之,幾出虎口,卒遇害。邑人 哀之。」

李毓楫

按《新安縣志》:「李毓楫,崇禎六年,賊殺其父李時芳,驅 楫隨營。楫大罵,奪刀殺賊,不克而死。」

鄧沾

按《新城縣志》:「鄧沾,字元洲,南坊人。父疾,兩手慄慄顫, 不任桮棬匕箸。沾左右扶掖,未嘗頃刻閒。每夕侍寢, 中夜數起,從戶外偵其謦欬,聞呻吟聲輒兩齒作擊, 徬徨不能已,疾少蘇。後十年歿,骨纍然,讎酒肉者三。 改歲奉母,備極愛慕,日集諸昆季,遞陳滫瀡,晨興慰 問所苦,母亦慇懃慰勞。年五十卒。子篆,崇禎己卯副」 榜。

王法湯

按《魚臺縣志》:「王法湯,穀亭人。年方十餘歲。於明崇禎 十四年五月二十九日,土寇掠穀亭,其父庠生王嘉 言肘閒縛十數金,攜法湯出避賊,反遇執,搜獲金,以 為富翁也,縛而撻之。索積貲無有。法湯在旁跪泣求 免,賊不聽,撻嘉言至死。法湯見父死,泣詈不已,賊怒 支解焉。亦孝烈性成者矣。」

王世科

按《衛輝府志》:「王世科,新鄉寧山衛人。崇禎庚辰,歲大 饑,從父王庫就食曹縣,中道遇賊,奪其資,父子各奔。 及歸,不見其父,棄命詣賊營尋之數十次,獲一履,攜 歸,立小祠,奉履於其內,朝夕哭拜,終日籲禱,求得骨。 後至賊所,滴血認骨二塊,捧歸葬之,終其身如癡如 顛。邑令王旌其門曰『孝聲籲天』。」

包弘漸

按《雲南通志》:「包弘漸,廣通庠生。崇禎閒,四川流寇大 熾,兄弘策守新都,城陷,詈賊死。漸事寡嫂盡禮,為諸 姪婚娶,至家貲費盡,無所怨,里人義之。」

武謨

按《陝西通志》:「武謨,𥂕厔人。父陷於賊,以身代死。崇禎 閒旌表立坊,縣前有祠。」

杜壽春

按《陝西通志》:「杜壽春,中部人。崇禎四年,盜攻城陷。或 呼壽春曷去之。壽春曰:『母老,焉忍舍之』。遂遇害。」

賈國柱

按《陝西通志》:「賈國柱,膚施庠生。母病,割股獲愈,孝著 鄉閭。崇禎十六年奉旨旌表。」

王守庫弟守德

按《陝西通志》:「王守庫,扶風人,崇王鎮里民。少孤,與弟 守德事母最孝。崇禎八年,流寇之亂,人皆避匿,守庫 兄弟以母年老,相守不去,俱被執。寇怒,欲殺守庫弟, 守德跪泣曰:『我有子,兄尚無後,且善事母。乞饒兄命, 願以身代』。守庫曰:『願殺我,毋殺吾弟。弟在,母不缺養, 姪不失怙』。」兄弟爭死不已,寇俱殺之。同執者述其事, 人為感咽。

趙應璧

按《陝西通志》:「趙應璧,麟遊庠生。崇禎七年八月,隨母 避賊,母迫墮崖,璧即墮處號泣下,隨母死之。」

李楹

按《陝西通志》:「李楹,隆德人。家貧,負薪以供孀母。崇禎 十三年奇荒,不令妻子分母之食,妻子俱斃於荒。奉 母董氏獨生,鄉人媲美郭巨焉。」

楊開泰

按《涇陽縣志》:楊開泰,生員,居父母喪,坐臥不離柩側。 崇禎八年,寇至,村人皆遯,泰獨閉戶守靈,知有親而 不知有身也。及葬,每晨昏必至墓所,拜跪而祝曰:「幽 室安乎?」禱畢,泣涕,反袂拭面而歸。如是者十餘年。

武培極

按《涇陽縣志》:武培極,生員。崇禎九年,流寇執培極及 母,索金不得,欲殺其母。培曰:「『母死,我奚存哉』?寇或挾 培去,培又曰:『我去,母奚倚哉』?寇怒其不從,殺之。終憐 培孝而釋其母。」

趙藻

按《盩厔縣志》:「趙藻,青州豆村人。性至孝。崇禎七年五 月八日,賊至,藻哭於母柩側不肯去,遂被殺。」

陳福論

按《咸寧縣志》:「陳福論,字槐菴,天性孝友。伯兄福詔登 仕籍,仲兄福語力疾不獲卒,乃志躬耕,事親,心力曲 盡。父病,藥物罔效,籲天以身代,獲愈,鄉閭稱曰孝子。 比兩兄析箸產物,咸推甲取乙。崇禎閒,有司匾旌之, 錫以冠裳。」

劉爾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