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3 (1700-1725).djvu/6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內事,何敢徼寵嘉乎?崇禎朝,頒《孝經》以正天下,採諸 孝行。巡方劉宗祥以臣請,奉旨建坊。

張志良

按《九江府志》:「張志良,德安市民。性至孝,曉定省之禮, 每日祈天禮佛,求父母壽。妻逆母意,立逐之。崇禎年 閒,通縣公舉理刑,給匾旌揚曰『摯孝扶風』。」

周禮讓子易元

按《九江府志》:「周禮讓,字我華,彭澤人。幼孤,事母純孝。 年七十,常作兒舞以娛親,口不言老。闔邑公舉其孝, 屢與鄉飲。崇禎大荒,捐廩賑之,稱貸者輒焚其券,鬻 妻子者代贖十餘人。晚年二子易昌、易元。元登賢書, 性尤孝,蚤失怙,泣血廬墓。邑侯董以元孝申聞司理 旌之。」

周之元

按《南康府志》:「周之元,字貞生,號玉立。性直亮節義,鄉 黨以孝友稱。崇禎癸酉薦於鄉,父沒,哀毀幾絕。有異 母弟無嗣,為買妾,舉一子。子復夭,葬之如弟禮。年五 十卒。榻後有聲如雷,移頃乃止。」

詹介

按《南康府志》:「詹介,二都人。好學篤行,操守廉潔。父皋 早喪,思慕痛切。母侯氏病篤,籲天請代,割股進療。崇 禎七年,施太守獎之。」

陳可良

按《南康府志》:「陳可良,六都二圖:民母劉氏病,醫藥不 效,良方髫年割股以進,孺慕性生。崇禎六年旌獎。」

鄒國聘

按《南康府志》:「鄒國聘,十一都五圖民母羅氏疾篤,多 方不效。乃祝天念佛,提刀割股,和湯以進,母病立起。 崇禎六年旌獎。」

胡若坦

按《臨江府志》:「胡若坦,字君平,峽江邑庠生。崇禎癸未, 流寇至邑,坦奉母楊氏奔避。楊年老行遲,為賊獲被 殺。坦號呼奪賊刃,與賊格,不勝,賊劌坦耳昏仆地,復 起立搏賊,且搏且罵,因遇害。邑令以事聞,牓曰『孝友 節烈之門』。」

胡之驊

按《景陵縣志》:「胡之驊,字逸少,邑庠生。父恒,任川南兵 備道,為賊張獻忠獲,不屈死節。驊聞變,託孤兒於義 士汪光翰,偕母樊氏投端公河死。蜀人憐之,莫不哀 泣。」

陰觀光

按《龍陽縣志》:陰觀光,事雙親暨節。祖母萬氏有孝行 友愛,異母弟庠生龍光,事皆身任十年之長,兄道猶 父道然。崇禎六年壬申,巡按白公訪實,給匾旌善。前 後額其門者五,曰「孝行兩超」,曰「德孚上薦」,曰「孝感天 人」,曰「孝德上聞」,曰「一方仁德。」郡邑薦紳名士,皆為詩 文記頌,至今里中有「陰善人」之稱。

璩應壽

按《貴溪縣志》:璩應,壽五十五,都岡霧山人。家貧無以 奉母,母病,割股療疾。於崇禎三年邑令王夢台驗實 申請,給匾旌獎。

汪應斗

按《仁壽縣志》:汪應斗,邑庠生,誠篤嗜學,事親以孝聞。 常訓子曰:「忠臣出於孝子之門,務勉之。」崇禎八年,邑 令張鳳翥通詳,上司為表其閭曰「孝行可風。」

徐萬照

按《分水縣志》:「徐萬照,庠生。父志進,崇禎元年選貢,任 襄陽府通判,清廉丕著。旋致仕,家業蕭然。有游兵至, 執之索餽,貧無以應。照奔前救父,願以身代,兵不聽, 殺進。照奮不顧身,痛忿泣罵,以頭觸之,遂俱遇害。其 慘禍有不忍言者,莫不聞而哀之。」

王士俊

按《南陽府志》:「王士俊,南陽人。性至孝,弱冠領崇禎丙 子鄉薦。辛巳,流賊李自成陷南陽,士俊舉家南徙,至 江,有賊乘夜劫船,士俊已避去半里許,聞賊毆其母, 哭聲痛楚,亟歸船,跪懇,賊曰:『寧殺吾,勿傷吾母』。賊劫 其資,母子俱被殺。」

柴養愚

按《南陽府志》:「柴養愚,鄧庠生,性至孝。崇禎丁丑,寇亂, 養愚父為賊所刺,挺身覆蔽,手掣其刃,指俱落,父得 不死,養傷創卒。」

王暘

按《汝州志》:王暘,廩生行止端方厚重,寡言笑。崇禎十 四年,流寇陷城,執其母,暘曰:「吾母也,寧殺我。」挺身冒 刃,遂并遇害。

楊俊彥

按《汝州志》:「楊俊彥,廩生。崇禎十四年,流寇陷城,彥守 父靈柩不去,哭告勿損父靈。賊憐其孝,未加寸刃,卒 辛苦守數日,絕飲食,死於柩前。後驗其屍,并無傷損。」

馮爾棟

按《真陽縣志》:馮爾棟,寒凍店人,邑庠生。崇禎七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