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3 (1700-1725).djvu/1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餓死於墓。」

李守正

按《濟南府志》:「李守正,字一之,母姓李,遂從其姓。領正 德丙子鄉薦,初署蘭陽教諭,竟日堂坐,督率課業,無 閒風雨寒燠,故門下多所成就。遷南雍學正,會集生 徒,公課外,復督其私課。是年鄉試,中選者倍於他堂, 轉陜西平涼府通判。正嘆曰:『遠離二親,千里外數年 不得一面,雖位居極品,無益也』。」力求致政歸,事親備 極孝養。親沒,哀毀銜恤,所謂「終身慕父母」者。正卒之 日,斂具不能以自備。萬曆四年祀「鄉賢。」

朱雄

按《兗州府志》:「朱雄,泗水人,五世同居。正德閒,詔旌其 門。」

李思孝

按《兗州府志》:「李思孝,曹縣人。家貧,親老,傭作以養。親 終,廬墓三年,朝夕哭泣。正德庚辰,河決侵墓,棲於墓 頂,累日不食。縣官親詣墓所,給以粟帛,仍表其門。」

劉富

按《兗州府志》:「劉富,金鄉人。正德五年,流賊入邑,富父 為賊所執,索其少女,富奔告賊曰:『吾妹誠避山中,釋 父執我,吾妹可得』。賊釋父執,富將與俱至山中,富伺 其父得脫,乃望父大呼曰:『吾以死當之,勿使吾妹辱 賊』。賊怒殺之,父妹以全。」

張旻

按《青州府志》:「張旻,日照人,邑庠生。父元殂喪事合禮, 躬負土築墳,廬墓三年,悲慕如初。常有白狼馴擾居 旁。又鄉民冬月焚林,野火延燒,至廬而止,人以為孝 行所感。正德十一年,知縣奏聞旌獎。」

路瑤

按《青州府志》:「路瑤,正德六年,流賊入臨淄,兄蓁藏匿 愚谷山,被執。賊仗刃欲殺之,瑤以身代死,賊義而釋 之。」

朱綬

按《泗水縣志》:「朱綬母故,結廬墓側,三年不入城市。正 德年,知縣嘉其孝,為具狀以聞。」

朱淦

按《泗水縣志》:「朱淦,庠生。母故,廬墓三年。及父雄故,復 如之。正德年,知縣嘉其孝,相繼具狀以聞。」

鍾賢

按《滕縣志》:「鍾賢,千戶鍾理子。以茂才補邑諸生。性至 孝。父卒,賢號痛,水漿不入口,形毀骨立。及葬,廬於墓 側。一日大雪,賢晨起掃除墓雪,人遂呼為掃雪秀才。 將及大祥而母病,乃歸,籲天自代,不入室,不解衣。母 病革,執喪如其父喪。以歲貢授趙州訓導,卒。正德間, 屢薦於撫按。時節孝,有司皆得徑奏。撫按行,有司具」 奏,有司憚於繁費,竟寢。

郭僩子子立

按《武城縣志》:郭僩,正德七年,流賊刦掠郡邑,僩之季 父奇早卒,遺季母劉氏守節,誓不改嫁,為賊所擄,將 執之去,劉呼天而哭,罵賊不已。賊將刃之,僩趨救曰: 「此節婦也,素性不屈,乞宥之,以全貞節。」賊怒,欲並殺 之。僩子子立見父,急泣持賊刃曰:「願殺我,毋殺我父。」 由是三人皆死於賊。

張文獻

按《九江府志》:「張文獻,字道徵,湖口縣諸生也。兩親早 卒,事繼母甚謹。家貧,授徒以養弟妹,畢婚嫁。正德七 年,流賊奄至其家,獻以母疾不忍去,賊感其孝,遺以 金。按察、學使、巡撫先後旌其閭。」

黃相

按《九江府志》:「黃相,字國佐,德化人。篤學寡言,事母極 孝。正德丁丑,舉進士,乞歸省親。己卯逆濠之變,負母 奔石塘鋪松林之麓。時六月亢暑,遂感熱疾,三月而 卒。」

金天夫

按《太原府志》:「金天夫,榆次人。性純孝。弱冠時,父鼎罹 危疾,刲股和湯以進,疾遂瘳。正德舉於鄉,筮仕戶部 司務,歷工部郎中。值大工屢興,財不告匱,詔褒其能。 尋出為鞏昌守,多惠政。逾年歸,家無餘蓄。」

王汝敬

按《太原府志》:「王汝敬,代州人。舉正德進士,授行人。博 通五經。賦性烈直,不容於時。棄官歸養。父母卒,廬墓 六年,艱苦號泣。值大雨雪,凍死墓所,鄉人哀之。」

曾瀚

按《建昌府志》:「曾瀚,字元沛,南豐人。正德九年,流寇破 縣,瀚負繼母出逃。中塗疾作,賊追及之,瀚抱母泣告。 賊釋母,執瀚去,且行且泣,賊笑而紿之曰:『母已死昨 所矣』。瀚慟哭欲絕,賊贈以三縑,遣歸奉養。」

陳清福

按《南康縣志》:「陳清福,崇信里人,父禮。」正德十二年 充「百長」,從縣丞舒富之信豐,會勦流賊。臨陣失事,法 當斬,而禮「脫逃」,捕者遂逮清福。清福至軍門,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