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是夜發其陵,剖棺見陳武帝鬚並不落,其本皆出自 骨中。頒遂焚骨取灰,投水而飲之。既而自縛,歸罪於 晉王。王表其狀。高祖曰:「朕以義平,陳王頒所為,亦孝 義之道也。朕何可罪之。」舍而不問。有司錄其戰功,將 加柱國,賜物五千段。頒固辭曰:「臣緣國威靈,得雪怨 恥,本心徇私,非是為國。所加官賞,終不敢當。」高祖從 之,拜代州刺史,甚有惠政。母憂去職。後為齊州刺史, 卒官,時年五十二。

楊慶

按《隋書孝義傳》:「楊慶,字伯悅,河閒人也。祖元、父剛,並 以至孝知名。慶美姿儀,性辯慧。年十六,齊國子博士 徐遵明見而異之。及長,頗涉書記。年二十五,郡察孝 廉,以侍養不行。其母有疾,不解襟帶者七旬。及居母 憂,哀毀骨立,負土成墳。齊文宣帝表其門閭,賜帛三 十匹,綿十屯,粟五十石。高祖受禪,屢加褒賞,擢授儀」 同三司,版授平陽太守。年八十五,終於家。

郭儁

按《隋書孝義傳》:「郭儁,字弘乂,太原文水人也。家門雍 睦,七葉共居,犬豕同乳,烏鵲通巢,時人以為義感之 應。州縣上其事,上遣平昌公宇文」詣其家勞問之。 治書御史柳彧巡省河北,表其門閭。漢王諒為并州 總管,聞而嘉歎,賜兄弟二十餘人衣各一襲。

田翼

按《隋書孝義傳》:「田翼,不知何許人也。性至孝,養母以 孝聞。其後母臥疾歲餘,翼親易燥濕,母食則食,母不 食則不食。母患暴痢,翼謂中毒,遂親嘗惡。及母終,翼 一慟而絕,其妻亦不勝哀而死,鄉人共厚葬之。」

紐回子士雄

按《隋書孝義傳》:「紐回,字孝政,河東安邑人也。性至孝。 周武成中,父母喪,廬於墓側,負土成墳。廬前生麻一 株,高丈許,圍之合拱,枝葉鬱茂,冬夏恆青。有烏棲其 上,回舉聲哭,烏即悲鳴,時人異之。周武帝表其閭,擢 授甘棠令。開皇初卒。子士雄,少質直孝友,喪父,復廬 於墓側,負土成墳。其庭前有一槐樹,先甚鬱茂,及士」 雄居喪,樹遂枯死。服闋還宅,死槐復榮。高祖聞之,歎 其父子至孝,下詔褒揚,號其所居為「累德里。」

劉士儁

按《隋書孝義傳》:「劉士儁,彭城人也。性至孝。丁母喪,絕 而復蘇者數矣,勺飲不入口者七日。廬於墓側,負土 成墳,列植松柏,狐狼馴擾,為之取食。高祖受禪,表其 門閭。」

郎方貴

按《隋書孝義傳》:「郎方貴,淮南人也。少有志尚,與從父 弟雙貴同居。開皇中,方貴嘗因出行,遇雨,淮水汎長, 於津所寄渡,船人怒之,撾方貴臂折。至家,其弟雙貴 驚問所由,方貴具言之。雙貴恚恨,遂向津毆擊船人 致死。守津者執送之縣官案問其狀,以方貴為首,當 死,雙貴從坐,當流。兄弟二人爭為首坐,縣司不能斷, 送詣州,兄弟各引咎,州不能定,二人爭欲赴水而死。 《州狀》以聞,上聞而異之,特原其罪,表其門閭,賜物百 段。」後為州主簿。

翟普林

按《隋書孝義傳》:「翟普林,楚丘人也。性仁孝,事親以孝 聞。州郡辟命,皆固辭不就。躬耕色養,鄉鄰謂為楚丘 先生。後父母疾,親易燥濕,不解衣者七旬。大業初,父 母俱終,哀毀,殆將滅性,廬於墓側,負土為墳,盛冬不 衣繒絮,唯著單縗而已。家有一烏犬,隨其在墓,若普 林哀臨,犬亦悲號,見者嗟異焉。有二鵲巢其廬前柏」 樹,每入其廬,馴狎無所驚懼。大業中,司隸巡察,奏其 孝感,擢授孝陽令。

李德饒

按《隋書孝義傳》:「李德饒,趙郡柏人人也。祖徹,魏尚書 右丞。父純,開皇中為介州長史。德饒少聰敏,好學,有 至性,宗黨咸敬之。弱冠為校書郎,仍直內史省,參掌 文翰,轉監察御史,糾正不避貴戚。大業三年,遷司隸 從事,每巡四方,理雪冤枉,褒揚孝悌。雖位秩未通,其 德行為當時所重。凡與交結,皆海內髦彥。性至孝,父」 母寢疾,輒終日不食,十旬不解衣。及丁憂,水漿不入 口五日,哀慟嘔血數升。及送葬之日,會仲冬積雪,行 四十餘里,單縗徒跣,號踴幾絕,會葬者千餘人,莫不 為之流涕。後甘露降於庭樹,有鳩巢其廬。納言楊達 巡省河北,詣其廬弔慰之,因改所居村名「孝敬村」,里 為「和順里。」後為金河長,未之官,值群盜蜂起,賊帥《格 謙》、孫宣雅等十餘頭聚眾於渤海,時有敕許其歸首, 謙等懼,不敢降。以德饒信行有聞,遣使奏曰:「若使德 饒來者,即相率歸首。」帝於是遣德饒往渤海慰諭諸 賊。行至冠氏,會他盜攻陷縣城,德饒見害。其弟德佋, 性重然諾,大業末,為離石郡司法書佐,太守楊子崇 特禮之。及義兵起,子崇遇害,棄尸城下。德佋赴哭盡 哀,收瘞之至介休,詣義師請葬子崇。大將軍嘉之,因 贈子崇官,令德佋為使者往離石禮葬子崇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