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77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濟南府志》:「鮑興,字熊飛,鄒平人。至正閒,隨父宦遊 浙上,值兵變,避難於淞,輒詭名氏。母王氏病,罄貲求 醫。母喪三年,守墓不入私室,哀毀骨立。服闋,慮其父 缺侍,置大樓船一具,載父隨寓為家。父名隱,字起之, 浮游湖海,號漁樵主者。」

翟思誠

按《濟南府志》:「翟思誠,淄川人。母趙氏嬰疾,思誠日夜 侍湯藥,衣不解帶。母死,哀毀,廬墓三年。」

劉濬

按《萊州府志》:「劉濬,膠州人。少失父,獨與祖母王氏居。 王氏沒,廬墓三年,朝夕哭臨,始終不懈,鄉邦稱之。至 正六年,旌表其閭。」

王公達

按《萊州府志》:「王公達,昌邑人。性至孝,事親盡禮,飲食 必先嘗。父患癰疾,公達竭誠泣禱,願以身代。父疾愈, 鄉人神之。至大元年旌表。」

張緝

按《萊州府志》:「張緝,字士明,膠州人。性孝友,能詩文,與 兄紳、弟經同領鄉薦,由澤州學正轉泰州幕職,棄任 養親居揚州。兵亂,母方病臥,賊突入,舉鎗刺母,緝以 身蔽之,中傷而死,母得免。」

王黑兒

按《萊州府志》:「王黑兒,平度人。幼失怙恃,稍長,叔告以 父母卒在沂州,黑兒遂哭泣告天,適遇隆冬,單衣跣 足如初喪至葬所,負遺骸歸。又夢父母欲食生魚,臥 冰求之,冰泮得魚,烹以祭墓。時人稱其孝感,擬諸晉 王祥云。」

張企誠

按《兗州府志》:「張企誠,字思敬,曹州人。賦性純謹,事繼 母以孝聞。至正閒,山東兵亂,居民奔竄,企誠用巨綆 懸箕,加扛於上,扶母坐其中,兄弟肩舁而行,日夜跋 涉,中塗遇盜,企誠曰:『衣物相與,請勿驚怖老母。盜感 其言,相戒曰:『暴賢者不祥』。皆引去。若此者數四,竟獲 免。里人服其孝行,祀之學宮』。」

司允德

按《兗州府志》:「司允德,字執中,東阿人。仕為翰林修撰。 天性孝友,母卒,廬於墓側。有鳴鶴萬餘翔舞其上,久 之乃去。生徒百餘人,共立瑞鶴亭於墓左。詔表其門。」

李欽

按《兗州府志》:「李欽,平陰人。性至孝,早失父,奉母竭力 供甘旨。母疾,醫藥久不效,欽乃竭誠禱神。隆冬單衣 輿母祈於泰嶽。既歸,母夜夢一白衣人至其榻,瀝水 於身,覺而病愈,人皆謂為孝感。母以壽終,欽哀毀踰 禮,廬墓終制。事聞而旌表其門。」

何士元

按《兗州府志》:「何士元,滕縣人。性至孝友,父母有疾,侍 奉湯藥,晝夜不離側。自禱於天,求以身代。與其弟極 相友愛,每食必共,人以為難。」

吳昇

按《兗州府志》:「吳昇,滕縣人。以孝廉辟薦,累官卲武、興 化二路推官,廉明有聲。母卒,廬於墓側,不飲酒食肉 者三年。有司以孝廉聞。」

李可發

按《魚臺縣志》:「李可發,嗜學,有孝行。至正十四年,河決 金鄉,魚臺墳墓多壞。可發母卒,慮有後患,乃為複棺, 刻銘曰:『魚臺李可發之母柩,然後葬。元季墓為水所 漂沒,棺多莫辨,可發獨預為之地,哀號數晝夜,忽於 眾棺中得之,遂擇高阜葬其親。復廬墓三年,縗絰不 釋。人或勸之歸,泣曰:『母柩為水所溺,皆不孝罪,忍離』』」 其親以自便乎?可發終身素服,常有戚容,人皆稱為 「李孝子。」

賈讓

按《魚臺縣志》:「賈讓,元初孝子也,事親至孝。有司聞於 朝,詔旌其門,立孝子坊以表之。坊在縣北二十里。」

張琦

按《岳州府志》:「張琦生二歲,母劉氏遭亂陷於兵,父必 達不復娶。琦稍長,遍求數載,不得已而得於貴池,迎 以歸。十五年,必達卒。又三年,劉氏卒,琦終二喪,蔬食 不變。天曆中,有司上其事,以父義子孝下郡邑,表琦 家曰『孝義』。」

邵茂質

按《岳州府志》:「邵茂質,其母性懼雷,每聞雷,以身翼之。 歿後值風雨雷電,則往伴母,旌曰『純孝』。」

馬安

按《岳州府志》:「馬安,父喪膝行,負土成墳,廬墓三年。有 司以聞,旌表其門。」

徐偉

按《岳州府志》:「徐偉,事母至孝。宋末舉孝廉,旋值元鼎 革,去之埜潭山中隱居,教授生徒,講學不衰。有司累 薦,徵聘不赴,鄉人依以居者百餘家。歲荒貧不舉火 者,偉賑給之。鄉人感其義,所舉子多以徐為名。及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