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68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考證

至山廬,路逢盜數百人,斗龍置母夷處,稽首曰:「壯士

斗龍幼不知母去,壯長聞母在江東行求母,六年母 歸,未百十日,即相遭於此。斗龍若請夫婦代死,母老 誰為養母者?」盜咨嗟相約避去,且語:「徒勿更至此山 驚母,傷孝子心。」里中人家賴之以免。斗龍嘗蒔甘瓜 圃中,秋暮,母病渴甚,思食瓜,而非瓜時,斗龍視空蔓 中芃芃然,披之異根,合莖並蔕兩實者二,摘以奉啖, 即日渴,已疾平。明年圃之天羅瓜,如甘瓜者,亦二王 至,今茲尚安健也。斗龍作百丈谿書院,祠三君子,侑 以澤民。將延師教里子弟學,又以百丈源山地五百 畝為義山。鄉里飢歲,斸葛蕨根續食。達魯花赤阿思 蘭,取縣學鄉里之言,及祁陽縣尹章君碩所移事狀, 廉之而核實,請旌表。

趙天爵

按《輟耕錄》:「趙孝子天爵,字伯廉,平陽解州夏縣人。嘗 為吏,多平反惇行孝弟,治家甚嚴,三子皆頎然玉立。 母喪,廬墓三年,父繼喪又如之。惟蔬食菜羹,不飲酒 食肉,不與妻妾見。有司以聞於朝,旌表其門閭,復其 身。」

袁氏子

按《輟耕錄》:「泰州人袁氏,兄弟二人,同居養母。至正壬 辰,紅巾壓境,兄弟負母逃避。至中途,兄念妻子不置, 辭母歸,惟弟與母借居田舍。後城陷,其一房盡遭殺 戮,獨弟之妻子獲免。乘閒奔避,適夫婦父子相會,時 傳為孝行所感。」

繆倫

按《輟耕錄》:「繆孝子倫,字叔彝,東平人。侍父宦遊,寓居 錢唐。至正十六年,淮兵寇城,執其父將殺之。倫哀號 乞免,弗聽;傾家貲以贖,又弗聽,乃自縛請代。於是殺 倫而釋其父。甚哉,賊之不仁也!」

馬伯傑

按《輟耕錄》:「馬伯傑,山東鄒縣人。父某,拜江南行臺監 察御史,不以家行,傑獨與母居。盜起汝潁,轉略齊魯 境,傑負母匿草閒。母死,倉卒不能具棺斂,聚石葬鄆 地西。盜入鄆城,傑伏於墓上,眾欲驅而前,脅以白刃, 傑大慟曰:『母在此!母在此』!盜曰:『此孝子也』。乃舍之,復 遺以衣糧。既而邑刳於兵,失墓所在,求之二年,得於」 榛莽中,故衣尚存,始克遷祔。祖塋御史轉浙西僉憲, 留江南者八年,遂冒鋒鏑,閒走數千里,省之錢唐,人 咸稱為「馬孝子」云。

丁氏子

按《輟耕錄》:「越楓橋里人丁氏子,母雙目失明。丁至孝, 每朝盥漱訖,即舐母之目,積有年矣。俄而母左目明, 未久右目復明。憲司上其事於朝,表其閭曰『孝子之 門』。」

彭李子

按《輟耕錄》:「彭李者,世為義門陳氏之傭夫,喪明已久, 有子一人,嘗聞陳之子弟言:舜為父瞽叟舐目而致 明,乃歸效之。不旬日,父目忽然明朗。」

鄭萬戶

按《輟耕錄》:「前至元閒,杭州有鄭萬戶者,天性峻急,不 能有所容,而奉事母夫人,備極孝道。母誕日垂至,預 市文繡氁段製袍為壽。鍼工持歸,縫綴既成,為油所 污。時估貴重,工莫能償,自經不死。鄰婦有識其母者, 潛送入白之,至日臥不起。子至,候問安否,見其憂色, 請其故。曰:『昨莫偶視新袍,適几上油缶飜濺漬成玷, 我情恩殊不佳耳』。」子告曰:「一袍壞,復製一袍可也。夫 人何重惜乃爾。」母陽為自解。遂起受子孫拜賀。如常 歲儀。人咸以此為賢母。而益見萬戶之孝。

劉雄

按《保安州志》:劉雄,字仲威,奉聖州人,即今保安州也。 世居喬山,初仕金,為南京行統軍萬戶,交遊賢士大 夫,德性沖粹,才略過人,居常以孝義自勗。母亡,事異 母一如所生。執父喪哀毀,致目疾,時祀齋沐敬謹。嘗 曰:「養生有不備,事猶可復,追遠不誠秪誣神耳。其可 逭罪耶?」鄉人貧者,親死不能殯,來貸於雄,雄予金無 恡,後不能償,則裂券免之,曰:「彼葬親大事,彼親安而 吾心亦安矣。」其孝義概如此。晚任灣、潮二河運糧萬 戶,以中書左丞相府總管致仕,年七十五卒。

張十

按《遵化縣志》:「張十甫六歲孤,母養之。稍長,輒力作以 贍親。元末時,隸身軍伍,晨出從役,必拜母而往,歸亦 如之,夜則候母安寢乃退。母恆患目病,每旦夕焚香 祈禱,復臥冰上者幾一月,復明。事上聞,朝廷為之表 閭,蠲其軍。御製詩二首紀其事。詩曰:『少遭離亂處兵 戎,傳奉慈闈盡孝恭。朝出暮歸常致拜,服勞子職孰』」 能同。慈親病目久難痊,身臥寒冰禱上天。事達朝廷 嘉行孝,門閭旌表役仍蠲。

劉器之

按《良鄉縣志》:劉器之,邑南里人,五世同居,聚族百餘, 復置義學,延名師以訓鄉里子弟,業成有為達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