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53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誕晨必哭於廟。父終肺疾,每膳不忍以豬肺為羞。母 生歲值卯,謂「卯兔」神也,終其身不食兔。

劉應誠

按《吉安府志》:「劉應誠,字信道,永新人。家窶甚形家或 勸其改墓,應誠泣曰:『寧窶死,忍震抔土徼福耶?居亡 何,朱草產塋畔,家乃益昌振』。」

彭千里

按《吉安府志》:「彭千里,字時舉,永新人。生四歲而孤,每 聞母語其父事,輒號慟欲絕。母年八十餘,事之曲盡 誠孝。既歿,負土成墳,邑令傳其事。」

羅伯壽

按《吉安府志》:「羅伯壽,泰和人。習工八韻,有聲。嘗 刲股起親疾於垂死,事聞于朝,表其所居之坊曰『旌 孝新。後為蘆溝簿。趙孟頫贈之以詩曰:『江西水清石鑿 鑿,士生其閒多異材。今去歐黃未為遠,要須力挽古 風回』』。」

王叔可

按《吉安府志》:「王叔可,泰和人。事親孝,每旦衣冠承候, 顏色衣食,不經手,不敢進,雖微物不先入口。親有疾, 衣不解帶,不御酒肉。父卒,哭幾喪明平生無所不學, 與周文忠、楊文節二公相善。理宗朝,榮王嘉其文行, 辟掌府箋翰注,為國子生。母歿,喪葬如禮,廬墓三年。」

洪民師

按《南昌郡志》:「洪民師,南昌人。為石州司法參軍。性孝, 以毀卒。」

范仕衡

按《南昌郡志》:「范仕衡,字平甫,豐城人,居楂村。性至孝, 父歿,出必泣告於墓而行。母久患目疾,乃禱於神,若 有以藥授者,忽不見,服之遂愈。特奏名授欽州推官, 攝貳守,著廉能之譽。」

潘子直

按《南安府志》:「潘子直,字浩然,大庾人。理宗時,讀書不 仕。事父母至孝,睦於兄弟族黨,叔姪十二房同居,無 異言。郡守饒應龍作詩旌之。任友龍書春帖云:『六世 同居,五經相授』。」

羅裳

按《臨江府志》:「羅裳,新喻人。母感危疾,誓剔肝以救,刃 刺入胸腹,輒摧鋒乃止。既往視,母疾已少閒,浹夕疾 平。」

趙孟玖

按《臨江府志》:「趙孟玖,宗室子,清江人。母病殆,孟玖割 股和藥進,病輒愈。有司表其門曰『篤孝』。」

劉師文

按《臨江府志》:「劉師文,清江人。性至孝。其母得末疾,遽 殆,師文與其弟為壇禱之,乞捐己壽延母算。已而果 瘳。」

李仲發

按《臨江府志》:「李仲發,峽江人。母病思橘,仲發求食之, 遺核生樹床下,仲發扁堂曰『瑞橘』。有司以聞,授贑州 巡檢。」

蕭大臨 蕭大受

按《臨江府志》:「蕭大臨、蕭大受,新淦人。兄弟幼失怙,躬 行孝弟,事大父慈,母色養,家事大臨獨任,毫不私畜。 及大受受室,始終不求析爨。楊文節有詩云:『淦山風 回淦川雨,兩公床對方款語。少公一生吟樣臞。長公 長醉少公扶,白頭兄弟不多有。不逢橘綠不開酒,紫 荊花發連理枝,孝友豈要時人知。至今里中有能談』」 其事者。

柴淵

按《廣信府志》:「柴淵,字益深,永豐人。早從薌溪范浚、清 湖徐存、東萊呂舍人游,其學必以聖賢為師。親喪,年 方四十,即不應舉。汪端明嘗謂其事親孝,撫孤姪與 子無閒,闥門之內,和樂肅靜。居喪,足不入私室,哀泣 幾喪。明稱純孝云。」

周溫叔

按《廣信府志》:「周溫叔,字克恭,永豐人。資性明敏,十二 能屬文。父病痢,久弗愈,克恭輟寢食扶持,親為舐糞 驗候。乃數日,父起疾染,克恭更劇,忽風雨晝暝,若有 神物持淄斝遺克恭者,飲之,疾遂愈。鄉里以為孝感。」

余公彥

按《廣信府志》:「余公彥,公瑞弟也。由鄉貢入太學,乞歸 侍養,宗黨稱之無閒言。親沒,負土為墳,作白雲亭以 致其思。」

江文卿

按《新安縣志》:「江文卿,端平閒,母病革,不可療,文卿刲 股和藥以進,病隨愈。邑令以聞,表其門。」

謝宗信

按《永寧縣志》:「謝宗信,七保人。授寶慶府監稅大使。早 失怙,事母以孝。母嘗疾甚,齋戒告天,刲股以療之。鄉 達陳養吾贈詩云:『兒身母之肉,兒肉母之血。肉血非 兒有,豈惜一臠割。但願母身康,敢怨兒足蹶。蒼蒼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