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111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衛經歷致仕,卒。從祀鄉賢祠。」

許章

按《嘉興府志》:「許章,字廷冕,與姚綬為中表兄弟。景泰 中,紹興章太僕司訓。嘉興知章與綬才,薦于郡守舒 敬,同補弟子員。父喪,克襄大事,奉母胡氏盡孝。天順 甲申,與綬同舉進士,綬拜廣東道御史,章拜兵部主 事。戊子,奉命安置彝人,乘傳歸,築南圃草堂于藕溪 之陽,雜植花卉,列石引泉,效安仁親導板輿,娛奉其」 母。綬母即章姑也,亦時時過省母喪,哀毀致疾,卒,年 四十有二。綬銘其墓。

周玭

按《嘉興府志》:「周玭,景泰中。兄當戍五開,玭年十七,慨 然請代,父兄不許,有司亦難之,玭曰:『家貧役重,非兄 侍養,莫慰親心』。請益力,官不能奪。及之戍,業裕嗣昌, 人以為孝友之報。」

嚴端

按《寧波府志》:「嚴端,字克正,景泰五年進士。性至孝,母 年百四歲而歿,歸養凡四十年,昕夕不離左右云。」

顧仕成

按《處州府志》:「顧仕成,龍泉人。事繼母孝謹。母病疽,吮 血而愈。及歿,哀毀。既葬,廬墓三年,有白兔紫芝之祥。 景泰閒,旌表其門。」

周傑

按《嵊縣志》:「周傑,字廷智,東隅人。父愚受誣論死,傑甫 三歲,能隨母悲啼。愚繫獄二十年,傑年二十三,遂北 走闕下,上疏請以身代。居京師數年,疏累上不報。景 泰歲庚午,覆奏慨切,上悲其意,詔釋愚罪,寧家孝養 二十餘年。後傑居父母喪具,哀毀盡禮,邑令許岳英 以孝義表之。」

郭存志

按《開封府志》:「郭存志,太康人。父母相繼卒,廬墓三年。 景泰閒旌表。」

劉進

按《汝寧府志》:「劉進,字文升,光州人。景泰四年舉於鄉, 判太平府。聞父卒,即日解任。比至,母遘疾亦篤,進日 夜侍衣不解帶。及母卒,水漿不入口者三日。既葬,遂 廬墓側,哀慕毀瘠。手植柳柏五百餘株,鳥鵲翔集不 去。有司白于朝,特賜褒異,免喪,超拜太僕寺丞,進階 奉政大夫。」

傅銑

按《岳州府志》:「傅銑,字貴華,質實不苟。景泰閒,連遭父 母喪,前後廬於墓側六年,壘土成墳,植木為林,猶不 忍去,以孝子稱。」

石悅山

按《辰州府志》:「石悅山,字伯嵩,鼎之子。中景泰癸酉鄉 科,授滋陽訓導。方正不苟取與。免官歸,終身不冠帶, 不見邑宰。六月父喪,籲天號泣,盛暑寒洌,可被裘褐, 人以為孝感所致。」

潘應高

按《永豐縣志》:「潘應高,邑城南隅人。生有至性,事親極 孝養。景泰三年,父彥嘗遘奇疾,應高密禱,刲股以進, 夜感異夢,父疾遂療。天順八年,本縣奏聞,未旌。後父 歿營葬,值雨雪,應高哀籲,中途雪忽霽,廬墓三年,群 烏環集飛鳴,人以為孝感。正德中,督學奏準旌表。」

吳伯璋

按《德安府志》:「吳伯璋,字重器,孝感人。本姓萬,其父隨 母適吳,遂姓吳。九歲補郡諸生,時令甲諸生講習學 宮,旦夕不得出。伯璋甫離齔,孺子父母有疾,輒心動 歸省。景泰辛未,一日心悸汗出,請假不許,徑歸。歸則 母張病甚,百治之,稽顙籲天,願以身代。璋。顙盡腫,母 竟死,璋擗踊幾喪。既葬,廬墓左,植松百餘株,攀援哀」 號。鄉人感之,名其松曰「孝松。」知縣上其事,後以貢為 松江縣丞,陞江西德化知縣。子淵明,成化庚子舉人。

章貞

按《德安府志》:「章貞,隨州人。生一年而失恃,鞠於祖母 黃氏,九年而永感。景泰元年登鄉科。後廬於墓右,日 培土,且具饌如生時,始卒不倦。」

朱舉裴俊 王安 孫良 梁瑾

按《東昌府志》:「朱舉,聊城人。景泰庚午舉人。早歲以行 誼稱。母卒,慟哭幾絕,家人勉進饘粥。已葬,身操畚臿, 築墳結茅,旦暮號其側。三年四燕共巢,兔蛇交馴。事 聞,詔旌表。同邑裴俊、王安、孫良、梁瑾,俱以孝聞。」

張燦

按《福州府志》:「張燦,字彥明,閩縣人。少孤,事母朱以孝 聞。朱嘗病,燦刲股和藥進之。登景泰丙子鄉薦,終海 寧教諭。」

涂詳

按《陝西通志》:「涂詳,慶陽衛人。景泰閒鄉舉。父臥病三 年,躬侍湯藥,日夜籲天。及歿,哀毀骨立,食不下咽,期 月而死。人名其里曰孝子里。」

薛志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