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2 (1700-1725).djvu/104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按《開封府志》:「劉大,陽武人。父母相繼卒,大徒跣營葬, 廬墓六年。永樂中,事聞,旌表。」

張景昭

按《開封府志》:「張景昭,西華人。母卒,廬墓。永樂間旌表。」

白祥

按《太原府志》:「白祥,文水人。父永樂間任長山知縣。時 有犯者,連坐當刑,祥願代之。臨刑神色不變,上嘉其 孝,父子俱免。大宥天下。其銜恩者,繪像祀之。」

袁節

按《禹州志》:「袁節,永樂中,母卒時在外,及歸,廬其墓,寢 苫枕塊,結髮如氈,虱蟣不生。時山水漲至,不入其塋。 有司以聞,旌表孝行門。」

左興兒

按《永新縣志》:「左興兒,謨之後也。祖文郁,任高郵河泊 官,永樂中,為民以負魚課錢,徵詣京師遘疾,醫療罔 效,興兒刲股以進,病尋愈。事聞,詔旌表門閭,復其家。」

高朗

按《杞縣志》:「高朗,字顯明,永樂時人。親喪廬墓,手種樹 八百餘株。客至,有鳩鳴樹上,里人奇之,事聞,旌表。」

士明善

按《蘭陽縣志》:「士明善,字復初,永樂初鄉舉。幼敏穎,好 學不倦,至忘寢食,牧牛野外,且行且讀成誦,掩卷向 樹長揖以自課,誦讀聲出林表。娶事李氏,一日誤失 火,室廬煨燼,母怒,出其婦,不敢有難色。躬自養親,以 孝聞。及司訓清河,遭痼疾,弟跋涉千里往視,晝夜不 離。兄疾愈,弟憂勞成疾卒,因傷弟哀痛太過,亦以疾」 卒。鄉人以孝友稱其兄弟。

梁孟祥

按《廣東通志》:「梁孟祥,順德人。性至孝。永樂初,父以吏 流口北,孟祥甫四歲,㩦于牆屏之下,語之曰:『吾行恐 無還期,兒別我矣』。父果不還,祥自後拜於牆屏下,拜 則泣,終其身。歲久牆壞,人令毀之,祥不聽,曰:『是猶彷 彿見吾親也』。」

林希蔭

按《潮州府志》:「林希蔭,字宜民,揭陽人。自幼能屬文,博 通經學,尤精《春秋》,敦孝行。父客死,希蔭貸錢歸葬,奉 母甚謹。母歿,廬於墓,有白烏來巢,蟢子千群,聚楹三 日。妻亡,不再耦。與潮士林厚善,俱以孝聞。永樂閒,同 舉孝廉。希蔭謂厚曰:『君幸親在,宜祿仕,余祿不及親 矣,奚仕為』?厚舉進士,累官參政,希蔭終不易志。天順」 閒,海寇行刦過其門,大書曰:「此林先生廬也,慎勿犯。」

楊慶

按《雲南通志》:「楊慶,建水人。其兄春以永樂閒從征交 阯陣亡,慶以次當代。兄子行訛言慶亦陣亡。母痛二 子俱歿,哭喪明。踰年,慶歸,求醫罔效,乃齋沐禱於北 辰,舐其目,久之復明,人咸異焉。」

楊霖

按《定南縣志》:「楊霖,小石保人。中永樂二十一年舉人。 竭力事母,終身不仕。」

俞敬

按《太倉州志》:「俞敬,字用禮。幼孤,為張氏養子,視敬頗 虐,張母孫待之有恩。後孫遘危疾,敬刺左脅割肝,和 藥進,遂愈。事聞旌門,擢南京尚寶司丞。」

董鎮

按《登州府志》:「董鎮,萊陽人。父軾,殺人法當死。軾有三 子,鎮獨幼,時年十八,詣官願代父死,有司允之。後遇 洪熙恩赦。」

何潛淵

按《廣東通志》:「何潛淵,東莞人。洪熙初,舉經明行修,以 親耄辭歸。親疾,侍湯藥惟謹,居喪毀瘠三年,不茹酒 肉。事兄潛珍友愛彌篤,頒白猶同財產,名堂曰『同心』。」

施籲

按《吳縣志》:「施籲,字以和,宣德時人。讀書過目不忘,有 志操,事父仲純至孝。」

徐任

按《崑山縣志》:「徐任,字惟用。父彥輝,宣德中歿于京邸。 任扶櫬還,晝夜號泣,繼以血。母楊氏疾,每夕稽顙北 辰求代,病轉加熾,復割左股三次,作糜以進。母甘之, 疾遂瘳。」

褚鳳

按《無錫縣志》:「褚鳳,字廷儀,讀書能文章,為諸生,世居 學前南橋。父伯欽,年八十,老病,家貧弟幼,妻又死,鳳 旦夕扶侍清明。父命祭掃,不得已而行。比歸,鄰火,父 死焉。鳳即日葬父畢,遂斷火食,惟飲水,噉草木根皮。 傭書于顧氏,得傭直,悉為松楸封樹之用。踰半年事 畢,告其弟曰:『可自力圖早娶,以延父祀』。遂負薪于墓」, 聚而自焚。宣德九年十月朔也。

趙初

按《處州府志》:「趙初,麗水人。少游邑庠,家貧力學,事親 盡孝。宣德間,父以疾卒,初哀毀骨立,苦無地可襄事, 其友吳伯昭乃割地歸之,躬負土營穴,遂疾成。每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