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10 (1700-1725).djvu/110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页尚未校对

裘,渴飲而飢食,其事殊,其所以為智一也。今其言曰: 「曷不為太古之無事?」是亦責冬之裘者曰:「曷不為葛 之之易也?」責飢之食者曰:「曷不為飲之之易也?」《傳》曰: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 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 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然則古之所謂正心而誠 意者,將以有為也。今也欲治其心,而外天下國家,滅 其天常,子焉而不父其父,臣焉而不君其君,民焉而 不事其事,舉外國之法而加之先王之教之上。夫所 謂先王之教者何也?「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 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其文, 《詩》《書》《易》《春秋》;其法,禮樂刑政;其民,士農工賈;其位,君 臣父子師友賓主昆弟夫婦;其服,麻絲;其居,宮室;其 食,粟米果蔬魚肉。其為道易明,而其為教易行也。是 故以之為己,則順而祥;以之為人,則愛而公;以之為 心,則和而平;以「之為天下國家,無所處而不當。是故 生則得其情,死則盡其常,郊焉而天神假,廟焉而人 鬼饗。」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謂道也,非向所謂 老與佛之道也。堯以是傳之舜,舜以是傳之禹,禹以 是傳之湯,湯以是傳之文武周公,文武周公傳之孔 子,孔子傳之孟軻,軻之死,不得其傳焉,荀與揚也,擇」 焉而不精,語焉而不詳。由周公而上,上而為君,故其 事行;由周公而下,下而為臣,故其說長。然則如之何 而可也?曰:「不塞不流,不止不行。人其人,火其書,廬其 居,明先王之道以道之,鰥寡孤獨廢疾者有養也,其 亦庶乎其可也。」

《贈龍圖閣直學士楊時左太中大夫誥》

宋高宗

「重道莫大於崇儒,崇儒莫先於優爵。此皆天理所當 然,質之人情而允稱也。」故龍圖閣學士、左朝請大夫、 賜紫金魚袋、食邑三千六百戶、實封五百戶楊時,言 正而行端,德閎而學粹,趨蹡禮樂之場,超卓傳註之 表,群經獨得其趣,諸子莫遁其情,羅網百家,馳騁千 古,辨邪說以正人心,推聖學以明大義。面陳疏義,扶 國本於當時;註釋經書,開來學於後世。顧功德之兼 全,宜恩隆之特異。茲乃加贈為左太中大夫。於戲!內 閣之褒,示模楷於玉署;中台之爵,增榮寵於泉原。

《追諡故龍圖閣直學士左朝請大夫贈左太中大夫楊時諡文靖敕》
同前

為流俗所移者,類無特操;失先賢之傳者,患在自私。 夫惟務學有源,發言無玷,乃能深造乎理,獨立於時。 昔朕邇臣,躬行此道,卹典具存乎眷意,易名豈限於 彝常。故龍圖閣直學士、左朝請大夫、賜紫金魚袋、贈 左太中大夫楊時,義冠《六經》,聞該千載。行有前修之 操,言為後進之規。方殄讒之肆行,秉誠心而特立。窮 居在野,循循追善誘之風;正色立朝,蹇蹇厲匪躬之 節。獻可每關於治體,《傳經》不負乎儒宗。秀眉明目,若 鄭康成;視遠望高,如劉元信。推長七人之列,俾參五 學之游。位進貳卿,職居延閣。無復九泉之作,特加一 字之褒。庸靖儷文合諡,應法惟安及沆,從晉迄今。有 如彝簡之賢,實相昭穆之久。究觀節惠,尚想忠良,載 揚稽古之勤,歆此漏泉之渥。可諡曰「文靖。」奉敕如右, 牒到奉行。

《張載哀辭》
司馬光

先生負才氣,弱冠遊窮邊。麻衣揖鉅公,決策期萬全。 謂言「叛羌背,坐可執而鞭。意趣少參差,萬金莫留連。 中年更折節,六籍事鑽研。羲農及周孔,上下皆貫穿。 造次循繩墨,儒行無少愆。師道久廢缺,模範幾無傳。 先生力振起,不絕向聯綿。教人學雖博,要以禮為先。 庶幾百世後,復睹三王前。釋老比尤熾,群倫將蕩然。 先生論性命,指示令知天。聲光動京師,名卿爭薦延。 寘之石渠閣,豈徒修簡編。丞相正自用,立有榮枯權。 先生不可屈,去之歸臥堅。孤嫠聚滿室,餬口耕無田。 欣欣茹藜藿,皆不思肥鮮。近應詔書起,尋取病告旋。 舊廬不能到,丹旐風翩翩。人生會歸盡,但問愚與賢。 借令陽貨壽,詎足驕顏淵。況于朱紫」貴,飄乎如雲煙。 豈若有清名,高出太白巔。門人俱帶絰,雪涕會松阡。 厚終信為羨,繼志仍須專。讀經守舊學,勿為利祿遷。 好禮效古人,勿為時俗牽。修內復修外,執中勿執偏。 當今洙泗風,郁郁滿秦川。先生倘有知,無憾歸重泉。

《邵康節先生墓誌銘》
程顥

熙寧丁巳孟秋癸丑,堯夫先生疾終於家。洛之人弔 者相屬於途。其尤親且舊者,又聚謀其所以葬。先生 之子泣以告曰:「昔先人有言,誌於墓者,必以屬吾伯 淳。噫先生知我者以是命,我何可辭?」謹按邵本姬姓, 系出於召公,故世為燕人。大王父令進,以軍職,逮事 藝祖,始家衡漳。祖新、父古,皆隱德不仕。母李氏,其繼 楊氏。先生之幼,從父徙共城,晚遷河南,葬其親於伊 川,遂為河南人。先生生于祥符辛亥,至是蓋六十七 年,雍先生之名,而堯夫其字也。娶王氏,伯溫、仲良其 二子也。先生之官,初舉遺逸,試將作監主簿,後又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