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Gujin Tushu Jicheng, Volume 603 (1700-1725).djvu/76

維基文庫,自由的圖書館
此頁尚未校對

言行部藝文二

《言行吟》
宋·邵雍

能言未是難,行得始為艱。須是真男子,方能無厚顏。

其二

言不失仁,行不失義,自天祐之,吉無不利。言與行背, 行與義乖,天且不祐,人能行哉?有商君者,賊義殘仁, 為法自弊,車分其身。始知行義修仁者,便是延年益 壽人。

言行部紀事

《說苑權謀篇》下:蔡威公閉門而哭,三日三夜,泣盡而 繼以血。旁鄰窺牆而問之曰:「子何故而哭悲若此乎?」 對曰:「吾國且亡。」曰:「何以知也?」應之曰:「吾聞病之將死 也,不可為良醫;國之將亡也,不可為計謀。吾數諫吾 君,吾君不用,是以知國之將亡也。」于是窺牆者聞其 言,則舉宗而去之于楚。居數年,楚王果舉兵伐蔡。窺 牆者為司馬,將兵而往來,虜甚眾,問曰:「得無有昆弟 故人乎?」見威公縛在虜中,問曰:「若何以至于此?」應曰: 「吾何以不至于此?且吾聞之,言之者行之役也;行之 者言之主也。汝能行,我能言;汝為主,我為役,吾亦何 以不至于此哉?」窺牆者乃言之于楚王,遂解其縛,與 俱之楚。故曰:能言者未必能行,能行者未必能言。 《法言淵騫》篇:「『世穪,東方生之盛也,言不純師,行不純 表,其流風遺書蔑如也』。或曰,隱者也。」曰:「『昔之隱者,吾 聞其語矣,又聞其行矣』。或曰,隱道多端。」曰:「固也。聖言 聖行,不逢其時,聖人隱也;賢言賢行,不逢其時,賢者 隱也;談言談行,不逢其時,談者隱也。」

《漢書石奮傳》:「建元二年,郎中令王臧以文學獲罪皇 太后,太后以為儒者文多質少,今萬石君家不言而 躬行,迺以長子建為郎中令,少子慶為內史。」

《隋書房彥謙傳》:彥謙自少及長,一言一行,未嘗涉私, 雖致屢空,怡然自得。嘗從容獨笑,顧謂其子元齡曰: 「人皆因祿富,我獨以官貧,所遺子孫,在于清白耳。」 《元史烏古孫澤傳》:澤父仲,倜儻有奇節,遭金季世,憤 無所施用,高言危行,親交避之。

《明外史劉鉉傳》:「鉉性介特,言行不苟。教庶吉士及課 國子生,規條嚴整,讀書至老彌篤。」

《耿裕傳》:「成化初,裕召復檢討,進修撰,歷國子司業、祭 酒。侯伯年幼者,皆肄業監中。裕采古諸侯貴戚言行 可法者,為書授之,帝聞而稱善。」

《曾同亨傳》:「同亨弟乾亨,言行不苟,與其兄並以名德 穪。」

言行部雜錄

《荀子儒效》篇:「君子言有壇宇,口有防表,道有一隆。言 道德之求不下于安存,言志意之求不下于事,言道 德之求不二後王,道過三代,謂之蕩;法二後王,謂之 不雅。高之下之,小之臣之,不外是矣。是君子之所以 騁志意于壇宇宮庭也。故諸侯問政,不及安存,則不 告也;匹夫問學,不及為士,則不教也;百家之說,不及」 先王,則不聽也。夫是之謂君子言有壇宇,口有防表。 《大略》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國寶也;口不能言,身能 行之,國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國用也。口言善,身 行惡,國妖也。」

《韓非子問辯篇》:「言行者,以功用為之的彀者也。夫砥 礪鎩矢,而以妄發其端,未嘗不中秋毫也。然而不可 謂善射者無常儀的也。設五寸之的,引十步之遠,非 羿、逄、蒙不能必中者,有常也。故有常則羿、逄、蒙以五 寸的為巧,無常則以妄發之中秋毫為拙。」

《淮南子俶真訓》:「神越者其言華,德蕩者其行偽。至精 亡于中,而言行觀于外。」此不免以身役物矣。

《道應訓》「美言可以巿尊,美行可以加人。」

《大戴禮記·哀公問五義》篇:「知不務多而務審其所知, 行不務多而務審其所由,言不務多而務審其所謂。 知既知之,行既由之,言既順之,若夫性命肌膚之不 可易也。」

《曾子疾病篇》:「華煩而實寡者,天也;言多而行寡者,人 也。」

子張問《入官》篇:「言之善者,在所日聞;行之善者,在所 能為。」

《鹽鐵論·利議》篇:「能言之能行之者,湯武也;能言不能 行者,有司也。」

《能言》篇:「能言而不能行者,國之寶也;能行而不能言 者,國之用也。兼此二者,君子也;無一者,烏獲、逄須也。 言滿天下,德覆四海,周公是也。口言之,躬行之,豈若 𪐝然載施其行而已,則執事亦何患何恥之有?」 《說苑尊賢》篇:「取人之術,觀其言而察其行。夫言者,所 以抒其胸而發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言之,是故 先觀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雖有姦宄之人